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超声场下石墨状氮化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189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场下石墨状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将两种反应原料溶解在有机溶质中,在通过超声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后抽滤洗涤干燥,研碎后即得石墨状氮化碳,石墨状氮化碳在超声波场存在的条件下快速地合成,整个合成过程历时30分钟左右;形成的石墨状氮化碳(g-C3N4)均匀性和分散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MO的降解率可达86%以上,本方法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物均一性、分散性好,后处理工艺简单,所得产物降解污染物效率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石墨形氮化碳材料主要通过水热合成法、热分解法、高温高压法以及模版法来合成。溶剂热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器(水热合成釜和高压釜)中,利用苯、甲醇、乙醇、DMF、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作为反应物或者介质,采用类似于水热法的原理新设计的合成方法。有着传统合成法所没有的诸多优点,如有利于高纯物质的合成、适用于范围很广、能够有效地避免表面羟基的存在、具有低温、高压的特点,但也存在反应时间过长的缺点;模版合成法就是用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基团的物质(即模版)来控制、影响、修饰和构筑目标物质(合成产物)的性质、形貌和结构的一种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易控制、易掺杂等特点,但存在模版的后续处理工艺复杂等缺点;热分解法就是将粉体的前驱体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加热使其分解而制备粉体的方法。该法具有简单可靠,易操作等特点,但也存在适用范围有限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该方法存在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物均一性、分散性好,后处理工艺简单,所得产物降解污染物效率高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声场下石墨状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摩尔份数取1份的单氰胺、二氰二胺、三聚氢氯中的一种与1~3份氨基钠、叠氮化钠中的一种作为反应原料,反应原料通过有机溶剂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密封,得到溶液A;步骤二,将溶液A置于超声反应器中进行超声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步骤三,将混合物B抽滤,依次用水、丙酮、乙醇及稀盐酸反复洗涤固体产物,以除去反应生成的副产物和其他杂质;步骤四,除去杂质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数次直至滤液中性,得到物质C;步骤五,将物质C置于真空中干燥,干燥后收集黄色固体粉末,研碎即得到石墨状氮化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续春代宏哲高平强白妮白小慧刘恩周陈碧王爱民贺银银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