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氨纶废丝为原料的聚氨酯跑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7961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高弹性跑道,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A、预聚体组分:MDI 25~40份、聚醚多元醇45份;B、固化剂组分:聚醚二元醇5~15份、聚醚三元醇10~20份、扩链剂5~10份、增塑剂15~30份、填料15~30份、颜料5~10份、催化剂0.5~2份、助剂1~5份、氨纶废丝50~60份。在配方中添加了氨纶废丝组分,可防止跌倒所发生的运动伤害;相容性好,粘接力强,无气泡,剥离等现象;耐冲击力,弹性回复率高,耐磨耗性小于2.5%,满足长时间,高使用频率的需求,冲击力吸收迅速,长期训练及比赛均相宜;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氨纶废丝的加入,对固化剂组分中水分含量要求变低,工艺条件要求低,不苛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应用
,尤其涉及聚氨酯高弹性跑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氨纶是聚氨酯弹性纤维简称,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和断裂强力,因此被广泛应用纺织品领域。目前,生产氨纶的主要方法是干法纺丝,即将聚氨酯溶液借助喷丝装置,进行喷吐拉伸成细流,并经高温纺丝甬道受热,原液中的溶剂挥发,细流固化成丝,最后借助卷绕系统,卷绕成品。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氨纶丝的粘连、丝卷绕生头、或出现故障断丝、包装等过程中产生很多废丝,因此会增加了氨纶生产商的生产成本,而且因废丝处理产生的废水、废料,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废丝回收回纺对降低氨纶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氨纶是线性的聚氨酯嵌段共聚物,虽然从理论上讲,氨纶废丝可以进行二次溶解,重新制成纺丝原液,但实验发现,由氨纶废丝重新制成纺丝原液稳定性很差,极易生成凝胶而无法纺丝,且氨纶废丝较氨纶成品丝弹性等力学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损失。因此,氨纶废丝再纺形成氨纶丝成品较为困难。聚氨酯塑胶跑道是一种浇注型聚氨酯产品,它广泛应用于各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高弹性跑道,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A、预聚体组分:MDI 25~40份、聚醚多元醇45份;B、固化剂组分:聚醚二元醇5~15份、聚醚三元醇10~20份、扩链剂5~10份、增塑剂15~30份、填料15~30份、颜料5~10份、催化剂0.5~2份、助剂1~5份、氨纶废丝5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高弹性跑道,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
A、预聚体组分:MDI25~40份、聚醚多元醇45份;
B、固化剂组分:聚醚二元醇5~15份、聚醚三元醇10~20份、扩链剂5~10份、增塑
剂15~30份、填料15~30份、颜料5~10份、催化剂0.5~2份、助剂1~5份、氨纶废丝50~6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高弹性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
聚醚二元醇或聚醚三元醇,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2000~3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高弹性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触变
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中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高弹性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废丝为除
油并经柔软剂整理后的氨纶废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聚氨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瑞彬赵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侨新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