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545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内窥镜用诊疗鞘管,包括鞘管轴,鞘管轴包括工作端部和操作端部,鞘管轴为由外管、中间管、内管构成的三重中空管状结构,内管一次成形,形成一个前端进行封闭的内窥镜通道,中间管形成一个前端不封闭的操作通道,所述工作端部位于鞘管轴的前部,工作端部的前端设有抽水孔,操作端位于鞘管轴后部,操作端上设有卡口和器械入口、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诊疗鞘管与内窥镜配合使用时,其既能通入一般器械进行手术,又能防止内窥镜与人体接触,而且该鞘管进入人体时不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此外,能连续为不同患者诊疗时,仅需更换鞘管即可,无需更换内窥镜,缩短手术准备时间,节省医疗成本,降低社会和患者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现代医学开展微创外科检查及手术的一种辅助器械,即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
技术介绍
硬质内窥镜是微创外科应用最广泛的器械之一,但其工作端部多数不可弯曲,且材质坚硬,在人体内活动时稍有不慎便容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另外,非一次性使用的硬质内窥镜由于与人体直接接触,使用前后均需清洁消毒,手术准备时间较长,成本较高。此外,也有人研发了鞘管,但现在技术中,鞘管必须与内窥镜配套使用,且内窥镜从鞘管端口出的端部能与人体直接接触,在需要更换时,鞘管与内窥镜必须一起更换使用,且鞘管的前端也为硬质结构,也容易对人体待检查或手术的部位的腔道的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影响病患的健康和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该诊疗鞘管与内窥镜配合使用,其既能通入一般器械进行手术,又能防止内窥镜工作端部与人体接触,而且该鞘管进入人体时不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此外,其能连续为不同患者诊疗时,仅需更换诊疗鞘管即可,无需更换内窥镜,缩短手术准备时间,节省医疗成本,降低社会和患者负担。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包括鞘管轴,所述鞘管轴包括工作端部和操作端部,所述鞘管轴为由外管、中间管、内管构成的三重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一次成形,形成一个前端进行封闭的内窥镜通道,所述前端封闭处为透明,所述中间管形成一个前端不封闭的操作通道,所述工作端部位于鞘管轴的前部,所述工作端部的前端设有抽水孔,所述操作端位于鞘管轴后部,所述操作端上设有包括与内窥镜配合的卡口和器械入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根据操作通道的设计方式不同,本专利技术中操作通道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所述操作通道为将器械通道、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通道,所述操作通道出口位于鞘管轴的后端。第二种,所述操作通道内设有相互独立设计直线型的器械通道、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该三个通道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器械通道位于下方,两侧为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所述器械入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位于鞘管轴的后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诊疗鞘管前端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气囊,鞘管轴内可通过导气管与气囊相连,导气管尾端的进气口与气囊测压表相连,气囊测压表上有充气球茎和释放按钮。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气管埋入外管与中间管间的注气腔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鞘管轴上的气囊未充气前稍突出于鞘管轴的外壁,直径稍大于鞘管轴外径;充气后呈短粗圆筒状或长圆筒状,向气囊鞘管壁外膨胀突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鞘管轴上的气囊为压力可调的高容量低压气囊,所述气囊为环绕在鞘管轴的前端部的环绕式,数量一个或多个均匀布置,其形状为圆筒状或圆柱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气囊由高弹性和高韧性的柔性医用高分子或纳米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鞘管轴由金属、塑料、柔性医用高分子或纳米材料制成,鞘管轴表面涂有润滑涂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窥镜通道的前端封闭处形状为圆润的半球形,且该前端封闭处的内壁外壁均涂有不沾水/油的无色透明涂层,使操作时沾上的体液、血液或水蒸气自动滑落,不影响镜下视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型诊疗鞘管,其内窥镜通道先端封闭,且与操作通道互无接触、完全独立,使内窥镜主体免于与人体接触,且在连续为不同患者实施诊疗时,仅需更换一次性诊疗鞘管即可,无需更换硬质内窥镜,缩短手术准备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社会和患者的负担。(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诊疗鞘管,其内窥镜通道先端封闭处设计成圆润的半球形,突出鞘管轴前段的先端部,在人体内可防止硬质内窥镜或鞘管先端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诊疗鞘管,可配置气囊,气囊起膨胀和扩张的作用,能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使诊疗更准确、更直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单通道)。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的先端部示意图(单通道)。图3是实施例一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多通道)。图4是实施例一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的先端部示意图(多通道)。图5是实施例一所述的诊疗鞘管的剖面示意图(内窥镜通道前端封闭)。图6是实施例二所述的配置单圆筒状气囊的诊疗鞘管(气囊形态)。图7是实施例三所述的配置多气囊的诊疗鞘管(气囊形态)。图8是实施例四所述的配置单圆柱状气囊的诊疗鞘管(气囊形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按照其内设内窥镜通道和器械通道,根据器械通道的数量可分为单通道诊疗鞘管和多通道诊疗鞘管。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窥镜诊疗鞘管,其包括鞘管轴I,所述鞘管轴I包括工作端部2和操作端部3,鞘管轴I为外管、中间管、内管构成的三重中空管状结构,内管一次成形,形成一个前端封闭的内窥镜通道11;其中间管形成一个前端不封闭的操作通道12,所述操作通道为一体化的器械及进出水通道,工作端部2前端设抽水孔21。操作端部3位于鞘管轴I后部,包括与内窥镜配合的卡口 31、器械入口 32、进水口 33和出水口 34位于鞘管轴I后部。按照鞘管轴I内部操作通道的设计方式不同,本实施例所述的内窥镜用诊疗鞘管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通道12为将器械通道、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通道,所述鞘管轴I的先端部有内窥镜通道口 111、操作通道开口 112,所述内窥镜通道口 111完全封闭,与内窥镜配合使用时,使得内窥镜的工作端部不会与人体直接接触。第二种,如图3所示,所述鞘管轴I的内管形成一个独立的内窥镜通道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用诊疗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轴,所述鞘管轴包括工作端部和操作端部,所述鞘管轴为由外管、中间管、内管构成的三重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一次成形,形成一个前端进行封闭的内窥镜通道,所述前端封闭处为透明,所述中间管形成一个前端不封闭的操作通道,所述工作端部位于鞘管轴的前部,所述工作端部的前端设有抽水孔,所述操作端位于鞘管轴后部,所述操作端上设有包括与内窥镜配合的卡口和器械入口、进水口和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创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