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径可调节的鞘管。
技术介绍
内窥镜操作在临床医学上应用广泛,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进行内窥镜操作前,常须借助各种操作鞘提前建立工作通道,再通过操作鞘内部的腔道进入体内进行操作。目前,临床常用的利用操作鞘建立通道的方法为外扩张式,即首先置入一根细的导丝作为引导物,再沿着导丝置入固定管径的鞘管,置入的鞘管成为进入人体的通道,然后退出导丝,通道构建完成。但现有技术中,置入的固定鞘管的管径都比较大,强行大幅度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可能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而且,在临床使用中,存在各种病人不能直接置入较大管径鞘管,须进行预扩张后置入,增加了病人治疗时间,从而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也浪费了国家的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管径可调节的鞘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鞘管在使用时,管径不可调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径可调节的鞘管,包括由内外两层膜组成的夹壁层、管状体和主通道,其中,所述夹壁层包裹在所述管状体外侧,所述管状体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径可调节的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外两层膜组成的夹壁层(1)、管状体(2)和主通道(3),其中,所述夹壁层(1)包裹在所述管状体(2)外侧,所述管状体(2)与所述夹壁层(1)的内外膜相接触;所述主通道(3)设置于所述夹壁层(1)内、且一端延伸出所述夹壁层(1),所述主通道(3)与所述管状体(2)相连通;所述主通道(3)包括阀门(5),所述阀门(5)设置于延伸出所述夹壁层(1)的所述主通道(3)一端,通过所述阀门(5)向所述主通道(3)通入气体或液体、用于改变所述管状体(2)的直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赤兵,谭明亮,胡文刚,肖亚,冯嘉瑜,周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