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4141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7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解决了现有油气回收装置结构复杂,回收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方案是,包括储油装置,储油装置上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两个油气转换罐,油气转换罐内两端分别设有隔板,两隔板和油气转换罐之间构成冷凝腔,冷凝腔内设有多个水平放置的通气管,通气管的两端伸出到隔板外的油气转换罐内,多个油气转换罐首尾依次连通其通气管,最上方的油气转换罐上端装有与通气管相连通的进气口,最下方的油气转换罐下端设有与通气管相连通的出油口,出油口连通下方的储油装置,所述油气转换罐的下端设有连通冷凝腔的进液口,油气转换罐的上端设有连通冷凝腔的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气转换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油气回收是指将汽油由气态转换成气态,现有的油气回收系统大都结构复杂,回收效果差,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油气回收装置结构复杂,回收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油装置,储油装置上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两个油气转换罐,油气转换罐内两端分别设有隔板,两隔板和油气转换罐之间构成冷凝腔,冷凝腔内设有多个水平放置的通气管,通气管的两端伸出到隔板外的油气转换罐内,多个油气转换罐首尾依次连通其通气管,最上方的油气转换罐上端装有与通气管相连通的进气口,最下方的油气转换罐下端设有与通气管相连通的出油口,出油口连通下方的储油装置,所述油气转换罐的下端设有连通冷凝腔的进液口,油气转换罐的上端设有连通冷凝腔的出液□ ο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结构简单,油气转换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储油装置1,储油装置1上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储油装置(1),其特征在于,储油装置(1)上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两个油气转换罐(2),油气转换罐(2)内两端分别设有隔板(3),两隔板(3)和油气转换罐(2)之间构成冷凝腔(4),冷凝腔(4)内设有多个水平放置的通气管(5),通气管(5)的两端伸出到隔板(3)外的油气转换罐(2)内,多个油气转换罐(2)首尾依次连通其通气管(5),最上方的油气转换罐(2)上端装有与通气管(5)相连通的进气口(6),最下方的油气转换罐(2)下端设有与通气管(5)相连通的出油口(7),出油口(7)连通下方的储油装置(1),所述油气转换罐(2)的下端设有连通冷凝腔(4)的进液口(8),油气转换罐(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百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