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臂伸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506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臂伸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三层工作臂、伸缩油缸、链轮、和传动链条,其中,所述三层套筒臂由外到内依次套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工作臂构成,所述工作臂形状为六棱柱形,各工作臂之间设有滑板;所述伸缩油缸通过活塞杆固定于第一主工作臂的一端并其缸体贯穿于第二节和第三节工作臂;所述链轮设置在所述伸缩油缸的缸体顶部,并在第二节工作臂底部设置有另一个链轮;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固装在第三节工作臂根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链轮,最后固装在第一主工作臂的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伸缩时对中性好、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作臂伸縮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 台的工作臂伸縮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市面上高空作业平台的伸縮主臂的工作臂基本上都是四边 柱形结构,该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持续不断的磨损而产生了 间隙,导致工作臂在伸缩时对中性差,工作臂容易左右晃荡,不仅会 使得作业平台定位不准、定位不稳定,同时还会加剧工作臂的磨损, 降低工作臂的使用寿命;另外四边柱形结构不能很好的防止伸縮主臂 在受侧载或车体倾斜时工作臂产生的扭转,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也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伸縮主臂的使用寿命。从材料的角度来看,市 场上的工作臂大都以锰钢为材料,锰钢的屈服强度还不够高,工作臂 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变形,不利于安全;另外锰钢的焊接性能也不够 好,不利于焊接出高品质的工作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伸 縮时对中性好、工作更加稳定可靠的高空作业平台伸縮主臂。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臂伸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三层工作 臂、伸縮油缸、链轮、和传动链条,其中所述三层套筒臂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套接的第一主工作臂、第二节 工作臂、第三节工作臂,所述工作臂形状为六棱柱形,各工作臂之间设有滑板,以使各工作臂在伸縮状态时具有较好滑动间隙;所述伸縮油缸通过活塞杆固定于第一主工作臂的一端并其缸体 贯穿于第二节工作臂和第三节工作臂,以提供从液压泵获得动力进行 伸出和收縮动作,带动传动链条的拉动,使第二节工作臂和第三节工 作臂依次同步伸出和收縮;所述链轮设置在所述伸縮油缸的缸体顶部,并在第二节工作臂底 部设置有另一个链轮;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固装在第三节工作臂根部,另一端依次绕过 两个链轮,最后固装在第一主工作臂的头部。最好,所述滑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各节工作臂的头部及尾部,具体 位置分布于所述头部和尾部的上方左右对称的转角内侧位置处、两侧 面直边下部内侧左右对称位置处、以及下方两斜边内侧的左右对称位 置处;所述螺钉为沉入滑板表面的沉头螺钉,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所述 沉头螺钉对应的沉孔。最好,所述滑板为高强度含油尼龙滑板。最好,所述工作臂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具体形状呈U形(六棱 柱),下部的两斜边对称,各相邻两边之间为弧形转角。最好,所述下部两斜边沿工作臂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工作臂的滑道 斜面。最好,所述工作臂由上部的l形(长方形)槽板和下部的u形 (梯形)槽板对焊而成。最好,所述工作臂由上半部的「n形(长方形)槽板和下半部的L J形(长方加梯形)槽板对焊而成。 最好,所述工作臂由左半部的[形(左长方加梯形)槽板和右半部的〕形(右长方加梯形)槽板对焊而成,左槽板和右槽板左右 对称。最好,所述槽板的材料为低碳调质高强度结构钢HQ70。 最好,所述系统可以包括任意若干层工作臂。