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义为专利>正文

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83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以及采用该阀的液体灌装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由带A槽和E孔的针杆活塞柱(15),具有与吸筒D腔相通的B孔以及与腔和贮液罐相通的C孔的阀座(16)、针头(3)组成。针杆活塞柱(15)移动,形成装液容器到位时、液体灌入容器的排液通道;装液容器没到位液体排回贮液罐的排液通道。实现了有瓶灌装,没有瓶不灌装。节约物料、避免物料对外界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针头,针杆、阀座、吸筒组成的液体灌装阀及灌装机,属于包装领域,主要用于医药、农药、化工原料、食品饮料工业的液体灌装。在中国专利申请号88216041.9中公开了一种无弹簧柱塞灌装阀,它由二个无弹簧柱塞的单向阀,无弹簧关启顶杆结构的开启部份,瓶嘴导向部份组成。它的不足之处是液体只有一个通道,只能通过圆弧喇叭口导向嘴灌入待装容器,当待装容器不到位时,液体排到外界,必须由两个单向阀组成灌液系统。在欧州专利EP0104733中公开了一种灌装阀,它由推动控制阀开、关的弹簧,控制阀、固定的低流速控制阀可滑动的喷嘴、推动喷嘴移动的弹簧组成。它的不足之处是由弹簧来实现控制阀的开关,结果是只能形成一条排液通道,装液容器不到位时,液体排到外界,污染环境,组成灌装阀必须采用二个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由装液容器控制液体流向,形成二个排液通道,装液容器到位时,液体灌入容器,装液容器没有到位时液体回到贮液罐的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装液容器灌装,没有装液容器液体排回贮液罐的灌装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由针头、针杆活塞柱、圆锥喇叭导向板、阀座组成液体灌装阀。其针杆活塞柱(15)上有A槽、A槽的形状是燕尾槽,矩形槽,圆柱槽。A槽内分布有1~8个小孔,以2~6个为佳。A槽的长度是B孔直径的1~3倍,以1.5倍为佳。A槽绕针杆活塞柱(15)纵向排布1~8个,以2~4个为佳。针杆活塞柱中心有内孔E孔,E孔上端开口处与A槽相通,E孔下端与针头(3)相通。阀座(16)上有排液通道B孔和C孔,B孔与吸筒(28)的D腔相通,C孔与贮液罐和吸筒(28)的D腔相通,A槽,B孔,C孔间的位置关系由装液容器的高度来确定。装液容器上升时通过针头弹簧档圈(4)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装液容器(66)上升到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与阀座(16)上的B孔相通并将C孔堵闭,而形成了吸筒(28)的D腔经过B孔、A槽、E孔针头(3)流到装液容器的排液通道,此时吸筒活塞(23)向下压液体灌入装液容器,完成灌装作业。反之,如果装液容器(66)没有上升到顶点,针杆活塞柱(15)将C孔堵闭,则形成由吸筒(28)的D腔经C孔到贮液罐的排液通道,当吸筒活塞往下压时,液体自D腔经C孔排回储液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由灌液系统、传动部份、工作转盘等组成灌装机。灌液系统由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52)、定量滑杆(50)、定量槽轮(56)、顶瓶滑杆(48)、顶瓶槽轮(47)组成。吸筒(28)的D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装液容器(66)经传动带(45)送进工作转盘(46),工作转盘(46)带动装液容器和灌液系统同轴心旋转,在旋转中顶瓶槽轮(47)通过顶瓶轴(48)将装液容器(66)顶升到顶点同时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到使A槽与B孔相通并堵住C孔的位置,活塞(23)受定量槽轮(49)及定量滑杆(50)向下的压力将D腔的液体压入B孔经A槽E孔、针头(3)灌入装液容器(66)中,灌装后,经出瓶拨盘(51)送回传送带(45)进入下工序。如果没有瓶子,顶瓶槽轮(47)在顶升时,不能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B孔被堵住,只能形成D腔经C孔到储液罐的排液通液,活塞(23)下降时,将液体压回贮液灌(41)中。活塞上升时,于D腔的负压将液体自储液罐(41)经C孔吸入D腔,进行循环运动,完成灌装作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形成了二个排液通道,实现了由装液容器控制液体流向,有瓶灌装,没有装液容器或它不到位时,液体排回贮液灌。