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08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升降机构,包含有二框体及一动力装置所组成,二框体相互对称平行设置,其预定一侧外各设有一排齿,且排齿的齿部呈相对设置,该动力装置活动设置于二框体间,由一箱体、一动力源及数导引组件所组成,该箱体内部供动力源组装其中,该动力源上连接有出力轴,其是穿伸于箱体外侧形成凸出轴段,该凸出轴段上供一齿轮固设,该齿轮啮合接于二框体上相对应的排齿齿部,以带动二框体相对上下升降,使其增加升降高度范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一种升降机构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行程升降高度的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按,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已知一种电动式桌面升降调整结构,是包含有一基架10及一马达20,该基架10是设有左右相对并可上下滑移的二升降座11,一桌板12是以左右二侧固设于该二升降座11上,其是可随该二升降座11升降而上下位移,该桌板12下方是设有一马达20,该二升降座11间另枢设有一枢杆21,该枢杆21二端是各固设一齿轮22,分别啮合于设在该基架10左右二侧的排齿23,该马达20是可驱使该枢杆21原地旋转,由此,控制该马达20正转或反转,即可使该桌板12以电动方式上升或下降。惟,已知升降机构,其升降高度是为该排齿23的长度,且需扣除该齿轮22所占的空间,故其升降行程短,使用者对于升降高度上有所限制,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此结构两侧均需安装升降机构,安装时需要繁杂的步骤且耗费时间,易造成组装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构,利用两框体设置对应的排齿,受一动力装置的连动,使两框体呈反向的作动,使其升降范围为双行程,而增加其升降高度,以方便使用者在空间使用上有更多的利用性,且其组装过程相当容易,以提升组装的效率,相对降低组装时的繁琐及耗费的时间。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二框体,相互对称平行设置,每一框体两侧端缘上是各沿其纵向设有限制升降位移方向的一导轨,且二框体邻接于导轨的预定位置上各固设有一排齿,该排齿的齿部并呈相对设置,另,其中一框体被固设于预定位置,使另一框体可相对升降活动;一动力装置,活动设置于二框体之间,主要由一箱体、一动力源及数导引组件所组成,其中,该箱体内部供动力源组装其中,该动力源上是连接有预定的出力轴,该等出力轴并穿伸于箱体的外侧形成凸出轴段,该凸出轴段上供一齿轮固设,该齿轮并恰啮合接于该二框体上相对应的排齿齿部,以连动两排齿呈相反方向作动;该导引组件轴枢于箱体外侧,并两两对称分设于齿轮的两侧,以相对限位滑接于二框体的导轨上,以限位导引二框体相对上、下升降。其中,该二框体的中间部份为一主板体,该主板体两侧纵向各垂直设有一L形状的侧板体,该侧板体相对于主板体的内侧空间恰形成滑槽结构且具限位作用的一导轨,同时,该主板体的上、下位置上各预设数组接孔,另,该排齿各相对固设于每一侧板体的外侧壁面上,其上齿部并相对设置;该动力装置的箱体四周由预定的板体组接而成的矩形体,其内部恰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间设有两基板;该动力源为一马达,其两侧夹固组装于两基板上,且其出力轴凸出于箱体两侧的凸出轴段各套固有一齿轮,每一齿轮分别与两侧板体上排齿齿部啮合连动;该导引组件为圆形轮体,可转动的枢接于箱体两外侧壁面上,并间设分布于齿轮两侧位置两两相对,以相对限位滑接于该两框体的导轨中。其中,该动力源为一马达,该马达再搭配连接于一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两侧各延伸有一出力轴,另,该马达与减速机构间以皮带轮连动。其中,该框体的主板体及两侧板体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弯折成型。其中,该框体的主板体及两侧板体以组接方式组成,该侧板体预先成型具有滑槽结构的导轨,再组接固设于主板体的两侧。其中,该二框体中可活动上、下升降的框体上端或下端位置上再配合固接一延伸架。其中,该延伸架为具垂直吊挂组接面的一板体,可供物品吊挂或锁接,且其宽度大于框体。其中,该延伸架为至少具有一水平置放面的板体,可供物品置放或锁接,其宽度是大于框体的宽度。