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门框活页处,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门锁的把手上,门锁组件包括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猫眼组件包括旋转摄像头、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旋转摄像头包括镜头、光学防抖移动镜片(1)和图像采集芯片(2),镜头包括活动圆环(5)和电磁线圈(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接近开关检测门的开关状态,通过第二接近开关检测是否有人通过门把手开门,结构实现简单且成本较低。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通电状态,电磁线圈在磁力作用下驱动活动圆环活动,达到旋转镜头的目的,有3°的物理旋动角,采用广角凸透镜实际有效采集范围达170°,能够有效、完整地采集目标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门禁装置通过钥匙开锁的方式保障住户居住安全。钥匙易丢失、易被仿造,使住户室内安全存在一定隐患。现存智能门禁系统大多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或自动感应技术,无需住户管理钥匙,给住户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结构复杂、成本高,另外现有门禁装置猫眼物镜不可旋转,拍摄角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通过接近开关检测门的开关状态及是否有人通过门把手开门,结构实现简单且成本较低;物镜可旋转,具备大角度旋转镜头的能力。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微控制器、报警组件、移动终端、门锁组件和猫眼组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门锁组件包括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所述猫眼组件包括旋转摄像头、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旋转摄像头的驱动电路、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组件与报警组件及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门框活页处,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门锁的把手上。所述的旋转摄像头包括镜头、光学防抖移动镜片和图像采集芯片,图像采集芯片为红外拍摄图像采集芯片;所述的镜头包括第一物镜、第二物镜、活动圆环和电磁线圈,第一物镜设于第二物镜前端,第一物镜通过活动圆环安装在镜头筒内,电磁线圈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圆环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镜头筒的内壁上,所述的电磁线圈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通过第一接近开关检测门的开关状态,通过第二接近开关检测是否有人通过门把手开门,结构实现简单且成本较低。2)采用指纹与指静脉结合的验证方式,可避免指纹套等非法验证的误判,安全可A+-.与巨O3)采用具有红外拍摄功能的CCD/CM0S传感器,在光照充足及低光照度下均可有效采集图像数据,解决了普通摄像头在低光照度下无法有效采集图像数据的难题。4)采用光学防抖移动镜片,可通过移动该镜片位置实现光学防抖,提升了成像清晰度。5)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通电状态,电磁线圈在磁力作用下驱动活动圆环活动,达到旋转镜头的目的,有3 °的物理旋动角,且采用广角凸透镜使本品实际有效采集范围达170°,能够有效、完整地采集目标图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正常情况下镜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物镜后镜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学防抖移动镜片,2-图像采集芯片,3-第一物镜,4-第二物镜,5-活动圆环,6-电磁线圈,7-镜头筒,8-拍摄目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微控制器、报警组件、移动终端、门锁组件和猫眼组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门锁组件包括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所述猫眼组件包括旋转摄像头、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旋转摄像头的驱动电路、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组件与报警组件及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门框活页处,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门锁的把手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旋转摄像头包括镜头、光学防抖移动镜片I和图像采集芯片2,图像采集芯片2为红外拍摄图像采集芯片;镜头包括第一物镜3、第二物镜4、活动圆环5和电磁线圈6,第一物镜3设于第二物镜4前端,第一物镜3通过活动圆环5安装在镜头筒7内,电磁线圈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圆环5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镜头筒7的内壁上,所述的电磁线圈6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外机处理器控制电磁线圈6的通电状态,电磁线圈6在磁力作用下驱动活动圆环5活动,达到旋转镜头的目的(实际操作达3°的旋转角)。如图1,为拍摄目标8在正前方时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为拍摄目标8不在正前方,经过对焦(旋转第一物镜3)后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微控制器、报警组件、移动终端、门锁组件和猫眼组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门锁组件包括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所述猫眼组件包括旋转摄像头、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旋转摄像头的驱动电路、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组件与报警组件及移动终端相连; 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门框活页处,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门锁的把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摄像头包括镜头、光学防抖移动镜片(I)和图像采集芯片(2),图像采集芯片(2)为红外拍摄图像采集芯片; 所述的镜头包括第一物镜(3)、第二物镜(4)、活动圆环(5)和电磁线圈(6),第一物镜(3)设于第二物镜(4)前端,第一物镜(3)通过活动圆环(5)安装在镜头筒(7)内,电磁线圈(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圆环(5)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镜头筒(7)的内壁上,所述的电磁线圈(6)与微控制器电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门框活页处,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门锁的把手上,门锁组件包括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猫眼组件包括旋转摄像头、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旋转摄像头包括镜头、光学防抖移动镜片(1)和图像采集芯片(2),镜头包括活动圆环(5)和电磁线圈(6)。本技术通过第一接近开关检测门的开关状态,通过第二接近开关检测是否有人通过门把手开门,结构实现简单且成本较低。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通电状态,电磁线圈在磁力作用下驱动活动圆环活动,达到旋转镜头的目的,有3°的物理旋动角,采用广角凸透镜实际有效采集范围达170°,能够有效、完整地采集目标图像。【IPC分类】G07C9/00【公开号】CN205230173【申请号】CN201521093388【专利技术人】黄华林, 张达 【申请人】成都工百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接近开关的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微控制器、报警组件、移动终端、门锁组件和猫眼组件,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门锁组件包括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指纹采集板、指静脉采集板和开锁机构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相连;所述猫眼组件包括旋转摄像头、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旋转摄像头的驱动电路、门铃、拾音器及镭射发射器分别通过总线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组件与报警组件及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置于门框活页处,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门锁的把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林,张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百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