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929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灌液装置,包括电机(38)、电机支架(13)、丝杆(32)、灌装板(16)、灌液针(2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8)为交流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13)上,电机支架(13)固定在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板(22)上,丝杆(32)与电机(38)联接,灌装板(16)的中部螺设在丝杆(32)上,二端与液体包装机的道轨(14)滑配,灌液针(29)可上下移动地容置于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28)上,且其上端部与灌装板(16)固定,灌液针(29)的针腔(27)与灌装板(16)上的通液孔相通。(*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液装置,尤为一种待瓶子、桶体之类的容器型坯吹胀成型后,紧接着对瓶体内灌注液剂,再予封口,这种集吹胀、灌液、封口多道工序于一机的液体包装机上的灌液装置。无论是制药、化工,还是食品饮料生产行业,集容器型坯吹涨成型、对吹涨成型后的容器内灌注液体物料、再予封口于一机的液体包装机被日益广泛地应用。而现有的上述行业中所应用的液体包装机上的灌液装置在灌装时,由于灌液头处于静止状态,当要对准其下方的诸如瓶腔、桶腔之类的容器的腔体内灌注液剂或饮料时,因灌液头与瓶腔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在灌注过程中,板易产生泡沫,泡沫从腔口溢出,影响灌装质量;鉴此,便有了一种以灌液头来凑瓶体或桶体的灌液装置,也就是使灌液头的位置处于被灌容器的腔体底部进行浸埋式灌注,灌满后,灌液头上移,离开被灌容器。这样虽然解决了灌液过程中的起泡问题,但随之又产生出新的问题由于灌液头为浸埋式灌液,当灌液头移离灌满后的容器后,由于灌液头上附着的液体会出现淌滴,这对卫生要求、工艺要求都是犯忌,因而是绝不允许的。纵现上述灌液装置,概括为以下三点灌液头位于容器腔口进行远程灌注;灌液头处于容器底部进行浸埋灌注;以油缸控制形式使灌液头在灌液过程中边灌边移动,而实践证明,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灌液装置的成本、大化体积,而且灌液头的移动速度难于甚至无法与被灌容器内的液面上升速度相匹配。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灌液装置,它可以避免灌液时的泛泡、灌毕后的淌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灌液装置,包括电机38、电机支架13、丝杆32、灌装板16、灌液针29,所述电机38为交流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13上,电机支架13固定在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板22上,丝杆32与电机38联接,灌装板16的中部螺设在丝杆32上,二端与液体包装机的道轨14滑配,灌液针29可上下移动地容置于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28上,且其上端部与灌装板16固定,灌液针29的针腔27与灌装板16上的通液孔相通。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液时,由灌装板16带动灌液针29在与瓶体或桶体内的液面保持恒定的距离下随液面的升高而退移,不会出现泛泡,灌液针29上不会沾有液剂,故而不存在淌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为本技术配设于液体包装机上的实施例图。本技术的电机38上部对应于液体包装机的吹灌机架6的电机孔1,并由线路2引接至液体包装机的电气控制箱,电机38的下部置于电机座37上,电机座37由螺栓固定在电机支架13上,电机支架13由螺栓18经螺孔19固定在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板22上。丝杆82的上部与电机38连接,具体是用联轴套36将电机38的电机轴与通过锁紧螺母35、轴承34置于电机支架13上的丝杆32的上端联接,轴承34置于轴承座33上,轴承座33位于电机支架13上,而丝杆32的中部则通过丝杆螺母30而螺置于灌装板16中部,灌装板16的二端通过螺栓17与滑块15固定,滑块15滑配于液体包装机的道轨14上。