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242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04:45
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属船舶技术领域,包括囊形艇身、气囊、左推进器、右推进器、控制器、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气囊安装在囊形艇身的顶部。控制器能控制气囊的大小,通过控制气囊的大小来调节浮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所述潜艇的沉浮。结构相同的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对称安装于囊形器身的左右两侧。右推进器包括轨道、小车、环形平板桨叶、牵引杆、定位杆和外壳。环形平板桨叶垂直套装在定位杆上。轨道为封闭式半圆形,轨道水平安装于顶板的下面,小车安装在轨道上。牵引杆的上端安装在小车上,下段竖直插入环形平板桨叶中。控制器操控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工作能产生很大的推力,该潜艇效率高,机动灵活,且桨叶易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属船舶
,尤其涉一种潜艇。
技术介绍
传统潜艇的推进器大多采用螺旋桨,尽管驱动方便,但效率较低,桨叶制造工艺复杂,使用时会产生尾迹,且噪音大。授权公告号为CN100360378C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生平板船舶推进器,虽效率较高,但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潜艇技术不足,专利技术一种效率较高的低噪音的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包括囊形艇身、气囊、左推进器、右推进器、控制器、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控制器安装在囊形艇身内,逆行雷达感应设备安装在囊形艇身的尾部。控制器、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由电池供电。气囊安装在囊形艇身的顶部,气囊位于过所述潜艇的重心的铅垂线上。控制器能控制气囊的大小,通过控制气囊的大小来调节浮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所述潜艇的沉浮。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结构相同,它们对称安装于囊形艇身的左右两侧。右推进器的具体结构是:右推进器包括轨道、小车、环形平板桨叶、牵引杆、定位杆和外壳。环形平板桨叶包括两端的相同的弧形体和中段的两块相同的相互平行的平板,两块平板之间的间隙稍大于牵引杆和定位杆两者的最大外径之和。外壳包括左侧板、底板、右侧板和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纵向竖直布置,底板和顶板水平布置。左侧板是囊形艇身的右壁的一部分。定位杆处于外壳的前后方向的中部并竖直固定安装于底板上靠近左侧板处,定位杆和左侧板之间的间隙大于牵引杆的外径和环形平板桨叶的一块平板的厚度之和,能确保环形平板桨叶在外壳内灵活地作半圆周运动。环形平板桨叶套装在定位杆上,并处于外壳内,环形平板桨叶与外壳的底板垂直。轨道为封闭式半圆形,轨道水平安装于顶板的下面,小车安装在轨道上,牵引杆的上端安装在小车上,牵引杆竖直布置,牵引杆的下段插入环形平板桨叶中。牵引杆和定位杆的高度都大于环形平板桨叶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小车内配有能与控制器作无线通讯的电信装置、大容量电容、电机和电机的驱动器。小车能按控制器的无线信号指令沿轨道运动。控制器通过控制小车的电机的转速大小和方向来控制右推进器的推力大小和方向。小车内还配有低电压报警装置,当小车内大容量电容的电压下降至额定电压的85%时,低电压报警装置会发出报警信号给控制器,以便及时回岸充电或更换大容量电容。为防止鱼、杂草等杂物进入外壳内,在外壳的前端斜置了滤网。在所述潜艇上还配置了摄像机,方便水中拍摄。在所述潜艇内配置了鱼雷系统,能参与军事作战任务。在所述潜艇外表安装了机械抓手,方便深水取样进行科学研究或打捞物件。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是这样产生有益效果的: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操控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运行。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右推进器是这样工作的,起初,环形平板桨叶处于纵向最前位置,即环形平板桨叶的后端内壁紧贴定位杆的后缘,环形平板桨叶的前端处于最前端,环形平板桨叶的左侧面紧贴外壳的左侧板的右侧面,控制器操控小车开始运动,从上往下俯视右推进器,小车带动牵引杆运动,由于牵引杆插在环形平板桨叶中,受轨道和环形平板桨叶的限制,小车带动牵引杆作半圆周运动,同时带动环形平板桨叶在外壳内作半圆周运动,即环形平板桨叶在纵向最前位置绕定位杆顺时针转动半周后到达纵向最后位置,然后直线前行至纵向最前位置,接下来环形平板桨叶又绕定位杆顺时针转动半周,然后又直线前行至纵向最前位置,即回到了起初位置。接下来周期性地重复上述过程。这样,环形平板桨叶会连续不断地将前方的水划向后方,产生向前的推力。运动过程中,环形平板桨叶在前面与左侧板之间快速打开而在后面与左侧板之间快速合上,产生了类似昆虫的“急张”和“相扑”运动效果,由于外壳的限制,环形平板桨叶在外壳内运动还会产生镜面效果,能产生很大的向前的推力。在控制器的操控下,左推进器的桨叶作逆时针半圆周运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向前的推力。由于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对称布局,故所述潜艇运行平稳。由于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两者独立操作,所述潜艇不用配方向舵,转弯和退后都能方便实现。