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连丁专利>正文

简易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43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千斤顶,是将顶升架下端枢接于底架的中央,而将举升台及螺套分别枢设于顶升架上端不同处,并于螺套与顶升架的接触面间增设一个衬套以强化其抗磨能力,将一个螺杆配合于螺套中,而螺杆的上端则固定于枢设在底架上端枢轴的预设轴承中,而且该螺杆上端部设成多边形,从而可配合手摇柄或电动机的套筒以传动螺杆,使顶升架升举时,手摇柄或电动机的套筒以传动螺杆,使顶升架升举时,手摇柄或电动机不需随螺杆向后轴向移动而移动,由此使操作更为方便,此外,底架上枢设有可折收的支撑架,可用作暂时支撑底架而不需要人力持续保持撑托状态,以便节省人力,使其在使用上更方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千斤顶,尤其是指其可配合手摇柄或电动马达作传动,这样使用时就更为方便、更耐用。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曾以一种简易千斤顶的结构申请专利,该简易千斤顶系包含一个下端设有一个支持面供接触地面的底架,于底架上端枢接一个具有内螺纹的螺套;一个上端枢接一个举升合以支持车辆底部,而下端枢接于底架中央的顶升架;一个穿过螺套且前端枢接于顶升架上端,而后端结合一个连接片供手摇柄枢接的螺杆;借手摇柄转动而驱动螺杆进退以控制顶升架的举升台升降。该结构的精简程度确实达到了大幅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优异的实用性能也颇获好评,市场反应极佳,但该先前结构仅适用于手摇柄传动,对于一般电动机驱动的套筒则不适用,故依靠人力的程度过重,使用范围过于偏狭,而且在使用手摇杆转动时,螺杆后端会随着顶升架升举而向后轴向延伸,所以操作者的手部也须随着向后移动,造成空间的占用随之增加,此情形在空间有限的环境下就显得操作不方便,而且螺杆向后延伸的结果必造成后端力臂过大,无论以手动或电机驱动螺杆均容易使螺杆产生振动导致操作不便,而且影响零件寿命;又因各枢接部分主要构件直接作接触摩擦而无增设其他抗磨材料,所以长久使用后容易使零件的间隙增加,产生晃动现象。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千斤顶,使其可配合手摇柄或电动机的套筒以传动螺杆,在顶升架升举时,手摇柄或电动机不需随螺杆向后轴向移动而移动,使操作更为方便,通过减少各枢接部分主要构件的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将螺套枢设于顶升架的上端,而将螺杆的前端外螺纹部分配合于螺套的内螺纹中,而且将螺杆的后端固定于枢设在底架上端枢轴的预设轴承中,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顶升架升降时,使螺杆的前端部分作轴向进退而后端部分则固定不动,由此使操作者所在的位置不致随之增加空间占用而更为方便,而且当使用电动机驱动时,不会产生螺杆的轴向摇晃,而造成千斤顶的不稳固现象。其中该螺杆的后端部是设成可配合一般套筒形状的多边形,以便能适用于具有套筒的手摇柄或电动机驱动。在螺套与顶升架配合的接触面间增设有衬套,以便强化其抗磨度,不会因螺套磨损而使零件接合不密,产生间隙而晃动,而且在磨损时,也仅需更换衬套即可,不需更换主要构件,所以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在底架适当处枢设有一个可折收的支撑架,以便在初始将举升台顶住车子底盘时提供暂时性支撑之用,而不需要用人力时时作撑托,从而加强了实用性及方便性。现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下列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图及动作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顶升架配合衬套及螺套枢接的立体分解图。