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容纳凹槽的容器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72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出一种容器处理机(1),如用于处理带有颈部环的容器的灌装机、冲洗机或封口机,它具有一个环绕运动的回转台(2),在该回转台上安置了用于容器(6)的处理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入口星形装置(4);具有至少一个出口星形装置和/或至少一个转送星形装置;具有设置在回转台(2)和/或星形装置上的容纳凹槽(5),在此规定,这些处理位置设置在一个分度圆直径上,该分度圆直径小于容器(6)在回转台(2)与入口星形装置和/或出口星形装置(4)和/或转送星形装置之间的转送点的、与回转台(2)相关的分度圆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容器处理机,具有容纳凹槽。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介绍的具有容纳凹槽的容器处理机主要用于处理由塑料如PET制成的容器,例如带有所谓颈部环的瓶。此外,所介绍的容纳凹槽也可用于所有其它适合的容器并且也可用于为容器处理机配置的其它辅助和/或附加装置,例如入口和出口星形装置。该容器处理机例如为灌装机,封口机或清洗机等。在功率较高的情况下它以旋转结构方式构成,其中,用于容纳容器的处理位置设置在一个所谓回转台的圆周上并且在处理期间带动容器环绕运行。设有颈部环的的塑料容器在它们是空的或位于容器处理机内时通常通过所谓的颈部操作部分被操作和/或传送。通常通过公知的、用于这种容器的空气传输的装置来将容器输送给容器处理机。在处理机内部,借助转送星形装置或传输星形装置来进行传输,这些星形装置专门为操作设有颈部环的容器而构成。在空气传输装置中容器被无序并且无固定间隔地传输,而转送或传输星形装置有序并且有固定间隔地传送容器,容器从空气传输装置到转送或传输星形装置的转送通过使用公知的导入或分布螺旋输送机实现,该螺旋输送机将由空气传输机推进的堆在一起的各个容器分开、隔开间距并接着输送给一个入口或传输星形装置。接下来的步骤是将容器从入口星形装置转送给容器处理机的回转台。解决该任务所需的结构型式在极大程度上由在容器随处理机回转台环绕运动期间的容器止动方式来确定。如果通过抓住容器开口区域或颈部环的夹爪来将容器止动,则通常转送或入口星形装置具有相应的夹爪,其中容器从入口星形装置到回转台的转送基本上在两个分度圆的假想接触点上进行。在此,容器被入口星形装置的释放和被回转台的止动在时间上及空间上这样相互协调,以致能实现可靠、快速及无误的转送。如果通过抓住容器本体的夹爪来将容器止动,则入口星形装置通常没有夹爪元件,而是具有所谓的星形装置凹槽,它们与外导向件共同作用,首先可靠地引导容器,接着将容器转送给夹爪。上述装置的缺点首先是所需构件的数量大及与此相关的高的制造及维护成本。尤其是在赢得愈来愈多市场份额的冷消毒灌装的情况下,这种装置具有另一明显的缺点,即必须以高成本运行才能保持这种装置在连续运行中的消毒。为了解决该问题,申请人提交了其它的专利申请,如案号103 40365.5及案号103 26 618.6的申请,它们主要涉及冷消毒的容器处理机,尤其涉及减少构件数量及减小所需的洁净空间。这种冷消毒容器处理机的另一问题在于消毒空气消耗量及与此相关的成本。申请人的上述专利申请也涉及该问题的解决。在这些申请及其它申请的范围内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至今仍未处理的问题主要是消毒空气的损失,在公知的构型中,在容器处理机的环绕运动的回转台或对应星形装置与位置固定的防护罩(Einhausung)之间的分开处产生消毒空气损失。公知的构型基本上遵循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其中,不仅在入口和出口星形装置上、而且在容器处理机回转台上都设置了用于容纳容器的容纳凹槽,其中,在容器的颈部段上容纳容器,该颈部段位于颈部环的下面。在公知构型中容纳凹槽通常这样构成,使得它们只能至多到容器颈部最大直径、在极个别情况下也可超过几毫米处包围或容纳容器颈部。由于该容纳方式不能保证容器被可靠导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地需要外导向件。这些外导向件基于已有的结构情况这样构成和安置,使得它们在与容纳凹槽相对的另一侧接触容器颈部并且由此将容器压入容纳凹槽中或将其止动在那里。通过该方案在入口星形装置或出口星形装置、回转台与配置给这些构件的外导向件之间产生一个间隙,该间隙的宽度近似相当于容器颈部直径的一半,外导向件可以同样构成为防护罩或组成部分。对于常用容器,相关的颈部直径例如为29或32mm,由此,该间隙的宽度为14或者甚至16mm的数量级,这导致容器处理机具有很高的消毒空气消耗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及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它能可靠地避免上述缺点。