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中碳钢浇注絮流的低成本脱 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转炉冶炼中碳钢(C 0. 25~0. 60% )大都采用增碳法来满足出钢温度及终 点的要求,终点碳基本都控制在0.10%以下。为保证转炉碳成分的稳定控制和钢渣改 质效果,采用转炉出钢过程锰、硅、铝复合脱氧的工艺,出钢后加入改性剂2kg/吨钢,氩站 吹氩3分钟后吊至精炼位进行精炼处理。如果中碳钢的成品硫含量小于0. 010%,需要在 LF炉或其它具有脱硫功能的精炼位脱硫处理,如果中碳钢明确要求钢水中含量不大于 2ppm,则需要进行真空脱气处理。上述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出钢过程中加入铝,使得原本可以起到脱氧作用的硅,仅起合金化的作用,绝大 部分的氧被铝脱除,产生大量的A1 203进入钢中。 2)在连铸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絮流换浸入式水口、絮流掉棒的现象。因此为改善 絮流现象,需要在精炼喂入硅钙线,不仅增加了吨钢成本,而且钢水浇注过程中的絮流情况 仅仅是稍有改善,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中碳钢浇注絮流的脱氧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中碳钢浇注絮流的脱氧方法,其特征在于:(1)转炉在充分脱磷的情况下,控制终点C≥0.10%,出钢过程中不加入含铝脱氧合金,只加入锰类、硅类合金以及增碳剂;合金化后炉后吹氩2~3min,钢中[O]控制在30~60ppm;(2)精炼无铝脱氧:工艺路线按对钢种成品S与H的要求,走单一LF精炼工位或者具有脱硫与脱氢要求的精炼LF+RH双联工位处理:a、如果中碳钢种要求成品S含量≤0.010%,转炉出钢后钢水硫含量不满足要求,则一律用CaC2代替Al进行脱硫,CaC2代替Al的比例为1.8:1,以减少引起絮流的Al2O3夹杂;b、如果中碳钢种要求钢中的[H]含量≤2ppm,则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飞,张立夫,王鲁毅,金百刚,马宁,刘博,李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