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洲专利>正文

控制油压车前后移动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667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油压车前后移动的传动装置,主要提供一种在操纵油压车负载的双叉臂上升时,也可同时控制油压车单向前进或后退的传动装置,是在轮轴上设二棘轮,分别被二卡制块所掣动,而卡制块是枢设在一传动臂上,传动臂与控制双叉臂上升的摇臂相连,利用调整卡制块与棘轮的卡制状态,当来回摇摆摇臂,使叉臂上升时,便可使卡制块带动棘轮转动,进而使轮子转动位移,而达到省时省力的功效。(*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油压车前后移动的传动装置,其提供一种省力、以及只可做单一方向移动的传动装置。一般在厂房内搬运重物时,大多将物体堆放在栈板上,而后以如图7所示的油压车将栈板托离地面,再以人力推、拉,借以挪移物体,而其结构及运作方式是在油压车70前方延伸设一对叉臂71,两叉臂71同时固设在一连结块72上,另外在油压车70后端设一组由摇臂74及油压缸75所组成的控制装置73,并在控制装置73下方设一组轮子76,摇摆摇臂74便可使油压缸75顶持连结块72上升,进而使叉臂71带动栈板及其上方的物体同时上升,待栈板底部已离开地面一段距离以后,便以人力推或拉摇臂74,进而将载着物体的油压车70移至适当位置。上述便是传统的油压车大致装置及运作情形,其虽然已普遍使用在各工厂或货柜场等地,但仍存在着许多缺点,诸如1·当将载有重物的栈板托离地面,而欲推动油压车的瞬间,其轮子与地面所形成的静摩擦力极大,而工作人员必需施以抵抗该最大静摩擦力的力量才可使油压车前进或后退,颇为费力。2·由于传统油压车必需以人力推抵油压车颇为费力,故有时必需以二人合力推、拉,如此一来便形成人力的浪费,但若为了避免二人同时施力而一次只移动少部份物体时,又未能完全发挥油压车的托运功能。3·当推动载有重物的油压车上坡时,其斜面分力将促使油压车往下滑,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因此,由于传统油压车是以人工力量施以推、拉的力,而产生费力、易在斜坡下滑而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等缺点,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而一般使用者虽多感不便,但仍未能加以设计改善,使得其所造成的不便仍然延续下去。本专利技术人便是在有感于传统油压车所造成的缺点,于是着手创作,以期获得一省力、可控制前、后移动的油压车传动装置,经多次试验终得效果卓越的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油压车前后移动的传动装置,其是利用机械力使油压车上升时,同时可做前进运动,且可控制轮子做正常的双向转动或单一方向转动,以防止其在斜坡下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控制油压车前后移动的传动装置,在油压车的前方具有双叉臂以顶持在栈板下方,而后方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下方设有一组借轮轴穿置的轮子,其中,控制装置具有一摇臂以摇摆升高叉臂,且摇臂中段具有一凸伸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在两轮子之间的轮轴上固设二棘齿方向相反的棘轮,在二棘轮外框设有一传动臂,并在传动臂上枢设二卡制块,以分别与二棘轮扣合,传动臂的另一端枢设一连接杆,该连接杆向上延伸穿过固定座,而二卡制块均利用一调整索及弹簧的配合,调整其是否与棘轮扣合。一种方案中,在穿置有连接杆的固定座上设二贯穿的控制槽,控制槽内分别枢设一方向调整杆,方向控制杆上固结一调整索,该调整索另一端便向下延伸固接在卡制块的一端。另一种方案中,控制槽一侧设有凹入的分段凹槽,另外在靠近分段凹槽的固定座内侧固设一定位块,定位块一侧凸设有定位梢及拉引弹簧,以分别枢设、钩设于方向调整杆,且定位梢是位于调整索及拉引弹簧之间。又一种方案中,调整索是设在卡制块具卡齿的该端。又一种方案中,穿过固定座的连接杆末端设有螺纹,以便与一调整螺帽螺设。又一种方案中,连接杆与传动臂之间枢设有万向接头。本技术利用二棘轮10、101、二卡制块21、22、方向调整杆60及调整索61···等结构的配合,可一改传统油压车的缺点而具备下列几项优点1·由于在摇摆摇臂50使叉臂顶持重物上升的过程中,可同时使油压车前进,不需待完全上升后再推拉,故可有效节省时间。2·由于油压车是利用较省力的机械力前进,而不致造成工作者的负担。3·由于油压车可选择单方向前进或后退,故在斜坡时也可阻止油压车往下滑动。