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 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六棱柱的形状,在底部左右形成了 滑道斜面,使得工作臂即使经过磨损尺寸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利用斜面自动进行对中,极大的提高了工作臂的对中性;(2) 由于提高了工作臂在伸縮时的对中性,使得作业平台的定 位更加准确,也更加稳定;(3) 由于本技术的六棱柱形底部对称的斜面结构,使得工 作臂在工作时不会左右晃荡,减缓了磨损,提高了工作臂的使用寿命;(4) 本技术的六棱柱形结构也有效的防止了伸縮主臂在受 侧载或车体倾斜时工作臂产生的扭转,增加了安全系数,也从另一个 方面提高了伸縮主臂的使用寿命;(5) 由于采用了高强度焊接钢,如低碳调质高强度结构钢HQ70 作为工作臂的材料,HQ70钢的抗拉强度为700MPa且焊接性良好, 提高了工作臂的焊接品质和抗屈服能力,加强了工作臂的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截面形状示意图2为本技术伸縮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构成方式示意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构成方式示意图5为本技术第三种构成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整体形状及结构如图l所示的高空作业平台的伸縮主臂,共包括三节工作臂,其中第二节工作臂2置于基本工作臂1套体内,第三节工作臂3置于第 二节工作臂2套体内。这三节工作臂整体形状均为六棱柱形,其横截 面为非规则六边形,具体形状呈O形(六棱柱),就如同一个长方形 切掉其在下部的两个直角后的形状。下部的两斜边左右对称,且各相 邻两边之间为弧形转角,下部两斜边沿工作臂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工作 臂的滑道斜面。另外基本工作臂与第二节工作臂之间以及第二节工作 臂与第三节工作臂之间设有滑板,这些滑板使得工作臂在伸縮状态时 具有较好滑动间隙。如图2所示,伸縮油缸5的活塞杆设在基本工作臂1根部,缸体设 在第二节工作臂2上,在伸縮油缸5的缸体顶部设有链轮8,在第二节 工作臂2底部设有链轮6;传动链条7的一端固装在第三节工作臂3 根部,另一端依次绕过链轮8和链轮6,最后固装在基本工作臂1的头 部。通过基本工作臂1内的伸縮油缸5的伸出和收縮,带动链条7的 拉动,使第二节工作臂2和第三节工作臂3依次同步伸出和收縮。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按照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由图中焊缝9 的位置可以看出,各节工作臂均由上部的「—」形(长方形)槽板和下 部的u形(梯形)槽板对焊而成。其中所述槽板的材料为高强度焊 接钢,如低碳调质高强度结构钢HQ70。这种高强度焊接钢的特点是 屈服强度高,很大程度上高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锰钢,且它的焊接性 能也是锰钢或其他种类钢所不能比的。焊接的过程采用目前先进的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焊接时, 一侧焊接,在板材另 一侧形成较好的焊缝,使得不需再次焊接成型),利用全自动焊接机 械手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另外各节工作臂之间设 有滑板4,这些滑板4通过螺钉固定于各节工作臂的头部及尾部,具 体位置分布于工作臂头部和尾部的上方左右对称的转角内侧位置处、 两侧面直边下部内侧左右对称位置处、以及下方两斜边内侧的左右对 称位置处;并且螺钉为沉头螺钉,安装好后完全沉入滑板4表面,滑 板4上设有与上述沉头螺钉对应的沉孔。所有滑板4均采用高强度的 含油尼龙滑板。以上这些滑板4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作臂在伸縮状态 时,具有较好的滑动间隙,以保证操作人员在作业平台上平稳地工作。 由图2可以看出,控制以上工作臂伸縮的伸縮机构包括伸縮油缸5、传 动链条7、链轮6和链轮8,伸縮油缸5的活塞杆设在基本工作臂1 根部,缸体设在第二节工作臂2上,在伸縮油缸5的缸体顶部设有链轮 8,在第二节工作臂2底部设有链轮6;传动链条7的一端固装在第三 节工作臂3根部,另一端依次绕过链轮8和链轮6,最后固装在基本工 作臂1的头部。伸縮油缸5从液压泵获得动力进行伸出和收縮,从而 带动链条7的拉动,使第二节工作臂2和第三节工作臂3依次同步伸 出和收縮。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按照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从图中焊缝9 的位置可以看出,其中各节工作臂均由上半部的「]形(长方形) 槽板和下半部的LJ形(长方加梯形)槽板对焊而成。其中所述槽板 的材料为高强度焊接钢。这种高强度焊接钢的特点是屈服强度高,很 大程度上高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锰钢,且它的焊接性能也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臂伸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三层工作臂(1、2、3)、伸缩油缸(5)、链轮(6、8)、和传动链条(7),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层套筒臂(1、2、3)由外到内依次套接的第一主工作臂(1)、第二节工作臂(2)、第三节工作臂(3 )构成,所述工作臂形状为六棱柱形,各工作臂之间设有滑板,以使各工作臂在伸缩状态时具有较好滑动间隙; 所述伸缩油缸(5)通过活塞杆(51)固定于第一主工作臂(1)的一端并其缸体(52)贯穿于第二节工作臂(2)和第三节工作臂(3),以提供从液 压泵获得动力进行伸出和收缩动作,带动传动链条(7)的拉动,使第二节工作臂和第三节工作臂依次同步伸出和收缩; 所述链轮(6)设置在所述伸缩油缸的缸体顶部,并在第二节工作臂(2)底部设置有另一个链轮; 所述传动链条(7)的一端固装在第三节工 作臂(3)根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链轮,最后固装在第一主工作臂(1)的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军高凯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城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