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两者一快一慢运动能实现转弯行驶。改变桨叶的运动方向可使所述潜艇退后行驶,启用逆行雷达感应设备可以确保退后行驶安全。若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两者的桨叶运动方向相同则可实现原地转圈。本专利技术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优点:能量损失小,效率高,机动灵活,运行平稳,且桨叶易制作,不会像螺旋桨船那样产生明显的尾迹。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可用作海里探测、沉船打捞、水下科研及军事作业等任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放大了的右推进器的后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右推进器的环形平板桨叶的运动示意简图。图中,A-囊形艇身,A1_艇身头部,A2_艇身尾部;B-所述潜艇的前进方向指示;C-左推进器;D-右推进器;E-控制器;F-逆行雷达感应设备;G-气囊;H-摄像机。1-轨道;2-小车;3-环形平板桨叶,31-表示环形平板桨叶处于纵向最前位置,32-表示环形平板桨叶处于横向位置,33-表示环形平板桨叶处于纵向最后位置,34-环形平板桨叶的转动方向指示;35-环形平板桨叶的前行方向指示;4-牵引杆;5-定位杆;6-外壳,61-左侧板,62-底板,63-右侧板,64-顶板;7-滤网。【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包括囊形艇身A、气囊G、左推进器C、右推进器D、控制器E、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F。控制器E安装在囊形艇身A内,逆行雷达感应设备F安装在囊形艇身A的尾部。控制器E、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F由电池供电。气囊G安装在囊形艇身A的顶部,气囊G位于过所述潜艇的重心的铅垂线上。控制器E能控制气囊G的大小,通过控制气囊G的大小来调节浮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所述潜艇的沉浮。左推进器C和右推进器D结构相同,它们对称安装于囊形艇身A的左右两侧。右推进器D的具体结构是:右推进器D包括轨道1、小车2、环形平板桨叶3、牵引杆4、定位杆5和外壳6。环形平板桨叶3包括两端的相同的弧形体和中段的两块相同的相互平行的平板,两块平板之间的间隙稍大于牵引杆4和定位杆5两者的最大外径之和。外壳6包括左侧板61、底板62、右侧板63和顶板64,左侧板61和右侧板63纵向竖直布置,底板62和顶板64水平布置。左侧板61是囊形艇身A的右壁的一部分。定位杆5处于外壳6的前后方向的中部并竖直固定安装于底板62上靠近左侧板61处,定位杆5和左侧板61之间的间隙大于牵引杆4的外径和环形平板桨叶3的一块平板的厚度之和,能确保环形平板桨叶3在外壳6内灵活地作半圆周运动。环形平板桨叶3套装在定位杆5上,并处于外壳6内,环形平板桨叶3与外壳6的底板62垂直。轨道I为封闭式半圆形,轨道I水平安装于顶板64的下面,小车2安装在轨道I上,牵引杆4的上端安装在小车2上,牵引杆4竖直布置,牵引杆4的下段插入环形平板桨叶3中。牵引杆4和定位杆5的高度都大于环形平板桨叶3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小车2内配有能与控制器E作无线通讯的电信装置、大容量电容、电机和电机的驱动器。小车2能按控制器E的无线信号指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环形平板桨叶推进器的潜艇,其特征在于:包括囊形艇身(A)、气囊(G)、左推进器(C)、右推进器(D)、控制器(E)、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F);控制器(E)安装在囊形艇身(A)内,逆行雷达感应设备(F)安装在囊形艇身(A)的尾部;控制器(E)、导航装置和逆行雷达感应设备(F)由电池供电;气囊(G)安装在囊形艇身(A)的顶部,气囊(G)位于过所述潜艇的重心的铅垂线上;控制器(E)能控制气囊(G)的大小,通过控制气囊(G)的大小来调节浮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所述潜艇的沉浮;左推进器(C)和右推进器(D)结构相同,它们对称安装于囊形艇身(A)的左右两侧;右推进器(D)的具体结构是:右推进器(D)包括轨道(1)、小车(2)、环形平板桨叶(3)、牵引杆(4)、定位杆(5)和外壳(6);环形平板桨叶(3)包括两端的相同的弧形体和中段的两块相同的相互平行的平板,两块平板之间的间隙大于牵引杆(4)和定位杆(5)两者的最大外径之和;外壳(6)包括左侧板(61)、底板(62)、右侧板(63)和顶板(64),左侧板(61)和右侧板(63)纵向竖直布置,底板(62)和顶板(64)水平布置;定位杆(5)处于外壳(6)的前后方向的中部并竖直固定安装于底板(62)上靠近左侧板(61)处,定位杆(5)和左侧板(61)之间的间隙大于牵引杆(4)的外径和环形平板桨叶(3)的一块平板的厚度之和;环形平板桨叶(3)套装在定位杆(5)上,并处于外壳(6)内,环形平板桨叶(3)与外壳(6)的底板(62)垂直;轨道(1)为封闭式半圆形,轨道(1)水平安装于顶板(64)的下面,小车(2)安装在轨道(1)上,牵引杆(4)的上端安装在小车(2)上,牵引杆(4)竖直布置,牵引杆(4)的下段插入环形平板桨叶(3)中;牵引杆(4)和定位杆(5)的高度都大于环形平板桨叶(3)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小车(2)内配有能与控制器(E)作无线通讯的电信装置、大容量电容、电机和电机的驱动器;小车(2)能按控制器(E)的无线信号指令沿轨道(1)运动;控制器(E)通过控制小车(2)的电机的转速大小和方向来控制右推进器(D)的推力大小和方向;外壳(6)的前端斜置了滤网(7);环形平板桨叶(3)的密度在1000~1300kg/m3之间;右侧板(63)的左侧面到左侧板(61)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环形平板桨叶(3)的宽度;环形平板桨叶的高宽比的比值在1~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