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0223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MgZn合金、纳米陶瓷颗粒为原料,将MgZn合金在雾化塔中熔化后,将熔融的MgZn合金从雾化塔上中部小孔流出,喷入高压气体,气体中掺杂纳米陶瓷颗粒,在气流和急冷作用下,液态的MgZn合金被雾化,纳米陶瓷颗粒被雾化后的液态MgZn合金包裹,形成液态金属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结构,再经冷凝得到由MgZn合金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在气氛炉中进行烧结,完成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纳米陶瓷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0%~40%,雾化得到的球形混合粉体中均匀分散纳米陶瓷颗粒;烧结后,纳米陶瓷颗粒在MgZn合金的晶体内部分布均匀。所制备材料的致密度高于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采用单一材料来满足人们生产和工作需要已经日趋困难,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复合技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以致使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成为了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分支。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复合,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态结构的材料。该类材料不仅性能优于组成中的任意一个单独的材料,而且还可具有组分单独不具有的独特性能。而陶瓷颗粒因具备高比强度、比模量、耐磨、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特点,可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种增强相,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是由延性的金属相和脆性的陶瓷相组成的一种典型的粒子增强材料。它的出现主要是基于二次世界大战后半期及其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对一种高温、高强材料的迫切要求形势下发展起来的。金属基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显著特点是高强度、高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其在功效、可靠性和力学性能方面比传统金属合金优越,且性能主要取决于相界面的结合强度、晶粒尺寸等。如果通过改善陶瓷颗粒与金属熔体之间的润湿性,使金属层完全包围陶瓷相时,陶瓷颗粒增强相的晶粒尺寸越小,复合材料的强度越高。而且自Ni ihara报道经添加少量纳米颗粒到陶瓷基体中会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来,纳米陶瓷颗粒增强相复合材料引起了材料研究者的广泛兴趣。近年来,纳米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因为兼具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已经成为纳米复合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陶瓷增强体颗粒在基体中的分布均匀性是影响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纳米陶瓷颗粒增强相的分散问题,即如何将纳米增强相单元体分散在金属基体中,使之不团聚而保持纳米尺寸的单个体,是使得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实现充分发挥其纳米效应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但现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分散方法可以对团聚状态的纳米粉体在金属基体中进行分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纳米陶瓷颗粒在MgZn合金晶体内部均匀分布,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以MgZn合金、纳米陶瓷颗粒为原料,将MgZn合金在雾化塔中熔化后,将熔融的MgZn合金从雾化塔上中部小孔流出,同时喷入高压气体,气体中掺杂纳米陶瓷颗粒,在气流的机械力和急冷作用下,液态的MgZn合金被雾化,同时纳米陶瓷颗粒被雾化后的液态MgZn合金包裹,形成液态金属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结构,再经冷凝得到由MgZn合金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在气氛炉中进行烧结,完成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其中:(I)纳米陶瓷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0%?40%,雾化得到的球形混合粉体中均匀分散纳米陶瓷颗粒;(2)烧结后,纳米陶瓷颗粒在MgZn合金的晶体内部分布均匀。所述的纳米陶瓷颗粒为SiC或TiB2。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高于95%,且其晶粒内部均匀分布纳米陶瓷颗粒,屈服强度为700?lOOOMPa,比强度为300?700KN.m/Kg,比模量为40?70MN.m/Kg。本专利技术以MgZn合金、纳米陶瓷颗粒为原料,将MgZn合金在雾化塔中熔化后,将熔融的MgZn合金从雾化塔上中部小孔流出,同时喷入高压气体,气体中掺杂纳米陶瓷颗粒,在气流的机械力和急冷作用下,液态的M g Z η合金被雾化,同时纳米陶瓷颗粒被雾化后的液态MgZn合金包裹,形成液态金属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结构,再经冷凝得到由MgZn合金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在气氛炉中进行烧结,完成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通过利用纳米陶瓷颗粒(SiC,TiB2)与MgZn合金之间良好的润湿性,采用雾化法,实现了纳米陶瓷颗粒在熔体金属中均匀分散。(2)通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烧结制备得到在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中,纳米陶瓷颗粒在MgZn合金晶体内部均匀分布,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力学性能;(3)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雾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烧结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所示为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但决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也并非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的内容,下述所使用的实验方法若无特殊说明,均为本
现有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通过商业途径可得到的配料或材料。下面给出实施案例:实施例1—种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具体方法如下:(I)以Mg2Zn合金和SiC纳米陶瓷颗粒B为原料,SiC的粒径为40nm,将熔融的Mg2Zn合金A从雾化塔上中部小孔流出,同时喷入高压Ar气体,气体中掺杂SiC纳米陶瓷颗粒B,在Ar气流的机械力和急冷作用下,液态Mg2Zn合金A被雾化,同时SiC纳米陶瓷颗粒B被雾化后的液态Mg2Zn合金A包裹,形成液态金属包裹SiC纳米陶瓷颗粒的结构,再经冷凝成细小粒状的金属粉末落入雾化塔下的盛粉桶中,得到由Mg2Zn合金包裹纳米SiC的球形混合粉体颗粒C,颗粒大小为50μηι,引入纳米SiC的体积分数为20%,。(2)将混合粉体经干压成型后,再经过200MPa的冷等静压后,在真空中进行烧结,以5°C/min的升温速度将温度升到600°C保温2h,通过这种烧结方式获得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实施例得到的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为99%,且纳米陶瓷颗粒B在金属基的晶界D内部均匀分布,屈服强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MgZn合金、纳米陶瓷颗粒为原料,将MgZn合金在雾化塔中熔化后,将熔融的MgZn合金从雾化塔上中部小孔流出,同时喷入高压气体,气体中掺杂纳米陶瓷颗粒,在气流的机械力和急冷作用下,液态的MgZn合金被雾化,同时纳米陶瓷颗粒被雾化后的液态MgZn合金包裹,形成液态金属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结构,再经冷凝得到由MgZn合金包裹纳米陶瓷颗粒的球形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在气氛炉中进行烧结,完成纳米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1)纳米陶瓷颗粒的体积分数为10%~40%,雾化得到的球形混合粉体中均匀分散纳米陶瓷颗粒;(2)烧结后,纳米陶瓷颗粒在MgZn合金的晶体内部分布均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明吴利翔谢洪伍尚华林华泰王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