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597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及方法,震动信号波和声音信号波通过吸音面,将信号波传输给震动片,震动片根据信号波信号幅度、频率大小同步发生微弱的形变,形变信号波传输给主电路板PCBA内部电路,转换为与其对应的模拟电信号波,最后通过输出信号连线输送给外部设备,进行有效信号数据信息分析。本装置可以更为全面的监测到我们睡眠时产生的翻身转身信号波,呼吸深浅信号波,鼾声大小及频率变化等信号,以便做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看护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高科技的不断向前进步与发展,不同领域的技术互相渗透结合成新的应用产品也慢慢越来越多。骨传导睡眠监测传感器,就是电子电声技术与家纺类的床垫、枕头相结合应用的一款新产品。其可以监测人的睡眠各种信号波,输入到手机及其他监控设备,可以分析出人的睡眠状况和睡眠质量,以便做很好的跟踪、防范及治疗。目前市场上有用于睡眠监测的传感器,比如用压电薄膜,光电传感,雷达监测等传感器,但仅局限于翻身转身及呼吸信号监测,不能监测到鼾声及说梦话等信号波。如果有能够实现多个功能的睡眠监测的传感器,这种睡眠监测传感器的成本会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包括主壳体和信号输出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固定在主壳体内腔中并与主壳体内腔的上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震动传感器通过信号输出导线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震动传感器包括吸音外壳及设置在吸音外壳内的微震动片、微震动片加重块及主电路板PCBA,所述微震动片加重块水平固定在微震动片一端的表面,微震动片另一端固定在主电路板PCBA上,所述主电路板PCBA与信号输出导线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微震动片与主电路板PCBA通过焊接固定,其中,微震动片的焊接面与主电路板PCBA的焊接面在同一水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信号输出导线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连接于主电路板PCBA中间位置,负极焊接于吸音外壳底盖出口位置,与电路板PCBA负极连接输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音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的连接处通过胶水进行部分或完全密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音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壳体为塑胶壳,所震动传感器通过胶水与主壳体内腔的上下表面紧密贴合。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当人体躺下入睡时产生的震动信号和声音信号通过主壳体拾取并传输给震动传感器; 2)震动传感器吸音外壳接收到震动信号和声音信号,然后传送给微震动片,微震动片随着监测到的震动、声音信号波发生同步微震动信号波; 3)微震动片将微震动信号波传送给主电路板PCBA,主电路板PCBA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信号输出手柄,信号输出手柄将信号输出给外接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本专利技术,震动信号波和声音信号波通过外壳腔体吸音面,将信号波传输给震动片,震动片根据信号波信号幅度、频率大小同步发生微弱的形变,形变信号波传输给主电路板P c B A内部电路,转换为与其对应的模拟电信号波,最后通过输出信号连线输送给外部设备,进行有效信号数据信息分析。本装置可以更为全面的监测到我们睡眠时产生的翻身转身信号波,呼吸深浅信号波,鼾声大小及频率变化等信号,以便做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完全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参见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 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包括主壳体1和信号输出导线2,震动传感器3,所述震动传感器3固定在主壳体1内腔中并与主壳体1内腔的上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震动传感器3通过信号输出导线2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震动传感器3包括吸音外壳31及设置在吸音外壳31内的微震动片32、微震动片加重块33及主电路板PCBA34,所述微震动片加重块33水平固定在微震动片32—端的表面,微震动片32另一端固定在主电路板PCBA34上,所述主电路板PCBA34与信号输出导线2电性连接。所述微震动片32与主电路板PCBA34通过焊接固定,其中,微震动片32的焊接面与主电路板PCBA34的焊接面在同一水平面;微震动片32另一端固定在主电路板PCBA34上,所述主电路板PCBA34与信号输出导线2电性连接。所述微震动片32与主电路板PCBA34通过焊接固定,其中,微震动片32的焊接面与主电路板PCBA34的焊接面在同一水平面,能保证震动片32与主电路板PCBA34连接;因为震动片32的平面为信号吸音面,为了保证最强信号的有效输出,必须保证震动片32、主电路板PCBA34和金属外壳31平面平行。将震动片加重块33(注明:可选多种材料)平面放置于震动片表面,放置位置不限,可根据具体参数调节放置位置。所述信号输出导线2包括正极21和负极22,所述正极连接于主电路板PCBA34中间位置,负极22焊接于吸音外壳31底盖出口位置,与电路板PCBA34负极连接输出。所述吸音外壳31包括上盖311和下盖312,所述上盖311和下盖312的连接处通过胶水进行部分或完全密封。所述吸音外壳31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将上盖311盖于下盖312,四周用密封胶水密封,使得主壳体内面形成密闭腔体,也可以根据参数要求选择上下盖不完全密封方式进行装配。主壳体1为塑胶壳,所震动传感器3通过胶水与主壳体1内腔的上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主壳体1为塑胶壳,所震动传感器通过胶水与主壳体1内腔的上下表面紧密贴合。塑胶主外壳1可选择不同外形形状。但震动传感器作为核心部件,其吸音面一定要与塑料外壳进行有效的紧贴连接。将震动传感器部件平放于塑胶外壳里面,用胶水粘贴连接,并给予加固。工作原理为:震动声音信号波首先通过外壳拾取,然后传输给与其固定连接的核心部件骨传导震动传感器,骨传导震动传感器外壳吸取到震动声音信号波信号,然后传输给微震动片,微震动片可以随着监测到的震动、声音信号波发生同步微震动信号波,这些信号波再通过与其连接的主电路板PCBA内的电气转换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再通过输出连接线输出给外接设备,形成最终语音输出,本装置可以更为全面的监测到我们睡眠时产生的翻身转身信号波,呼吸深浅信号波,鼾声大小及频率变化等信号,以便做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当人体躺下入睡时产生的震动信号和声音信号通过主壳体拾取并传输给震动传感器; 2)震动传感器吸音外壳接收到震动信号和声音信号,然后传送给微震动片,微震动片随着监测到的震动、声音信号波发生同步微震动信号波; 3)微震动片将微震动信号波传送给主电路板PCBA,主电路板PCBA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信号输出手柄,信号输出手柄将信号输出给外接设备。以上所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主权项】1.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包括主壳体(1)和信号输出导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传感器(3),所述震动传感器(3)固定在主壳体(1)内腔中并与主壳体(1)内腔的上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震动传感器(3)通过信号输出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传导睡眠监测装置,包括主壳体(1)和信号输出导线(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震动传感器(3),所述震动传感器(3)固定在主壳体(1)内腔中并与主壳体(1)内腔的上下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震动传感器(3)通过信号输出导线(2)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文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阿迪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