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700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包括导流管、机身、顶帽、入口、出口和进液管,所述机身上端螺纹连接顶帽,顶帽中心处设置有入口,机身内腔上端部填充有吸附区,吸附区下端的机身内自上而下依次填充有偏酸区、偏碱区和中性区,中性区下端匀分布设置有的条状环形管路,条状环形管路侧面连通设置在机身上的出口和进液管,机身底部连接导流管,所述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既可以通过出口和进液管连接透析液供给装置,净化和改善血液功能,又可以直接接入输血管路中,为抢救危急病人赢得宝贵时间,容易使用,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净化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中毒和肾功能衰竭时进行血液过滤。医院里医护人员常通常血液净化方法为病人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血液中发生代谢产物和毒物积聚过多,其中包括对人体有害的血氨、非蛋白氮、过量血红蛋白及二氧化碳。血液中产生的这些有害物质存在病人体内极易危及患者生命。血液净化是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的原理将血液从身体内引出来,通过滤器或吸附器,将血液中有害的物质或成分清除、矫正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异常,把血液再输回体内,达到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传统的血液净化装置都是昂贵的仪器设备,治疗成本高,操作流程复杂,一些病患难以接受。现有的血液净化器进化治疗效果差,去除率较低,且与透析器连接时容易受到污染,血液净化时需要排气,反复操作有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包括导流管、环形管路、机身、吸附区、顶帽、入口、出口和进液管,所述机身上端螺纹连接顶帽,顶帽中心处设置有与机身内相通的入口,机身内腔上端部填充有吸附区,吸附区上端的机身内设有缓和带,吸附区下端的机身内自上而下依次填充有偏酸区、偏碱区和中性区,中性区下端匀分布设置有的条状环形管路,条状环形管路侧面连通设置在机身上的出口和进液管,出口和进液管的管口处均设有螺纹连接的盖子,条状环形管路下端的机身内填充有密集管路,机身底部连接导流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帽上端设置出气口,出气口管口处安装有安全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与顶帽为无毒聚丙烯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区由活性炭颗粒构成,颗粒直径为6_60n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管路采用聚醚砜或醚砜材料,环形管路内径为0.2-0.5mm,环形管路的内壁具有5_8nm的微孔,条状环形管路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筛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口设置在环形管路上部,进液管设置在环形管路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使用时既可以通过出口和进液管连接透析液供给装置,净化和改善血液功能,又可以直接接入输血管路中,为抢救危急病人赢得宝贵时间,采用机身与顶帽螺纹连接结构,便于聚酯纤维层与环形管路之间的拆装问题,连接处稳固安全,操作简单、安全实用,通过偏酸区、偏碱区和中性区调节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提高血液质量吸附滤除血液中的代谢物,环形管路进一步对血液净化,提高血液质量,容易使用,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流管、2-密集管路、3-筛管、4-环形管路、5-机身、6-中性区、7_偏碱区、8-偏酸区、9-吸附区、10-缓和带、11-顶帽、12-入口、13-安全阀、14-出气口、15-出口、16-盖子、17-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包括导流管1、环形管路4、机身5、吸附区9、顶帽11、入口 12、出口 15和进液管17,所述机身5上端螺纹连接顶帽11,顶帽11中心处设置有与机身5内相通的入口 12,顶帽11上端设置出气口 14,出气口14管口处安装有安全阀13,所述机身5与顶帽11为无毒聚丙烯材料,机身5内腔上端部填充有吸附区9,吸附区9由活性炭颗粒构成,颗粒直径为6-60nm,吸附区9上端的机身5内设有缓和带10,吸附区9下端的机身5内自上而下依次填充有偏酸区8、偏碱区7和中性区6,中性区6下端匀分布设置有的条状环形管路4,环形管路4采用聚醚砜或醚砜材料,环形管路4内径为0.2-0.5mm,环形管路4的内壁具有5_8nm的微孔,条状环形管路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筛管3,条状环形管路4侧面连通设置在机身5上的出口 15和进液管17,出口 15设置在环形管路4上部,进液管17设置在环形管路4下部,出口 15和进液管17的管口处均设有螺纹连接的盖子16,条状环形管路4下端的机身5内填充有密集管路2,机身5底部连接导流管1。使用时,打开出口 15和进液管17的管口处的盖子16,并将出口 15和进液管17连接透析液供给装置,然后血液从入口 12进入机身5内,由机身5内的吸附区9的活性炭颗粒吸附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及其他物质,然后,血液经机身5内偏酸区8、偏碱区7和中性区6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后进入环形管路4,其中,缓和带10在血液过滤时起到缓冲作用,使血液均匀分布在吸附区9内,出气口 14用于排放在过滤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环形管路4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在进液管17加入透析液对环形管路4内的血液进行清洗、净化,清洗和净化后在出口 15流回透析液供给装置中,净化后的血液经过密集管路2滤除血液中颗粒物和细小纤维后从导流管1输入患者体内,在血液灌流手术中,旋紧出口 15和进液管17的管口处的盖子16,可以直接将机身5两端的入口 12和导流管1接入血液消毒管路中,为抢救危急病人赢得宝贵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使用时既可以通过出口15和进液管17连接透析液供给装置,净化和改善血液功能,又可以直接接入输血管路中,为抢救危急病人赢得宝贵时间,采用机身5与顶帽11螺纹连接结构,便于聚酯纤维层与环形管路4之间的拆装问题,连接处稳固安全,操作简单、安全实用,通过偏酸区8、偏碱区7和中性区6调节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提高血液质量吸附滤除血液中的代谢物,环形管路4进一步对血液净化,提高血液质量,容易使用,安全性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包括导流管、环形管路、机身、吸附区、顶帽、入口、出口和进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端螺纹连接顶帽,顶帽中心处设置有与机身内相通的入口,机身内腔上端部填充有吸附区,吸附区上端的机身内设有缓和带,吸附区下端的机身内自上而下依次填充有偏酸区、偏碱区和中性区,中性区下端匀分布设置有的条状环形管路,条状环形管路侧面连通设置在机身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平衡血液净化装置,包括导流管、环形管路、机身、吸附区、顶帽、入口、出口和进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端螺纹连接顶帽,顶帽中心处设置有与机身内相通的入口,机身内腔上端部填充有吸附区,吸附区上端的机身内设有缓和带,吸附区下端的机身内自上而下依次填充有偏酸区、偏碱区和中性区,中性区下端匀分布设置有的条状环形管路,条状环形管路侧面连通设置在机身上的出口和进液管,出口和进液管的管口处均设有螺纹连接的盖子,条状环形管路下端的机身内填充有密集管路,机身底部连接导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岳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