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3625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中,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机组、蒸汽循环回路、预热循环回路、以及加热支路,所述加热支路上设有燃料加热器,所述燃料加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抽水口、所述补水口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与所述预热换热器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对接。预热循环工质在预热循环回路中循环,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气进行加热,使燃气温度升高,使更大流量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提高整个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效率,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大幅提高整个系统的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运行工况是根据其负荷状态实时调整的,由于负荷的变化,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往往不能满负荷发电,低负荷时燃气蒸汽联合系统效率相对较低。目前提高蒸汽循环效率主要途径为增加蒸汽轮机的进汽参数从而提高蒸汽轮机的做功效率,然而,选择更高压力和更高温度的蒸汽轮机和余热锅炉,大幅度增加了电厂初投资,回收期较长,无论是新建机组还是老机组改造,都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热效率高,设备造价低。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凝汽器,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抽水口,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补水口;预热循环回路,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加热支路,所述加热支路上设有燃料加热器,所述燃料加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余热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对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抽水口、所述补水口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与所述预热换热器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对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还设有至少一级蒸汽循环换热器,所述蒸汽循环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所述余热烟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上,所述余热换热器位于最末一级蒸汽循环换热器的下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上还设有流量控制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轮机的空气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或者,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中的预热循环工质流出所述余热换热器的温度为60℃至7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热烟道内流经所述余热换热器的烟气的温度为75℃至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预热换热器输出的燃气温度为40℃至60℃。从所述燃料加热器输出的燃气温度为175℃至195℃。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气和空气进入燃气轮机中燃烧,燃烧后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的余热烟道,并且对蒸汽循环回路的给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给水进入蒸汽轮机做功;预加热:预热循环工质在预热循环回路中循环,当预热循环工质流经余热换热器时,被余热烟道内的烟气加热,被加热后预热循环工质流经预热换热器时,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气进行预加热,燃气升温,预热循环工质被降温,降温后的预热循环工质进入余热换热器被再次加热;再加热:蒸汽循环回路的部分给水从抽水口进入燃料加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经过预热换热器预加热的燃气进入燃料加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给水在燃料加热器中对燃气进行再加热,燃气再次升温,给水被降温,降温后的给水通过补水口回流蒸汽循环回路,再升温后的燃气进入燃气轮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燃气轮机燃气进口处燃气的温度,调节流量控制阀,控制预热循环工质的流量,从而控制进入预加热后燃气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气进行预加热和再加热,提高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气的温度,从而提高燃气轮机做功后的排烟温度。同时,增加蒸汽循环回路的给水流量,使其与燃气轮机排放的更高温度的烟气换热得到更大的蒸汽量,使更大流量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此时的蒸汽维持原来蒸汽压力和温度基本不变,这些更多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获得更大的出力,提高整个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效率。另一方面,经过余热锅炉的烟气经过预热循环回路对热能的进一步利用后被冷却,余热锅炉内排出的烟气温度大幅度降低,提高热效率。另一方面,预热循环回路不改变燃气蒸汽循环的蒸汽运行参数,不需要采用耐温耐压性更好的材料,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大幅提高整个系统的造价。先通过预热循环回路在预热换热器中对燃气预加热,再送入燃料加热器中采用蒸汽循环回路的给水再加热,通过两级加热使燃气获得更高的温度,并且,可以降低蒸汽循环回路给水的使用量,节约高品位能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燃气轮机,210、余热锅炉,211、余热烟道,212、余热烟囱,220、蒸汽轮机,230、凝汽器,310、余热换热器,320、预热换热器,330、流量控制阀,340、升压泵,410、燃料加热器,420、流量调节阀,430、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机组、蒸汽机组、预热循环回路、以及加热支路。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100;蒸汽机组包括蒸汽循环回路,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210、蒸汽轮机220、以及凝汽器230,余热锅炉210内设有余热烟道211,从凝汽器至余热锅炉210的管路上或者余热锅炉210内的管路上设有抽水口,从凝汽器至余热锅炉210的管路上或者余热锅炉210内的管路上设有补水口;预热循环回路,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换热器310和预热换热器320;加热支路上设有燃料加热器410,燃料加热器410具有相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中,余热烟道211与燃气轮机100的烟气出口对接,余热换热器310安装于余热烟道211内,预热换热器320与燃气轮机100的燃气进口对接;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抽水口、补水口对接,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与预热换热器320对接,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燃气轮机100的燃气进口对接。燃料加热器410与抽水口之间设有循环泵430,或者燃料加热器与补水口之间设有循环泵430,循环泵430为燃料加热器410中给水流动提供动力。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对外做功过程为:燃气和空气进入燃气轮机100中燃烧,推动燃气轮机100对外做功,做功后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210的余热烟道211,并且对蒸汽循环回路的给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给水进入蒸汽轮机220推动蒸汽轮机220对外做功。预热循环回路对燃气进行预加热:预热循环工质在预热循环回路中循环,当预热循环工质流经余热换热器310时,被余热烟道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凝汽器,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抽水口,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补水口;预热循环回路,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加热支路,所述加热支路上设有燃料加热器,所述燃料加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余热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对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抽水口、所述补水口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与所述预热换热器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
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凝汽
器,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上或
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抽水口,从所述凝汽器至所述余热锅炉的管路
上或者所述余热锅炉内的管路上设有补水口;
预热循环回路,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
加热支路,所述加热支路上设有燃料加热器,所述燃料加热器具有相配合
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
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余热换热器安
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对接;所述
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抽水口、所述补水口对接,所述第二换
热通道的进口与所述预热换热器对接,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气轮
机的燃气进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循环
回路上还设有至少一级蒸汽循环换热器,所述蒸汽循环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
烟道内,所述余热烟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上,所述余热换热器位于最末一级蒸
汽循环换热器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循环
回路上还设有流量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机
的空气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或者,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气进口设有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赟仲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