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汽车零部件的纳米碳化钼改性的Mg-Al-Zn系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131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铸造汽车零部件的纳米碳化钼改性的Mg-Al-Zn系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属于Mg-Al-Zn系高耐热合金,并在其中掺混了Zr、稀土元素以及纳米级的Ti粉,获得了高强度、高耐热的合金材料,提高了元素的利用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溶液作为介质分散处理后的纳米碳化钼与其它金属元素混合的也更为充分,较之直接掺混的方法改性效果更为明显,制备的镁合金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优良,耐蚀耐磨,以此材料制备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均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铸造汽车零部件的纳米碳化钼改性的Mg-A 1-Zn系镁 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镁合金材料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市场需求量也逐步攀升,镁合金材料具有质量密度小、减振性能好、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熔点低、铸造性能好、更利用汽车轻量化等优点,虽然镁合金材料具备这些优点,但是目前镁合金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还十分有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镁合金存在高温蠕变性差、不耐环境腐蚀;高性能镁合金生产成本较高。目前镁合金的种类主要有Mg-Al-Zn系高韧性合金、Mg-Al系耐热合金、Mg-Zn系耐热合金以及Mg-Zn-RE、Mg-RE等几种,其中Mg-Al系耐热合金种类最多,加入不同的元素配比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特性的Mg-Al系列合金,这些合金材料固然存在其独有的优势,也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成本较高、材料利用率低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仍受到限制,因此,未来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用部分其他元素代替稀土元素,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更高效的综合各元素的强化作用,抑制单一元素的不良影响,改善单一的生产方式,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造汽车零部件的纳米碳化钼改性的Mg‑Al‑Zn系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镁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Al粉 4‑6 wt.%、Zn粉 2‑3 wt.%、Si粉 0.1‑0.2 wt.%、Zr粉 0.1‑0.2 wt.%、RE粉 0.5‑0.6 wt.%、纳米Ti粉 1‑1.5 wt.%、纳米碳化钼1‑2 wt.%、聚乙烯吡咯烷酮0.01‑0.02 wt.%、无水乙醇适量、杂质元素≤0.01 wt.%、余量为Mg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祈艾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