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子注量率
,具体而言,涉及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注量率 计算方法和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注量率计算系统。
技术介绍
带有存储结构复杂微电子器件的机载电子设备在飞行高度(3000~20000米)的 自然空间环境中必然会遭遇大约每小时每平方厘米300~18000个IMeV~lOOOMeV的高 能大气中子。这些高能中子会穿透机舱蒙皮,打在机载电子设备的核心指令控制单元或关 键数据存储单元上,产生软错误与硬故障,导致导航(导航接收机)、雷达探测系统(有源相 控阵雷达)、数据网络(AFDX网络交换机)、通信(光纤/总线)、高速计算机系统、航空电子 设备、发动机(FADEC)、电传系统、自动驾驶技术、飞行告警、显τκ屏、其它含有电子器件的飞 行系统等出现黑屏、死机、复位、重启、数据丢失、命令丢失等安全性危害。 至今为止,国内对机载电子设备在自然空间环境中遭遇高能中子并未进行针对性 防护与评价。为了建立防护与评价体系,必须对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危害进行定量表征。而 大气中子注量率是危害定量表征的重要参数。 自1950年以来,通过各种数据实测得到在4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注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目标设备的工艺尺寸,获取引起所述目标设备发生单粒子效应的中子能量阈值;获取引起所述目标设备发生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的中子最高能量;利用大气中子注量率分布情况,计算从所述能量阈值到所述最高能量范围内的大气中子注量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勇,陈冬梅,薛海红,张峰,阳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圣涛平试验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