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入口压力控制总成,包括一端用于与原水口相接,另一端用于与滤芯组件相接的原水进水管,还包括依次串接在原水进水管上的原水暂存罐和送水泵,且送水泵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压力控制总成中,仅通过原水暂存罐和送水泵的配合即可保证进入到净水设备内的原水具有稳定的压力,有效避免了原水压力的波动对净水设备造成的冲击,这一方面有效简化了目前压力控制总成的结构,降低了制造和安装成本;同时由于送水泵在运转时始终能够将原水送入到净水设备中,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有效解决了目前压力控制总成中源水泵的空转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的净水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及入口压力控制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来讲,我国的自来水供水压力不够稳定,水压低时可能在0.1MPa以下,而水压高时却又能够达到0.7MPa,甚至能够达到1.0MPa,对于净水设备而言,水压太低不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进水流量和净水总量,而水压太高又会给净水设备带来极大的漏水风险。为了能够稳定净水设备入口的压力,目前的净水设备一般设置有入口压力控制总成,入口压力控制总成通常包括设置在原水进水管上的减压阀、以及联动的低压开关和源水栗,当自来水的供水压力高于减压阀的设定值时,减压阀将对供水进行减压,以使供水压力处于净水设备的工作范围内;当自来水的供水压力低于低压开关的设定值时,低压开关将控制源水栗启动,从而对供水进行增压,以使供水压力处于净水设备的工作范围内。然而,目前的入口压力控制总成却存在着如下缺点:(1)当供水流量严重小于出水流量甚至断水时,供水压力通常会低于低压开关的设定值,此时低压开关将控制源水栗启动,然而该种情况下,源水栗仅仅是空转,并不能对原水进行增压,这不仅会造成耗电量增加,而且还会缩短源水栗的使用寿命;(2)压力控制总成的零部件较多,控制单元复杂,不仅给净水设备的结构设计以及总装都带来了不便,而且还存在着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如何一方面能够避免源水栗出现空转,以保证净水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简化压力控制总成的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净水设备中的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以便一方面避免源水栗出现空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简化目前的压力控制总成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的净水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入口压力控制总成,用于净水设备中,包括一端用于与原水口相接,另一端用于与滤芯组件相接的原水进水管,还包括依次串接在所述原水进水管上的原水暂存罐和送水栗,且所述送水栗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适配。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原水暂存罐内的液位开关,和与所述液位开关联动的进水开关,当所述原水暂存罐内的水位降低至所述液位开关的下限位置时,所述进水开关打开;当所述原水暂存罐内的水位升高至所述液位开关的上限位置时,所述进水开关关闭。优选的,所述液位开关为浮球式液位开关或干簧管式液位开关。优选的,所述进水开关为电磁阀,且在所述原水暂存罐内的水位降低至所述液位开关的下限位置时,所述液位开关动作使所述电磁阀得电打开;在所述原水暂存罐内的水位升高至所述液位开关的上限位置时,所述液位开关动作使所述电磁阀断电关闭。优选的,还包括靠近所述原水暂存罐的顶部设置的溢流管。优选的,所述原水暂存罐为不锈钢罐或食品级PP罐。优选的,还包括串接在所述送水栗之后,且出口压力与所述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适配的减压阀。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净水设备包括入口压力控制总成和与所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串接的滤芯组件,所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为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优选的,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初级过滤组件和深层过滤组件,其中,所述初级过滤组件为与所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串接的多个滤芯组合,每一个所述滤芯组合均包括多个并联的滤芯;所述深层过滤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初级过滤组件之后的膜过滤滤芯,所述膜过滤滤芯具有纯水口和浓缩水口,且所述纯水口与纯水水管相连,所述浓缩水口与浓缩水水管相连。优选的,还包括串接在所述初级过滤组件与所述深层过滤组件之间,且用于提高水流压力的增压栗。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浓缩水水管上,且用于调整废水比例的流量调节阀;与所述纯水水管相连且用于暂存纯水的储水罐;靠近纯水水管出口设置的精滤组件。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中,进水管上依次串接有原水暂存罐和送水栗,并且送水栗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适配。不难理解的是,原水经过原水进水管后将首先进入到原水暂存罐内进行暂时存储,原水暂存罐可以缓冲原水进水时压力的波动,送水栗将原水暂存罐内的原水抽取后送入净水设备的滤芯组件中。由于送水栗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动作压力适配,因而这就保证了进入到净水设备内的原水具有稳定的压力,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水压力的波动对净水设备造成的冲击。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压力控制总成中,仅通过原水暂存罐和送水栗的配合即可保证进入到净水设备内的原水具有稳定的压力,有效避免了原水压力的波动对净水设备造成的冲击,这一方面有效简化了目前压力控制总成的结构,降低了制造和安装成本;同时由于送水栗在运转时始终能够将原水送入到净水设备中,因而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有效解决了目前压力控制总成中源水栗的空转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净水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因而该净水设备兼具上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相应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净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原水暂存罐,2为送水栗,3为滤芯组件,4为进水电磁阀,5为栗前压力表,6为增压栗,7为高压开关,8为栗后压力表,9为浓缩水压表,10为单向阀,11为浓缩水流量计,12为冲洗电磁阀,13为流量调节阀,14为纯水电导率探针,15为纯水流量计,16为压力开关,17为储水罐,18为精滤组件,31为初级过滤组件,311为滤芯,312为第二滤芯,32为深层过滤组件,A为原水口,B为浓缩水口,(:为纯水口,E为浓缩水出口 ^为纯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以便一方面避免源水栗出现空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简化目前的压力控制总成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入口压力控制总成的净水设备。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净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入口压力控制总成,用于净水设备中,例如净水器,如图1中所示,该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中包括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的一端用于与滤芯组件3相接,另一端用于与原水口 A相接,并且该入口压力控制总成中还包括依次串接在原水进水管上的原水暂存罐1和送水栗2,并且原水暂存罐1相比于送水栗2更靠近原水口 A,送水栗2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适配。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前”和“后”是依照以下原则确定的,原水流动的方向为前方,若在净水设备中存在部件X和部件Y,当水流先流至部件X,后流至部件Y,那么定义部件X位于部件Y之前,或者说部件Y位于部件X之后。所谓送水栗2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适配具体是指送水栗2的出口压力应当处于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范围内,以避免送水栗2出口处的原水出现压力不足或者压力过高的情况。容易理解,原水经过原水进水管后将首先进入到原水暂存罐1内进行暂时存储,原水暂存罐1可以缓冲原水进水时压力的波动,送水栗2将原水暂存罐1内的原水抽取后送入净水设备的滤芯组件3中。由于送水栗2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动作压力适配,因而这就保证了进入到净水设备内的原水具有稳定的压力,从而有效避免了原水压力的波动对净水设备造成的冲击。由此可见,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总成,仅通过原水暂存罐1和送水栗2的配合即可保证进入到净水设备内的原水具有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入口压力控制总成,用于净水设备中,包括一端用于与原水口(A)相接,另一端用于与滤芯组件(3)相接的原水进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串接在所述原水进水管上的原水暂存罐(1)和送水泵(2),且所述送水泵(2)的出口压力与净水设备的工作压力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威,张弛,崔静宜,岳进栋,苏福念,王静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