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89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可用于粒状固体与液体定量混合灌装的颗粒灌装机结构的改良。它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应用于果粒与液体的混合,混合后液体长久存放容易产生沉淀,并且果粒容易破损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2)、料缸(3),料缸(3)通过若干连接管(4)连接有若干灌装头(5),所述的料缸(3)与灌装头(5)之间通过连接管(4)设有若干灌装泵体(6),灌装泵体设有进口转阀(7-1)与出口转阀(7-2),进口转阀(7-1)与料缸(3)连通,出口转阀(7-2)与灌装头(5)连通,灌装泵体(6)与驱动装置(2)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可用于粒状固体与液体定量混合灌装的颗粒灌装机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现在的饮料行业灌装工序,普遍采用自动装瓶机械,但是它们存在造价高、果粒易破碎等缺陷,没有一种操作效率高,维护简便,定量准确,可以自动混合果粒、实用性强的灌装设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定量灌装机(申请号90212407.2),它由一个包括有阀体和立柱的机体以及托架、托盘、料斗、操作机构等部分组成,、阀体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同轴阀芯孔,在阀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阀芯孔相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阀体上方为料斗,料斗出料口与阀体上端阀芯孔相对接通;阀体安装在立柱的端头上,立柱体为空心,外表面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台阶,立柱上装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托架和托盘;阀芯由三个以上连为一体的活塞构成,在上活塞和中活塞之间是一段短杆,下活塞通过传动杆与操作机构相连接;阀体上、下部阀芯孔的内表面分别与阀芯上、下活塞的外表面构成密封面。但是这种结构无法应用于果粒与液体的混合,并且它将混合后的液体存放在容器中,时间一长容易产生沉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应用于果粒与液体的混合,混合后液体长久存放容易产生沉淀,并且果粒容易破损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颗粒灌装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料缸,料缸通过若干连接管连接有若干灌装头,所述的料缸与灌装头之间通过连接管设有若干灌装泵体,灌装泵体设有进口转阀与出口转阀,进口转阀与料缸连通,出口转阀与灌装头连通,灌装泵体与驱动装置连接。设立进口转阀与出口转阀,可以使得颗粒与液体即混即灌,并且可以保证混合均匀,混合液体不会残留在灌装泵体内部。灌装泵体在抽取液体时,进口转阀开,出口转阀关;灌装泵体在排出液体时,进口转阀关,出口转阀开。作为优选,所述的灌装泵体为容积式柱塞机构,其内部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驱动装置连接。容积式柱塞机构可以将混合后的颗粒与液体吸取在容器内,可以根据所需灌装瓶体的大小决定抽取量,便于精确灌装。作为优选,所述的料缸与连接管之间设有混合器,混合器连接有颗粒进口阀。在料缸与连接管之间设有混合器,便于根据需要,取用一定比例的液体和颗粒,无需将所有颗粒与液体混合,造成沉淀。作为优选,所述的料缸顶部设有若干清洗阀与料缸内部连通。清洗阀连通有清洗管,清洗管可以连通料缸以及灌装泵体的内部,便于清洗料缸及灌装泵体内部。作为优选,所述的进口转阀设在灌装泵体的上端顶部,出口转阀设在灌装泵体的上端侧边。这样便于混合液体从灌装泵体的上端被吸入泵体中,然后再从灌装泵体的上端侧边直接灌输至灌装头。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为减速器和伺服电机。减速器和伺服电机可以通过连杆带动灌装泵体中的活塞杆运动,从而达到灌装的目的。因此,本技术具有能够应用于果粒与液体的混合,混合后液体不容易产生沉淀,果粒不容易破损,结构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灌装泵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颗粒灌装机,如图1、图2,有1个机架1,机架设有驱动装置即减速器和伺服电机2、2个料缸3,每个料缸3下端设有混合器9,混合器连接有颗粒进口阀10。如图1、图4,每个混合器各通过6根连接管4连接有1个进口转阀7-1,进口转阀下端设有灌装泵体6,其为容积式柱塞机构,内部的活塞杆6-1通过连杆8与减速电机2连接。灌装泵体6的上端侧边设有出口转阀7-2,出口转阀通过连接管4与灌装头5连接。如图3,料缸3顶部设有1个CIP清洗阀11,其通过清洗管与料缸3以及灌装泵体6内部连通。使用时,打开料缸3的阀门与颗粒进口阀10,根据所需灌装的容积,在混合器9内混合配比果粒与液体。减速电机2开始工作,进口转阀7-1打开,出口转阀7-2关闭,灌装泵体6中的活塞杆6-1向下运动,混合后的液体被抽取到灌装泵体6内部。然后,进口转阀7-1关闭,出口转阀7-2打开,灌装泵体6中的活塞杆6-1向上运动,混合后的液体通过连接管4被推注到灌装头5,完成灌装。如需清洗,打开CIP清洗阀11,清洗液通过清洗管进入料缸3以及灌装泵体6内部,清洗后从排水口排出清洗液。权利要求1.一种颗粒灌装机,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2)、料缸(3),料缸(3)通过若干连接管(4)连接有若干灌装头(5),其特征是所述的料缸(3)与灌装头(5)之间通过连接管(4)设有若干灌装泵体(6),灌装泵体设有进口转阀(7-1)与出口转阀(7-2),进口转阀(7-1)与料缸(3)连通,出口转阀(7-2)与灌装头(5)连通,灌装泵体(6)与驱动装置(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灌装泵体(6)为容积式柱塞机构,其内部的活塞杆(6-1)通过连杆(8)与驱动装置(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料缸(3)与连接管(4)之间设有混合器(9),混合器连接有果粒进口阀(1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料缸(3)顶部设有若干清洗阀(11)与料缸内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料缸(3)顶部设有若干清洗阀(11)与料缸内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进口转阀(7-1)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顶部,出口转阀(7-2)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侧边。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进口转阀(7-1)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顶部,出口转阀(7-2)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侧边。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进口转阀(7-1)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顶部,出口转阀(7-2)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侧边。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进口转阀(7-1)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顶部,出口转阀(7-2)设在灌装泵体(6)的上端侧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颗粒灌装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2)为减速器和伺服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可用于粒状固体与液体定量混合灌装的颗粒灌装机结构的改良。它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应用于果粒与液体的混合,混合后液体长久存放容易产生沉淀,并且果粒容易破损等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2)、料缸(3),料缸(3)通过若干连接管(4)连接有若干灌装头(5),所述的料缸(3)与灌装头(5)之间通过连接管(4)设有若干灌装泵体(6),灌装泵体设有进口转阀(7-1)与出口转阀(7-2),进口转阀(7-1)与料缸(3)连通,出口转阀(7-2)与灌装头(5)连通,灌装泵体(6)与驱动装置(2)连接。文档编号B67C3/00GK2740588SQ20042009052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史正, 吉永林, 周强华, 王伟 申请人: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灌装机,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2)、料缸(3),料缸(3)通过若干连接管(4)连接有若干灌装头(5),其特征是所述的料缸(3)与灌装头(5)之间通过连接管(4)设有若干灌装泵体(6),灌装泵体设有进口转阀(7-1)与出口转阀(7-2),进口转阀(7-1)与料缸(3)连通,出口转阀(7-2)与灌装头(5)连通,灌装泵体(6)与驱动装置(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正吉永林周强华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