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汉波专利>正文

一种前后双桨双翼可变形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647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3:21
本专利发明专利技术了一种前后双桨双翼可变形飞机,前翼(1)和后翼(2)构成前后双翼,结构紧凑刚度强度好,大翼面提供足够升力,双方向舵(3)和四水平舵(4),提供良好操纵性,适用低速大载荷巡航。前后双翼可变形,前翼(1)可旋转,后翼(2)可折叠,整机翼展可调,适应不同速度下巡航,也有利于地面行驶、牵引、搬运和库存。机头机尾各一个螺旋桨(5),组合为一对反桨,产生同向推力和拉力,动力轴居中重合螺旋桨扭矩抵消,整机重量较为居中,滚转惯量小,也有利滚转机动性,且无翼面气流干扰。采用光伏组件蒙皮与蜂窝复材层压的工艺完成机身上壳体和四个机翼上壳体结构,双翼及翼身融合提供较大光照面积,有利光伏,为二次电池实时充电及系统供电,有利于飞行长航时且环保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后双桨双翼可变形飞机。双翼双垂尾,有利低速重载巡航;双翼可变形,有利变速巡航和机务;前后反桨驱动,避免翼根应力集中及气流干扰;光伏及蜂窝复材层压工艺,实现轻质结构及实时充电,属于飞行器总体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自由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梦想,莱特兄弟追求飞行梦专利技术了第一架飞机,然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因技术难度大和过度重视其军事用途,忽视了人类最初的愿望一一自由飞翔。虽然战后民航基于军用运输机大力发展,产生世界两大航空公司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但通用航空发展缓慢,人类仍未真正实现自由飞翔的梦雄I 双翼飞机流行于一战期间,因其表现出的低速性能曾风靡一时,后期因二战对高速性能的要求,双翼机没有得到推广,目前双翼机主要用于特技表演、农业作业等领域。以往双翼机因机翼上下布置导致机身截面积很大,上下支撑杆较多,结构紧凑性较弱,为使平尾控制俯仰效果明显,需要机头与机尾前后距离较大,导致机身纵向尺寸仍然较大,飞机整体结构复杂笨重,飞行阻力很大,若存放时为减小横向尺寸,机翼设计成可变形是比较难的,除非每次飞行后将机翼拆除达到减小横向空间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前后双桨双翼可变形总体设计,前后双翼利于大升力和操纵力,对比同升力单翼,该双翼横向尺寸更加紧凑,强度刚度更好,抗干扰能力强,尤其适合低速重载飞行,对比同升力上下双翼,该前后双翼的纵向稳定性及操纵性更好,且前后双翼为光伏铺设提供更大受光面积,利于光照发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杨汉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