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1734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属于喷塑领域。包括:移动架,包括带有滚轮的底座和挂架,挂架为具有四个横梁和四个纵梁的正方体构造,每个纵梁在面向移动架中心的一侧开设有一滑行槽,并在滑行槽内设置有一滑动主体,滑动主体的前侧设置一喷涂挂钩,滑动主体的背侧在开设有一开口槽;多个限位块,其枢接于滑行槽内、并间隔有纵向预设距离,多个限位块的一侧具有突出部,另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横向设置于滑行槽内,所述压缩弹簧向所连接的限位块施加压力,以使其突出部抵触在其中一个开口槽内,每个限位块的另一侧还连接有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承载装置具有喷涂挂钩高度位置调节功能,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塑粉喷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喷塑是将塑料粉末喷涂在零件上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其工作原理在于将塑料粉末通过高压静电设备充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将涂料喷涂到工件(尤指铁质板材和不锈钢等)的表面,粉末会被均匀地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而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后流平固化,塑料颗粒会融化成一层致密的效果各异的最终保护涂层;牢牢附着在工件表面。因此在喷塑工艺中,需要一个安装待喷塑工件的装置,通过该装置承载喷塑工件,也通过该装置将喷塑完成的工件送入到高温固化炉中。通常,在现有的承载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喷涂挂钩,让喷塑工件悬挂至喷涂挂钩上再进行塑粉喷涂即可。然而现在的喷涂挂钩在承载装置上的高度不可调,导致一些高度偏高的喷塑工件在承载装置上无法使用,只能换用其他体积较大较高的承载装置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喷塑工件承载装置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其具有喷涂挂钩高度位置调节功能,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工件。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其包括:移动架,其包括带有滚轮的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挂架,所述挂架为具有四个横梁和四个纵梁的正方体构造,其中每个纵梁在面向移动架中心的一侧开设有一纵向的滑行槽,并在滑行槽内设置有一滑动主体,所述滑动主体的前侧设置一喷涂挂钩,所述滑动主体的背侧在对应该喷涂挂钩的位置开设有一开口槽;多个限位块,其枢接于滑行槽内、并间隔有纵向预设距离,所述多个限位块的一侧具有突出部,另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横向设置于滑行槽内,所述压缩弹簧向所连接的限位块施加压力,以使其突出部抵触在其中一个开口槽内,其中每个限位块的另一侧还连接有一拉杆,所述拉杆从滑行槽底部穿出纵梁、并连接至一拉环;所述滑行槽具有使每个限位块在其内部转动的空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喷塑工件承载装置通过在纵梁上开设滑行槽,并将一带有喷涂挂钩的滑动主体设置于滑行槽内,然后再在滑动主体的背部设置开口槽,利用开口槽和设置于滑行槽内的不同高度的限位块来使喷涂挂钩具有高度调节功能,进而使得承载装置能够适应更多的喷塑工件,降低了厂家的投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喷塑工件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其包括:移动架100,其包括带有滚轮110的底座120和位于底座120上的挂架130,所述挂架130为具有四个横梁131(图1中示出了其中一个)和四个纵梁132(图1中示出了其中两个)的正方体构造,其中每个纵梁132在面向移动架100中心的一侧开设有一纵向的滑行槽133,并在滑行槽133内设置有一滑动主体140,所述滑动主体140的前侧设置一喷涂挂钩150,所述滑动主体140的背侧在对应该喷涂挂钩150的位置开设有一开口槽141;多个限位块200,其枢接于滑行槽133内、并间隔有纵向预设距离,所述多个限位块200的一侧具有突出部210,另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20,所述压缩弹簧220横向设置于滑行槽133内,所述压缩弹簧220向所连接的限位块200施加压力,以使其突出部210抵触在其中一个开口槽141内,其中每个限位块200的另一侧还连接有一拉杆230,所述拉杆230从滑行槽133底部穿出纵梁132、并连接至一拉环240;所述滑行槽133具有使每个限位块200在其内部转动的空间。