灌液针29上部与灌装板16固定,并使其针腔27与灌装板16上的进液孔相通,进液孔与灌装接头31相通,由管路将被灌液剂依序经灌液接头31引入针腔27,灌液针29的针体可在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28内上、下移动。由于液体包装机具有将瓶子型坯吹胀成型、对吹胀成型的瓶子内灌注液剂、封口的集吹、灌、封于一机的功能,故而本技术是待吹气机构对瓶子型坯吹胀完毕后,再予灌注液剂的。因此,有必要对吹气机构作一简述,如图所示,吹气机构包括电机3、联轴套5、固定座11、丝杆12、吹针板22、吹针28,电机3固定在吹灌机架6上,由线路8连接至液体包装机的电气控制箱,吹灌机架6通过机架吊臂4固定在液体包装级机架上。电机3由联轴套5并加固定螺钉7通过锁紧螺母9、轴承10置于固定座11上的丝杆12的上端联接,丝杆12的下端通过丝杆螺母20而与吹针板22中部螺接,吹针板22的两端通过滑块21与道轨14构成滑动副。吹针28固定在吹针板22上,其气腔39与吹针板22上的进气孔23相通,此外,在吹针板22上还设有进、出水孔25、24,进、出水孔25、24的作用是用于吹针28在吹制瓶子型坯时的冷却水循环。由于液体包装机的吹针28有若干只,它们被排固于吹针板22上,因而容置在吹针28内的本技术的灌液针29也相应有若干只。本技术是这样来在液体包装机上特吹气机构吹胀成型瓶子或桶体后对瓶子或桶体容腔灌注液剂的,先由伺服电机3工作,带动丝杆2旋转,致使吹针板22下移,使吹针28的吹气口26对准位于其下方的瓶子或桶体型坯吹入由进气孔23引至气腔39内的无菌压缩空气,特吹胀成型后,电机38工作,带动丝杆32旋转,使灌装板16下移,随之使灌液针29下移并伸出吹针28的容腔,直至抵达被灌瓶子或桶体的腔体内,灌液针29便将由灌液接头31引入的液剂灌入瓶子或桶体之类的容器内,在灌液针29开始灌液的同时,电机38便反向旋转,带动灌装板16上移,从而使灌液针29逐渐向上回退,其回退的速度与被灌容器内的液面上升速度保持一致,具体是针对某一被灌容器的容腔大小和灌液针29的单位时间灌液量,确定灌液全过程所耗时间,使电机38的转速调节至与液体上升速度相匹配,使灌液针29的针腔27的腔口始终与液面保持在合理的间距范围内,一俟灌液完毕后,灌液针29及吹针28迅速退离被灌瓶子或桶体的端口,然后由液体包装机对瓶子或桶体实行封口。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行即吹、即灌、即封,而且,因灌液针29不处于浸埋式灌液状态,故不会出现灌液时泛泡以及灌毕后的淌滴。权利要求1.一种灌液装置,包括电机(38)、电机支架(13)、丝杆(32)、灌装板(16)、灌液针(2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8)为交流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13)上,电机支架(13)固定在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板(22)上,丝杆(32)与电机(38)联接,灌装板(16)的中部螺设在丝杆(32)上,二端与液体包装机的道轨(14)滑配,灌液针(29)可上下移动地容置于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28)上,且其上端部与灌装板(16)固定,灌液针(29)的针腔(27)与灌装板(16)上的通液孔相通。专利摘要一种待瓶子、桶体之类的容器型坯吹胀成型后,紧接着对瓶体内灌注液剂,再予封口,这种集吹胀、灌液、封口多道工序于一机的液体包装机上的灌液装置,它包括电机、电机支架、丝杆、灌装板、灌液针,所述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固定在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板上,丝杆与电机联接,灌装板的中部螺设在丝杆上,二端与液体包装机的道轨滑配,灌液针可上下移动地容置于液体包装机的吹气机构的吹针上,且其上端部与灌装板固定。灌液针的针腔与灌装板上的通液孔相通。本新型具有在灌液时不会出现泛泡,灌液针上不会沾有液剂,故而不存在淌滴的优点。文档编号B67C7/00GK2547716SQ0226266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庞钧天, 徐文良 申请人: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钧天徐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