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1827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其包括:自转装置,自转装置包括定位轴、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弹簧套、压缩弹簧、第一滑套、挡块、第二滑套、传动轴和固定板;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端盖、第三轴承、第三滑套、第二轴承座、驱动轴、上固定板、电机、支撑板、第四轴承、卡簧和第三轴承座;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侧固定板、下固定板、举升气缸和气缸座,所述举升气缸设置在气缸座上,所述举升气缸通过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与电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噪音低、驱动安全可靠,驱动部分与自转部分完全脱开,不影响自转部分的移动等其他动作,使用非常方便。

Rotary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driving device, comprising: a rotation rot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shaft, a first bearing, a first bearing seat, second bearings, a spring sleeve, a compression spring, a sliding sleeve, the first block, second sliding sleeve, drive shaft and a fixed plate; the driving device, the driving device comprises an end cover, third, third, second sets of sliding bearing bearing seat and a driving shaft, a fixed plate, a motor, a support plate, fourth bearing circlip and third bearing seat; lifting device,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side plate, a lower fixing plate, the lifting cylinder and the cylinder block, the lift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cylinder seat and the lifting cylinder through the side fixing plate and the lower fix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noise, safe and reliable driving, complete detachment of the driving part and the rotation part, and no influence on the movement of the rotating part, etc. the utility model is very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感应淬火技术要求被感应加热的工件要按一定的速度旋转起来,这样被加热的工件表面就会受热均匀,被加热的的层深比较一致。当加热完毕,对被加工件进行喷液淬火时,因为工件按要求在转动,所以工件的淬火硬度及层深在整个圆周上就均匀,一致性好。但在自动化感应淬火机床上,多工位感应淬火机床一直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故障率高的现象,制约了感应淬火工序和其他工序连线,进行自动化连续生产。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工件的旋转驱动装置故障率比较高,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现有的工件驱动装置采用摩擦传动或是碰齿结构,摩擦传动一个是噪音大,摩擦片磨损块,更换频繁。碰齿结构会出现噪音大、高速旋转时弹性失效会造成自转装置不转,齿轮磨损厉害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旋转驱动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自转装置,所述自转装置包括定位轴、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弹簧套、压缩弹簧、第一滑套、挡块、第二滑套、传动轴和固定板,所述定位轴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弹簧套被压缩弹簧压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滑套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挡块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滑套设置在第一滑套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端盖、第三轴承、第三滑套、第二轴承座、驱动轴、上固定板、电机、支撑板、第四轴承、卡簧和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板,所述第三滑套通过端盖和第三轴承固定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驱动轴通过第四轴承和卡簧固定在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滑套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滑套对应配合,所述电机设置在上固定板上,所述电机与驱动轴驱动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侧固定板、下固定板、举升气缸和气缸座,所述举升气缸设置在气缸座上,所述举升气缸通过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与电机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压环。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套与驱动轴都为六边形,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滑套的接触面为锥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噪音低、驱动安全可靠,驱动部分与自转部分完全脱开,不影响自转部分的移动等其他动作,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驱动轴脱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驱动轴插入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驱动装置,其包括自转装置、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驱动装置可驱动自转装置转动,升降装置可带动驱动装置升降。自转装置包括定位轴2、第一轴承3、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5、弹簧套7、压缩弹簧8、第一滑套9、挡块10、第二滑套11、传动轴28、压环6和固定板27。传动轴28为六方轴。被加工件1放置于定位轴2上,定位轴2安装在传动轴28上,传动轴28通过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5固定于第一轴承座4上。压环6用于限制传动轴28的轴向窜动。弹簧套7的六方孔穿过传动轴28的六方轴,弹簧套7被压缩弹簧8压在传动轴28的台阶轴上。第一滑套9的六方孔穿过传动轴28的六方轴,被挡块10固定于传动轴28上。第二滑套11固定于第一滑套9上,当滑套第二滑套11被压缩时,会促使第一滑套9沿传动轴28向上压缩,当压缩力变小时,压缩弹簧8会促使第二滑套11向下移动,当第二滑套11旋转时,它会带动整套自转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其是用于驱动自转装置旋转,其包括端盖12、第三轴承13、第三滑套14、第二轴承座15、驱动轴16、上固定板17、电机19、支撑板26、第四轴承24、卡簧25和第三轴承座23。驱动轴16与自转装置的第二滑套11对应配合,其可安插进第二滑套11内,当驱动轴16安插进第二滑套11内后,驱动轴16可带动自转装置旋转。为保证旋转上升的驱动轴16能顺利地进入第二滑套11并带动自转装置旋转,驱动轴16和第二滑套11都为六边形结构,并将驱动轴16与第二滑套11的接触面为锥面,这样方便方便滑入;为减小第二滑套11和驱动轴16接触时的冲击,将第二滑套11设置为弹性接触,减小接触时的冲击力保证驱动轴16的六方棒能顺利地滑入第二滑套11的六方孔内。第二轴承座15固定于支撑板26上,第三滑套14通过端盖12及第三轴承13固定于第二轴承座15上,驱动轴16可沿第三滑套14上下滑动,也可驱动第三滑套14旋转,第三滑套14的作用是为驱动轴16导向。驱动轴16通过第四轴承24及卡簧25固定于第三轴承座23上,第三轴承座23固定于上固定板17上,电机19固定于上固定板17,电机19与驱动轴16驱动连接,用于驱动驱动轴16旋转。升降装置包括侧固定板18、下固定板20、举升气缸21和气缸座22,举升气缸21设置在气缸座22上,举升气缸21通过侧固定板18和下固定板20与电机19固定连接,这样举升气缸21进行升降时,可带动电机及整个驱动装置和整个自转装置进行升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自转装置,所述自转装置包括定位轴、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弹簧套、压缩弹簧、第一滑套、挡块、第二滑套、传动轴和固定板,所述定位轴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弹簧套被压缩弹簧压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滑套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挡块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滑套设置在第一滑套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端盖、第三轴承、第三滑套、第二轴承座、驱动轴、上固定板、电机、支撑板、第四轴承、卡簧和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板,所述第三滑套通过端盖和第三轴承固定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驱动轴通过第四轴承和卡簧固定在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滑套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滑套对应配合,所述电机设置在上固定板上,所述电机与驱动轴驱动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侧固定板、下固定板、举升气缸和气缸座,所述举升气缸设置在气缸座上,所述举升气缸通过侧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与电机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
自转装置,所述自转装置包括定位轴、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
弹簧套、压缩弹簧、第一滑套、挡块、第二滑套、传动轴和固定板,所述定位
轴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一轴承座
上,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弹簧套被压缩弹簧压在传动轴上,所
述第一滑套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挡块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滑套设置在
第一滑套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端盖、第三轴承、第三滑套、第二轴承座、
驱动轴、上固定板、电机、支撑板、第四轴承、卡簧和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
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涛刘年超齐靖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精感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