由上述方案可知,本技术实现喷涂挂钩高度可调的原理是:让其中一个限位块200的突出部210在压缩弹簧220的作用下抵触在滑动主体140背侧的开口槽141中实现喷涂挂钩150在某一高度的固定,而当需要调整喷涂挂钩150的高度位置时,就通过拉动当前高度的限位块拉杆230让突出部210从滑动主体的开口槽141退出,将滑动主体移动到位后,让滑动主体背部的开口槽141重新被相应高度的限位块200的突出部210所抵触即可。上述方案中,本技术所述喷塑工件承载装置通过在纵梁132上开设滑行槽133,并将一带有喷涂挂钩150的滑动主体140设置于滑行槽133内,然后再在滑动主体140的背部设置开口槽141,利用开口槽141和设置于滑行槽133内的不同高度的限位块200来使喷涂挂钩150具有高度调节功能,进而使得承载装置能够适应更多的喷塑工件,降低了厂家的投入成本。由图2可知,所述限位块200的下部枢接于滑行槽133,上部的一侧具有突出部210,上部的另一侧连接压缩弹簧22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限位块200包括一本体250和位于本体一侧的突出部210,所述突出部210呈一个直角梯形,其中一直角边构成突出部的上表面210a,另一直角边构成突出部的侧面210b,斜边构成突出部与本体之间的倾斜面210c,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210a是本体250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得到的,所述突出部的侧面210b平行于本体250的侧面。当往上调整喷涂挂钩150时,就使滑动主体140沿滑行槽133往上移动,此时由于限位块200在滑行槽133内可以转动(枢接),且限位块200的突出部210与其本体250之间是由一个倾斜面210c过度的,因此只要给滑动主体140施加一个足够大的向上的力,让该力大于压缩弹簧220施加给限位块突出部210的力,就可以使喷涂挂钩150在滑动主体140的带动下往上调整。可见,在往上调整喷涂挂钩150时,不用操作拉杆230也可实现。当往下调整喷涂挂钩150时,就使滑动主体140沿滑行槽133往下移动,在往下移动时中,先拉动拉杆230使当前高度的限位块突出部210从滑动主体140的开口槽141移出,然后调整到相应高度时,让滑动主体140背部的开口槽141重新被相应高度的限位块200的突出部210所抵触,即完成调整。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限位块的个数可按纵梁的高度而定,优选为4?5个。同时在所述滑动主体140的前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无纺布(未示出),优选为耐高温的无纺布,可以防止其吸附塑粉。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主权项】1.一种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架,其包括带有滚轮的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挂架,所述挂架为具有四个横梁和四个纵梁的正方体构造,其中每个纵梁在面向移动架中心的一侧开设有一纵向的滑行槽,并在滑行槽内设置有一滑动主体,所述滑动主体的前侧设置一喷涂挂钩,所述滑动主体的背侧在对应该喷涂挂钩的位置开设有一开口槽; 多个限位块,其枢接于滑行槽内、并间隔有纵向预设距离,所述多个限位块的一侧具有突出部,另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塑工艺中使用的喷塑工件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其包括带有滚轮的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挂架,所述挂架为具有四个横梁和四个纵梁的正方体构造,其中每个纵梁在面向移动架中心的一侧开设有一纵向的滑行槽,并在滑行槽内设置有一滑动主体,所述滑动主体的前侧设置一喷涂挂钩,所述滑动主体的背侧在对应该喷涂挂钩的位置开设有一开口槽;多个限位块,其枢接于滑行槽内、并间隔有纵向预设距离,所述多个限位块的一侧具有突出部,另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横向设置于滑行槽内,所述压缩弹簧向所连接的限位块施加压力,以使其突出部抵触在其中一个开口槽内,其中每个限位块的另一侧还连接有一拉杆,所述拉杆从滑行槽底部穿出纵梁、并连接至一拉环;所述滑行槽具有使每个限位块在其内部转动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