4·本技术也可选择调整使上述传动结构不发挥作用,而仅做一般油压车的使用。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动臂及棘轮、卡制块的外观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方向控制杆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的方向控制杆平面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平面组合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平面动作图。图7为传统油压车外观图。请参阅图1、2、3所示,与前述传统装置大致相同,即在前方设有叉臂,而后方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下方则设有一组轮子,在两轮子间的轮轴11上固设一组棘轮10、101,两棘轮10、101的棘齿方向相反,且两棘轮10、101外框设有一传动臂20,并在传动臂20上枢设二卡制块21、22,传动臂20的另一端枢设一万向接头30,而万向接头30另一端再接设一连接杆40,该连接杆40向上延伸穿过一固定座51,而该固定座51的上方便是控制油压车双叉臂上升的摇臂50,另外在固定座51二侧设分别设有贯穿的二段式控制槽511,二控制槽511内各枢设有一方向调整杆60,而二方向调整杆60末端分别固结一调整索61,该调整索61向下延伸绕过万向接头30、穿过传动臂20顶部201的穿孔202,而后固接在卡制块21、22具卡齿211、221的该端,借以控制改变棘轮10、101的转动方向。而前述借以改变棘轮10、101转动方向的二卡制块21、22,是以同一枢轴枢设在传动臂20内,枢轴上套设有二弹簧23,弹簧23两端分别设在卡制块21、传动臂20上,利用弹簧23蓄积的扭力可压制卡制块21、22常保持与棘轮10、101的扣合状态,而利用调整索61及弹簧23的配合拉掣更可调整卡制块21、22是否与棘轮10、101扣合(其调整方式容后再述),进而调整油压车的行进方向。而控制调整索61拉掣状态的方向调整杆60的结构请同时配合图3、4所示,在固定座51二侧边分别设一贯穿的控制槽511,控制槽511一侧设有二个呈凹弧状的分段凹槽512,并在控制槽51内穿置一方向调整杆60,而设在固定座51内的方向调整杆60末端固接调整索61,另外在靠近分段凹槽512的固定座51内侧固设一定位块52,定位块52一侧凸设有定位梢521及拉引弹簧522,以分别枢设、钩设于方向调整杆60,且定位梢521是位于调整索61及拉引弹簧522之间,利用拉引弹簧522的拉掣,可使方向调整杆60常保持紧靠在分段凹槽512内,以免跳脱而改变方向调整杆60的方向。请同时配合图4、5所示,当方向调整杆60往上拉起,使设调整索61的该端朝下时,调整索61不拉掣卡制块21,而使卡制块21利用弹簧23的压制,与棘轮10保持扣合状态,而另一条调整索61则反向拉掣卡制块22,使其不与另一棘轮101扣合,使得棘轮10只能往后退,而无法前进;反之,当拉掣调整索61使卡制块21与棘轮10脱离,而放掉另一调整索61使卡制块22与棘轮101扣合(如图6所示)时,因棘齿的方向设置相反而可使棘轮101往前转动,进而使油压车只能往前移动;当将二条调整索61同时往上拉掣,使两卡制块21、22都脱离棘轮10、101时,油压车便可前、后移动,而与传统的油压车无区别。请再看图6所示,当前述的使卡制块21与棘轮10脱离(图中未示),而卡制块22与棘轮101扣合,使棘轮101只能往前转动的情况下,将摇臂50往下压制,便可使油压缸53顶持结合块54及叉臂上升,且卡制块22因连接杆40、万向接头30及传动臂20的连动而移动扣合在棘轮10较下方一侧,而当摇臂50回复原来位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油压车前后移动的传动装置,油压车的前方具有双叉臂以顶持在栈板下方,而后方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下方设有一组借轮轴穿置的轮子,其中,控制装置具有一摇臂以摇摆升高叉臂,且摇臂中段具有一凸伸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在两轮子之间的轮轴上固 设二棘齿方向相反的棘轮,在二棘轮外框设有一传动臂,并在传动臂上枢设二卡制块,以分别与二棘轮扣合,传动臂的另一端枢设一连接杆,该连接杆向上延伸穿过固定座,而二卡制块均利用一调整索及弹簧的配合,调整其是否与棘轮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洲
申请(专利权)人:陈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