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容器处理机,如用于处理带有颈部环的容器的灌装机、冲洗机或封口机,它具有一个环绕运动的回转台,在该回转台上安置了用于容器的处理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入口星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出口星形装置和/或至少一个转送星形装置;具有设置在回转台和/或星形装置上的容纳凹槽,其中,这些处理位置设置在一个分度圆直径上,该分度圆直径小于容器在回转台与入口星形装置和/或出口星形装置和/或转送星形装置之间的转送点的、与回转台相关的分度圆直径。本专利技术的容器处理机、入口星形装置或出口星形装置和转送星形装置设有特殊的容纳凹槽,其中,所提出的装置尤其可用于相应于上述申请的容器处理机,但不是仅仅用于这种容器处理机。通过容纳凹槽的特殊构型可实现间隙宽度接近于零。同样达到了处理位置的分度圆直径极为有利地缩小。据申请人所知,这种装置迄今未被公知。附图说明以下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各为图1两个非常简化的概要视图,首先以一个圆表示属于现有技术的容器处理机回转台,具有一个作为防护罩构成的容器外导向件,一个入口星形装置和一个与该入口星形装置对应配置的第二外导向件,其中可清楚地看到间隙的宽度;其次表示一个也属于现有技术的容纳凹槽,及图2以一个简化的俯视图表示一个入口星形装置和一个容器处理机,其中,这两者都设置有根据本专利技术构型的容纳凹槽,及图3以一个简化的视图表示一个本专利技术装置,其中,表示了容器颈部未完全被容纳凹槽5容纳的一种构型。具体实施例方式从以下的实施例说明及附图中得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构型、优点及应用可能性。在此,所有描述的和/或图示的特征本身或以任意组合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主题,不依赖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组合或回引。同时,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是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图2首先表示一个容器处理机1的回转台2的圆弧段,其中,该机器也可是一个冲洗机或者是一个封口机。在图示实施例中是一个环绕运动型式的灌装机。该灌装机的环绕运动部分,即通常所谓的回转台2,可绕机器回转轴线3转动。入口星形装置4设置有所谓的容纳凹槽5,通过该入口星形装置将容器6输送给容器处理机1,其中,一个外导向件7至少在一定路段上支持或一起承担对容器6的导向。规定,在回转台2的区域中也对应配置一个外导向件7,在那里,一个这样的外导向件是必要的和/或有用的。本专利技术还延伸及回转台2的以及转送和出口星形装置的容纳凹槽5的构型。为了简化,关于星形装置的容纳凹槽5在以下仅涉及入口星形装置4或星形装置,当然,它们代表所有相关类型的星形装置。容纳凹槽5以特别有利的方式构成,通过此本专利技术可做到在外导向件7与回转台2或入口星形装置4之间形成的间隙9的间隙量被减小到一个小的、只达到几毫米或者甚至毫米的分数值的量值。尤其是通过图1与图2之间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间隙量的明显减小。容纳凹槽5的构型这样实现使得被星形装置或回转台输送或容纳的容器6的容器颈部完全地、至少几乎完全地被容纳凹槽5容纳。通过该方案达到容器颈部的最外点构成入口星形装置4或回转台2的假想周边圆形上的一个点,或者超出该假想周边圆形几个1/10毫米或几个1/2毫米。容器颈部的位置决定性地确定了间隙9的宽度,其中,为了减少消毒空气消耗量力图达到间隙9的宽度尽可能小。在容器颈部完全被容纳的情况下,可实现的最小间隙量由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容器处理机(1),如用于处理带有颈部环的容器的灌装机、冲洗机或封口机,它具有一个环绕运动的回转台(2),在该回转台上安置了用于容器(6)的处理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入口星形装置(4);具有至少一个出口星形装置和/或至少一个转送星形装置;具有设置在回转台(2)和/或星形装置上的容纳凹槽(5),其特征在于:这些处理位置设置在一个分度圆直径上,该分度圆直径小于容器(6)在回转台(2)与入口星形装置和/或出口星形装置(4)和/或转送星形装置之间的转送点的、与回转台(2)相关的分度圆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尔克尔蒂尔
申请(专利权)人:KHS机械及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