其中,该两框体中预设位于下方的框体,可搭配组装预定的脚座,使其稳固架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升降机构,利用两框体设置对应的排齿,受一动力装置的连动,使两框体呈反向的作动,使其升降范围为双行程,而增加其升降高度,以方便使用者在空间使用上有更多的利用性,且其组装过程相当容易,以提升组装的效率,相对降低组装时的繁琐及耗费的时间。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已知升降机构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已知升降机构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本技术再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机构的较佳实施例,该升降机构3是包含有一第一框体30、一第二框体40及一动力装置50等构件所构成;其中该第一框体30,其中间部份为一主板体31,该主板体31两侧纵向各垂直设有一L形状的侧板体32,该侧板体32相对于主板体31的内侧空间恰形成滑槽结构且限制升降位移方向的一导轨33,且每一侧板体32的外侧壁面321上是各固设有一排齿34,一侧各设有一齿部341,另,该等主板体31的上、下位置上各预设数组接孔311,其中,该第一框体30的主板体31及两侧板体32是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弯折成型,另,亦可以组接方式组成,该等侧板体32是预先成型具有滑槽结构的导轨33,再组接固设于主板体31的两侧;该第二框体40,是与第一框体30相互对称平行设置,第二框体40中间部份为一主板体41,该主板体41两侧纵向各垂直设有一L形状的侧板体42,该侧板体42相对于主板体41的内侧空间恰形成滑槽结构且限制升降位移方向的一导轨43,且每一侧板体42的外侧壁面421上是各固设有一排齿44,该等排齿44的齿部441恰与第一框体30的齿部341并呈相对设置,另,该等主板体41的上、下位置上各预设数组接孔411,其中,该第二框体40的主板体41及两侧板体42是可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弯折成型或以组接方式组成,同时,第一框体30是由该等接孔311锁固于预定位置,使第二框体40可相对升降活动,第二框体40上端是可再配合固接一延伸架45,该延伸架45为具垂直吊挂组接面451的一板体,可供物品吊挂或锁接,且其宽度大于第二框体40;该动力装置50,是活动设置于第一框体30与第二框体40之间,主要由一箱体51、一动力源52及数导引组件53所组成,其中,该箱体51四周是由预定的板体511组接而成的矩形体,其内部恰形成有一容置空间512,该容置空间512内是间设有两基板513,且该动力源52是为一马达521,其两侧是夹固组装于两基板513上,该马达521是再搭配连接于一减速机构522,且该马达521与减速机构522间是以皮带轮523连动,该马达521两侧是各连接有一出力轴524,该等出力轴524并穿伸于箱体51的外侧形成凸出轴段525,该等凸出轴段525各套固有一齿轮526,每一齿轮526分别与第一框体30及第二框体40上相对应的排齿34、44齿部341、441啮合连动,以连动两排齿44呈相反方向作动,另,该等导引组件53是为圆形轮体,是可转动的枢接于箱体51两外侧壁面514上,并间设分布于齿轮526两侧位置两两相对,相对限位滑接于第一框体30与第二框体40的导轨33、43上,以限位导引第一框体30与第二框体40相对上、下升降。为供进一步了解本技术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以下将本技术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二框体,相互对称平行设置,每一框体两侧端缘上是各沿其纵向设有限制升降位移方向的一导轨,且二框体邻接于导轨的预定位置上各固设有一排齿,该排齿的齿部并呈相对设置,另,其中一框体被固设于预定位置,使另一框 体可相对升降活动;一动力装置,活动设置于二框体之间,主要由一箱体、一动力源及数导引组件所组成,其中,该箱体内部供动力源组装其中,该动力源上是连接有预定的出力轴,该等出力轴并穿伸于箱体的外侧形成凸出轴段,该凸出轴段上供一齿轮固设,该齿 轮并恰啮合接于该二框体上相对应的排齿齿部,以连动两排齿呈相反方向作动;该导引组件轴枢于箱体外侧,并两两对称分设于齿轮的两侧,以相对限位滑接于二框体的导轨上,以限位导引二框体相对上、下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伯方孟隆
申请(专利权)人:力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