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斗装置及具有该灰斗装置的除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4474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7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灰斗装置及具有该灰斗装置的除尘器。该灰斗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围成灰斗容纳腔的灰斗本体,还进一步包括以下部件:气源,提供隔离气体,其通过管路与灰斗容纳腔连通;流量控制阀,设于气源的出气管路,用于控制由气源出口流出的隔离气体的流量;该隔离气体的比重大于烟气的比重,隔离气体将会沉积于烟气的下方,覆盖在灰斗的粉尘线上,进而在灰斗本体内沉积的粉尘与含氧烟气之间形成隔离气体层,隔离未燃烬的燃料与烟气,这样未燃烬的燃料在灰斗本体内部将不会继续燃烧,起到阻燃效果,防止灰斗本体内部二次烧结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消除了灰斗本体内部产生烧结结块堵塞卸灰口现象,提高了除尘器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器
,特别涉及一种灰斗装置及具有该灰斗装置的除尘器
技术介绍
当今,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大气的环保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对工业中的除尘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促进了工业除尘器的广泛应用,进而促进了对除尘器节能环保的开发研究。目前,在燃煤电厂、冶金、矿山等工业中应用的工业除尘器有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及电袋复合除尘器。利用除尘器有效的吸附工业气体中的粉尘等物质,尤其对控制PM2.5等细微颗粒粉尘具有高效的捕集作用,可显著净化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满足工业发展环保发展趋势及对大气排放质量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燃煤电厂、冶金等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生产工艺不稳定的情况下,烟气中往往含有未燃尽的燃料。特别是烧结机头电除尘器,烧结台车箅条宽度不均匀的落料以及铺底料技术不到位,甚至不铺底料,都会造成部分未燃烧或未燃烬的碳颗粒随烟气一起进入除尘器。未燃烬的颗粒落入除尘器灰斗内部后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进一步燃烧,会发生二次烧结现象,在灰斗内部形成一定硬度的烧结块。灰斗内部发生不同程度的二次烧结,均会阻滞灰尘的流动或隔断灰尘的流动,造成灰斗堵灰,严重时会造成除尘器电场短路,甚至灰斗坍塌等严重事故。故,灰斗内二次烧结块需要经专业设备或者工具进行破碎。目前常用的避免灰斗内部二次烧结成块的方法有:灰斗下部增加气化风机使灰斗内的灰成流化状态、灰斗壁外侧增设加电加热器或蒸汽盘管、灰斗壁板外侧敷设保温层。但是,从设备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反馈来看,现有技术中上述方式均不能有效消除灰斗内部二次烧结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高除尘器工作的安全可靠性,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灰斗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围成灰斗容纳腔的灰斗本体,还进一步包括以下部件:气源,提供隔离气体,其通过管路与所述灰斗容纳腔连通;流量控制阀,设于所述气源与所述灰斗容纳腔之间管路,用于控制由所述气源出口流出的隔离气体的流量;其中,所述隔离气体的比重大于所述灰斗容纳腔中烟气的比重、并且不与沉积于所述灰斗容纳腔内燃料发生燃烧反应。当具有本技术所提供灰斗装置的除尘器对烟气进行除尘工作时,可以打开流量控制阀连通气源与灰斗本体之间的管路,气源中的隔离气体将输送至灰斗本体内部,因隔离气体的比重大于烟气的比重,故隔离气体将会沉积于烟气的下方,覆盖在灰斗的粉尘线上,进而在灰斗本体内沉积的粉尘与含氧烟气之间形成隔离气体层,隔离未燃烬的燃料与烟气,这样未燃烬的燃料在灰斗本体内部将不会继续燃烧,起到阻燃效果,同时防止了碱性氧化物等可燃物被引燃,防止灰斗本体内部二次烧结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消除了灰斗本体内部产生烧结结块堵塞卸灰口现象,提高了除尘器工作可靠性。可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电控阀;还包括:控制器,根据预设控制参数输出开度调节信号至所述电控阀。可选的,还包括: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气源的出气口位置,且位于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气源之间。可选的,还包括: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下游,用于防止灰斗内气体沿连通管路向所述气源回流。可选的,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设置于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气源之间的管路,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灰斗容纳腔内隔离气体的压力。可选的,所述灰斗本体设置有进气口,与所述气源的出口连通的管路自所述进气口伸入所述灰斗本体内部,并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灰斗本体底部间距大于h/2,其中h为灰斗高度。可选的,所述气源为储气罐,其内部储存有隔离气体。可选的,所述隔离气体为C02或氩气。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除尘器,包括除尘区以及设置于所述除尘区下方的灰斗装置,所述灰斗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灰斗装置。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电控阀;控制器,根据预设控制参数输出开度调节信号至所述电控阀。该灰斗装置进一步增加自动控制功能,以提升该灰斗装置的可操作性。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减压阀设置于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气源之间的管路,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灰斗容纳腔内隔离气体的压力。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灰斗本体内腔的压力设定减压阀的压力,减压阀可以根据预设压力控制自流入灰斗本体内腔气体压力,使隔离气体平稳流入灰斗本体内部,有效避免二次扬尘。【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灰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气源1、截止阀2、减压阀3、管路4、流量控制阀5、单向阀6、灰斗本体7;进口喇叭10、前级电场除尘区20、后级除尘袋区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灰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除尘器包括除尘区以及设置于除尘区下方的灰斗装置,以电袋复合除尘器为例,除尘区包括相互连通的前级电场除尘区20、后级除尘袋区30,前级电场区20前端还设置有进口喇叭10,后级除尘袋区30下游还设置有引风机,图2中未示出,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烟气自进口喇叭10进入前级电场除尘区20,在前级电场除尘区20中烟气中大颗粒粉尘被过滤,过滤后的烟气进入后级除尘袋区30经滤袋进行进一步的滤尘净化。其中,前级电场除尘区20和后级除尘袋区30的下方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灰斗装置,灰斗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围成灰斗容纳腔的灰斗本体7,用于收集烟气中被过滤的灰尘,灰斗本体7的下端部还具有卸灰口,卸灰口位置一般设置有端盖,端盖常态为封堵卸灰口,当灰斗本体7内部的灰尘沉积至一定量时,可以打开端盖将灰斗内部的灰尘卸至外部。本技术中的灰斗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气源1、流量控制阀5,气源1主要为了提供隔离气体,该气源1可以通过管路4与灰斗容纳腔连通。流量控制阀5设置于气源1与的出气管路,即流量控制阀5气源1与灰斗容纳腔之间的连通管路,主要作用为控制由气源1的出口流出的隔离气体的流量。其中,本文中所述的隔离气体的特点为:比重大于灰斗容纳腔中烟气的比重,并且不与沉积于灰斗容纳腔内部燃料发生燃烧反应。经大量试验证实,烟气的比重大致等于空气的比重(1.293g/L),故在选取隔离气体种类时可以空气比重作为标准进行选取,即隔离气体比重大于空气比重,且不参与燃烧即可。隔离气体可以选择制取相对容易且使用成本相对少的co2,也可以选择化学性质更稳定的稀有气体,例如氩气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灰斗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围成灰斗容纳腔的灰斗本体(7),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以下部件:气源(1),提供隔离气体,其通过管路(4)与所述灰斗容纳腔连通;流量控制阀(5),设于所述气源(1)与所述灰斗容纳腔之间管路(4),用于控制由所述气源(1)出口流出的隔离气体的流量;其中,所述隔离气体的比重大于所述灰斗容纳腔中烟气的比重、并且不与沉积于所述灰斗容纳腔内燃料发生燃烧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向上黄明杰王欢蔡幼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