节约物料,避免物料对外界环境的污染。2、简化了灌装机的控制系统,仅需一个单向阀,省去控制阀。4、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清洗。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系本专利技术灌装阀的工作示意图。图2系本专利技术灌装阀的纵向剖面图沿轴中心。图3系本专利技术灌装机的外观图。图4系本专利技术灌装机的装液容器的传动示意图。图5系本专利技术灌装机的整机传动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系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主要由阀座(16),针杆活塞柱(15),针头(3)、针头弹簧档圈(4)组成。其特征在于阀座(16)上有B孔和C孔,针杆活塞柱(15)上有A槽和内孔E孔,A槽围绕圆心纵向排列1~8个形状是矩槽,长度是B孔直径的1.5倍。吸筒(28)的D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当活塞(23)向上运动时,流体自储液罐(41)经C孔吸入D腔。顶瓶槽轮(47)使装液容器(66)上升并通过针头弹簧档圈(4)将针杆活塞柱(15)顶升。当装液容器(66)上升到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与阀座(16)上的B孔相通,将C孔堵闭。活塞(23)向下压时,液体自D腔经B孔、A槽E孔针头(3)灌入装液容器。自D腔经B孔、A槽E孔针头(3)排液通道的形成是靠装液容器上升的力量通过针头弹簧档圈(4)实现的。当装液容器没到位,则针杆活塞柱(15)处于停止状态,形成自D腔经C孔到储液罐(41)的排液通道,B孔被针杆活塞柱(15)堵住,当活塞(23)向下运动时,液体回到储液罐。在任何位置停机,活塞(23)停止运动,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液体停止流泄。实施例一100~500ml玻璃瓶液体灌装阀图2系本实施例的沿轴中心的纵向剖面图。本实施例是由瓶口导向板(1),导向板滑套(2)、针头(3)、针头弹簧挡圈(4)、内六角螺钉(5)、瓶口导向弹簧(7)、导向下铜套(8)、阀座端盖(9)、导向螺钉(10)、活塞弹簧(11)、导向滑套(12)、导向上铜套(13)、内六角螺钉(14)、针杆活塞柱(15)、阀座(16)、密封垫圈(18)、活塞下垫圈(19)、O型硅橡胶圈(6)、(17)、(20)、(21)、(22)、(36)活塞(23)、活塞垫圈(24)、活塞压紧螺母(25)(26)活塞拉杆(27)、吸筒(28)、吸筒定位卡座(29)、吸筒销紧螺母(30)、吸筒螺帽(31)、拉杆锁紧螺母(32)、拉杆滑套(33)、支管接头螺帽(34)皮管接头螺钉(35)组成。针杆活塞柱(15)上有A槽3个,矩形形状,长6mm,每个A槽中有4个直径为4mm的小孔,3个A槽绕针杆活塞柱圆周纵向排布。阀座(16)有C孔、B孔,C孔直径为4mm,B孔直径为4mm。L1长415mm、L2长203mm,L3长155mm、L4长212mm,L5长71mm、L6长63mm,L7长78mmL8长20mm、L9长13mm,L10长20mm、L11长20mm、L12长25mm、L13长12mm。实施例二100~500ml液体灌装机本实施例由灌液系统,传动系统,工作转盘组成。灌液系统由双排液通道一体化液体灌装阀如图2所示,定量滑杆(50),定量槽轮(56)、顶瓶轴(48)、顶瓶槽轮(47)组成。吸筒低腔的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图3系本实施例的外观图。图4系本实施例的玻瓶传动示意图。玻瓶(66)自储瓶盘(61)经传送带(45)送进工作转盘(46)、灌入液体后,经出瓶拨盘(51)将玻瓶(66)送回传送带(45),进入下一工序。图5系本实施例的整机传动示意图。电动机(52)通过皮带轮(53)(54)、带动减速箱蜗杆轴(5)旋转,经减速箱的蜗轮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针头,导向封圈,喇叭口导向板、阀、阀座所组成的液体灌装阀;其特征在于(1)针杆活塞柱(15)上绕圆周纵向分布A槽,柱内有内孔E孔;(2)A槽内有小孔与E孔相通;(3)阀座(16)上有排液通道B孔;(4)阀座(16)上有 排液通道C孔;(5)A槽、B孔、C孔间的位置关系由装液容器的高度来确定,它们的关系是装液容器上升到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上的A槽与阀座(16)上的B孔相通并将C孔堵闭,装液容器离开顶点时,针杆活塞柱(15)将B孔堵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为
申请(专利权)人:张义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