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喜专利>正文

预应力张拉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54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是建筑工程中张拉钢绞线的千斤顶。包括千斤顶缸体,置于缸体内的空心活塞,位于活塞外部的限位板。回程小缸置于活塞孔内,该回程小缸内设置有工作锚,缸体的后部设置有安全栓。该千斤顶具有使用安全,节约资金,操作方便的优点。由于干斤顶设置了安全栓,再张拉过程中,不会因为意外穿束、滑束等使钢绞线穿出而产生危险,安全性能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张拉钢绞线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地张拉钢绞线使用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工作锚设置在活塞外部,钢绞线直接穿过活塞孔内,由于其结构的限定,它的工作长度一般为70cm左右,两端用两个千斤顶同时张拉,工作长度也就是140cm。经过一次完整的张拉过程,这140cm钢绞线就会毫无使用价值,如此昂贵的材料,使用一次就变成废品,工作成本高,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节省钢绞线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千斤顶缸体,置于缸体内的空心活塞,位于活塞前部的限位板,其特征在于,回程小缸置于活塞孔内,该回程小缸内设置有工作锚,缸体的后部设置有安全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该千斤顶具有使用安全,节约资金,操作方便的优点。它的工作长度20cm,两端用两个千斤顶同时张拉,共计工作长度只要40cm。很明显,张拉同一根钢绞线,本技术比现有技术要节约100cm左右。用作一片箱梁张拉,按张拉40根钢绞线计算,一片箱梁就可以节约40米钢绞线,1000片箱梁就可以节约40000米近40吨价值20万元的钢绞线。而且该千斤顶设置了安全栓,安全性能好,再张拉过程中,不会因为意外穿束、滑束等使钢绞线穿出而产生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静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全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参见附图1,本技术由缸体1,置于缸体1内的空心活塞2,位于活塞前部的限位板4等组成。回程小缸7置于活塞孔内。回程小缸7的前部缸体内径小于后部缸体内径,根据内径的大小可分为回程小缸I和回程小缸II,工作锚6卡接在回程小缸I和回程小缸II缸体衔接的台肩内。缸体1的后部扣接有如图2所示的安全栓8。以1500KN的千斤顶为例,其技术数据如下活塞2内径为17cm,外径为19cm。回程小缸I内径为13.2cm,外径为16.5cm,长27cm。回程小缸II内径为9cm,外径为16.5cm,长5cm。安全栓的厚度为0.2-0.5cm。张拉过程中钢绞线沿张拉孔道3伸长,工作长度只用图中A、B之间的长度,为20cm左右,张拉孔道3两端用两个千斤顶同时张拉时,工作长度为40cm。由于工作锚6设置在回程小缸衔接的台肩内,张拉过程中钢绞线5只能顺缸体1的方向移动。由于在缸体1的后部设置了安全栓8,张拉过程中操作相当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包括千斤顶缸体,置于缸体内的空心活塞,位于活塞前部的限位板,其特征在于,回程小缸置于活塞孔内,该回程小缸内设置有工作锚,缸体的后部设置有安全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拉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程小缸的前部缸体内径小于后部缸体内径,工作锚卡接在回程小缸前、后缸体衔接的台肩内。专利摘要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是建筑工程中张拉钢绞线的千斤顶。包括千斤顶缸体,置于缸体内的空心活塞,位于活塞外部的限位板。回程小缸置于活塞孔内,该回程小缸内设置有工作锚,缸体的后部设置有安全栓。该千斤顶具有使用安全,节约资金,操作方便的优点。由于干斤顶设置了安全栓,再张拉过程中,不会因为意外穿束、滑束等使钢绞线穿出而产生危险,安全性能好。文档编号B66F3/24GK2871492SQ200620023389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玉喜, 苗彦军 申请人:王玉喜, 苗彦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包括千斤顶缸体,置于缸体内的空心活塞,位于活塞前部的限位板,其特征在于,回程小缸置于活塞孔内,该回程小缸内设置有工作锚,缸体的后部设置有安全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喜苗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喜苗彦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