首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千斤顶设有一个具有支持面11的底架1、顶升架2、举升台21及螺杆3、而且支持面11下面设有防滑的橡胶垫、然而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底架1上端枢设有一个枢轴12,该枢轴12内另设有轴承而将螺杆3的后端部分以紧配合固定其中而可在轴承原处旋转。此外,在底架1两侧枢设有一个呈ㄇ形的支撑架5,供起初将举升台21对准车子底盘时作暂时性支撑之用,可省却人力撑托的麻烦,而由底架1两侧延伸出的凸块13则提供支撑架5掀直时靠固之用,而且该支撑架5在使用完毕时可予以收合;再者,顶升架2的下端是枢接于底架1的中央部,而上端则设有缺口20及孔201,分别用以套设衬套22及枢设举升台21,其中,该举升台21是用塑胶钢材质设置成类似U形但开口较底部为小的形式,使其增加摩擦面积,以便更方便地适配于车子底盘部位进行固定;此外,该衬套22是设成两侧具有弧凹口221及弧凸缘222的形状,借助于弧凹口221压合嵌入缺口20进行固定,再将两侧设有凹环231对应于弧凸缘222具有内螺纹232的螺套23压入衬套22中,使衬套22在缺口20中可自由转动,而固定于衬套22的螺套23则随之转动,因此可避免螺套23磨损(如图2所示),而且该螺套23也用塑胶钢材质制成,以便在配合螺杆3时得以有更佳的润滑效果而转动更顺畅;螺杆3下端具有外螺纹部分配合于螺套23的内螺纹232中,而上端部设有对应一般工具套筒形状的套合端31,可用于配合手动的摇柄4或电动机驱动螺杆3,使其在适用范围升降,而且在螺杆3转动时,该螺杆3是朝前端的螺套23方向沿轴向伸缩,可减少因电动机快速驱动螺杆时所造成千斤顶晃动而不稳固的现象,而后端则固定不动,操作者不必随着螺杆3的伸缩而移动,因此达到了使用更为方便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千斤顶,包括一个下端设有支持面而上端设有枢轴的底架、一个上端枢设有举升台而下端枢接于底架中央的顶升架、一个具有内螺纹的螺套、一个螺杆穿过螺套与枢轴,其特征在于底架的两侧约中段处枢设有形的支撑架呈可收张的形式,而且底架两侧延伸出顶固支撑架的凸块,枢轴的径向方向设有贯穿的轴承,螺套是配合一个衬套枢设于顶升架上端,螺杆的前端具有外螺纹部分配合于螺套的内螺纹,而后端不具螺纹部分则压合于枢轴的轴承中呈可自由转动而使顶升架作升降动作,而且该螺杆的后端部设有对应工具套筒形状的套合端供配合手动摇柄或电动摇杆。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该顶升架的上端两侧设有缺口,衬套的两侧设有对应缺口的弧凹口嵌合于缺口中,而螺套两侧设有凹环呈对应于由弧凹口对边所形成的弧凸缘以便嵌固。专利摘要一种简易千斤顶,是将顶升架下端枢接于底架的中央,而将举升台及螺套分别枢设于顶升架上端不同处,并于螺套与顶升架的接触面间增设一个衬套以强化其抗磨能力,将一个螺杆配合于螺套中,而螺杆的上端则固定于枢设在底架上端枢轴的预设轴承中,而且该螺杆上端部设成多边形,从而可配合手摇柄或电动机的套筒以传动螺杆,使顶升架升举时,手摇柄或电动机不需随螺杆向后轴向移动而移动,由此使操作更为方便,此外,底架上枢设有可折收的支撑架,可用作暂时支撑底架而不需要人力持续保持撑托状态,以便节省人力,使其在使用上更方便。文档编号B66F3/12GK2134385SQ92223089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黄陈淑霞 申请人:黄陈淑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千斤顶,包括一个下端设有支持面而上端设有枢轴的底架、一个上端枢设有举升台而下端枢接于底架中央的顶升架、一个具有内螺纹的螺套、一个螺杆穿过螺套与枢轴,其特征在于:底架的两侧约中段处枢设有*形的支撑架呈可收张的形式,而且底架两侧延伸出顶固支撑架的凸块,枢轴的径向方向设有贯穿的轴承,螺套是配合一个衬套枢设于顶升架上端,螺杆的前端具有外螺纹部分配合于螺套的内螺纹,而后端不具螺纹部分则压合于枢轴的轴承中呈可自由转动而使顶升架作升降动作,而且该螺杆的后端部设有对应工具套筒形状的套合端供配合手动摇柄或电动摇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陈淑霞
申请(专利权)人:李连丁许仁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CN[中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