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508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调节组件、刨刀、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工作台上设有卡槽和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推头;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升降台;调节组件安装在升降台上,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臂和活动臂,固定臂的一端与升降台固定连接,固定臂的另一端与活动臂的一端铰接,活动臂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沿着铰接端进行倾斜度调整,且活动臂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安装有刨刀固定模块;刨刀固定安装在刨刀固定模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中可以根据竹片表面青层厚度,调整刨刀的进刀深度和进刀角度,以避免刮青过厚或过薄的问题,以提高竹片的成型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竹片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可以有多种用途,例如制造高级特种纸等,在利用前,需将竹片的表层挂掉,即挂掉竹片表层的青,这样可减轻后处理难度、净化环境。但随着竹子的生长环境不同,由于竹片表层的青层厚度也并不相同,而现有的竹片刮青装置并无法根据青层的厚薄对刮刀的进行刀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刮青过厚或过薄,影响竹片成型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以提高竹片成型品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调节组件、刨刀、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工作台的上台面上设有供竹片件穿过卡槽,工作台上且位于卡槽的一端设有推头,推头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沿着卡槽进行水平移动;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升降台,且升降台位于工作台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与升降台连接用于驱动升降台进行竖直移动;调节组件安装在升降台上且位于工作台的上方,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臂和活动臂,固定臂的一端与升降台固定连接,固定臂的另一端与活动臂的一端铰接,活动臂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沿着铰接端进行倾斜度调整,且活动臂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安装有刨刀固定模块;刨刀固定安装在刨刀固定模块上,且刨刀位于固定模块靠近工作台的一侧,刨刀的刀口朝向卡槽的延伸方向。优选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用于控制气缸伸缩量的控制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竹片青层厚度的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优选地,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并向控制装置发送检测数据;控制装置根据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所发送的检测数据控制气缸的伸缩量。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机构和用于控制第二动力机构动作的第二动力单元。优选地,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还用于检测待加工竹片的厚度并向第二控制单元发送检测数据;第二控制单元根据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所发送的检测数据控制第二动力机构动作。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机构和用于控制第一动力机构动作的第一控制单元。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的到位传感器。优选地,到位传感器嵌装在卡槽内用于检测竹片的到位情况,当到位传感器检测到竹片到达预定位置时,到位传感器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动力机构动作。本专利技术中,卡槽用于对待加工的竹片件进行加工限位;推头和第一驱动装置配合用于对竹片件进行推移;第二驱动装置和升降台配合用于对带动刨刀进行升降,从而实现对刨刀进刀深度的调整;调节组件和第三驱动装置的配合用于对刨刀刀口的倾斜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进刀角度的调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中可以根据竹片表面青层厚度,调整刨刀的进刀深度和进刀角度,以避免刮青过厚或过薄的问题,以提高竹片的成型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1、调节组件2、刨刀3、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机构和用于控制第一动力机构动作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机构和用于控制第二动力机构动作的第二动力单元;第三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用于控制气缸伸缩量的控制装置;工作台I的上台面上设有供竹片件穿过卡槽,工作台I上且位于卡槽的一端设有推头4,推头4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沿着卡槽进行水平移动;工作台I的一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升降台5,且升降台5位于工作台I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与升降台5连接用于驱动升降台5进行竖直移动;调节组件2安装在升降台5上且位于工作台I的上方,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臂21和活动臂22,固定臂21的一端与升降台5固定连接,固定臂21的另一端与活动臂22的一端铰接,活动臂22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沿着铰接端进行倾斜度调整,且活动臂22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安装有刨刀固定模块6;刨刀3固定安装在刨刀固定模块6上,且刨刀3位于固定模块靠近工作台I的一侧,刨刀3的刀口朝向卡槽的延伸方向。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检测竹片青层厚度的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和用于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的到位传感器;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和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并分别向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单元发送检测数据;控制装置根据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所发送的检测数据控制气缸的伸缩量,使刨刀3的进刀角度可根据青层厚度不同而进行自动调整;第二控制单元根据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所发送的检测数据控制第二动力机构动作,使刨刀3的进刀深度可根据竹片厚度的不同而进行自动调整;到位传感器嵌装在卡槽内用于检测竹片的到位情况,当到位传感器检测到竹片到达预定位置时,到位传感器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动力机构动作,推动推头4移动。本专利技术中,卡槽用于对待加工的竹片件进行加工限位;推头4和第一驱动装置配合用于对竹片件进行推移;第二驱动装置和升降台5配合用于对带动刨刀3进行升降,从而实现对刨刀3进刀深度的调整;调节组件2和第三驱动装置的配合用于对刨刀3刀口的倾斜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进刀角度的调整。在使用时,根据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所检测的待加工竹片的竹片厚度和位于其表层的青层厚度分别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进行动作,使得刨刀3的进刀深度和进刀角度符合待加工竹片的厚度和其表面青层厚度的加工需求;根据到位传感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动作,驱动推头4带动竹片件在卡槽内逐渐向刨刀3所在位置移动,利用刨刀3去除竹片表面的青层。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在使用中可以根据竹片表面青层厚度,调整刨刀3的进刀深度和进刀角度,以避免刮青过厚或过薄的问题,以提高竹片的成型品质,且青层厚度检测传感器和到位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对这个调整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I)、调节组件(2)、刨刀(3)、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 工作台(I)的上台面上设有供竹片件穿过卡槽,工作台(I)上且位于卡槽的一端设有推头(4),推头(4)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沿着卡槽进行水平移动; 工作台(I)的一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升降台(5),且升降台(5)位于工作台(I)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与升降台(5)连接用于驱动升降台(5)进行竖直移动; 调节组件(2)安装在升降台(5)上且位于工作台(I)的上方,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臂(21)和活动臂(22),固定臂(21)的一端与升降台(5)固定连接,固定臂(21)的另一端与活动臂(22)的一端铰接,活动臂(22)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沿着铰接端进行倾斜度调整,且活动臂(22)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安装有刨刀固定模块(6); 刨刀(3)固定安装在刨刀固定模块(6)上,且刨刀(3)位于固定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片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调节组件(2)、刨刀(3)、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工作台(1)的上台面上设有供竹片件穿过卡槽,工作台(1)上且位于卡槽的一端设有推头(4),推头(4)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沿着卡槽进行水平移动;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升降台(5),且升降台(5)位于工作台(1)的上方;第二驱动装置与升降台(5)连接用于驱动升降台(5)进行竖直移动;调节组件(2)安装在升降台(5)上且位于工作台(1)的上方,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臂(21)和活动臂(22),固定臂(21)的一端与升降台(5)固定连接,固定臂(21)的另一端与活动臂(22)的一端铰接,活动臂(22)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沿着铰接端进行倾斜度调整,且活动臂(22)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安装有刨刀固定模块(6);刨刀(3)固定安装在刨刀固定模块(6)上,且刨刀(3)位于固定模块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刨刀(3)的刀口朝向卡槽的延伸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曾清谭曾文谭曾保谭子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清保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