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崇信专利>正文

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41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支撑、全地形、全高度起重悬停机械。该机械由无线或有线控制的大功率双旋翼无尾桨或单旋翼有尾桨飞行和控制系统(无随机电池)加安全降落伞和避雷系统加挂载仓系统组成升力平台;由该升力平台引出的碳纤维绳和电缆通过一可供收卷碳纤维绳和电缆的电动收线轮与置于地面(或车载、舰载)的为升力平台提供电能的电源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悬停机械。 技术背景一般起重机械受限于支撑、支架或自身灵活性等原因无法实现大高度、复杂地形起重和悬停物体。直 升机虽然能大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但受限于发动机功率和自身必须负载的大吨位的燃油使起重效率不 高。再由于地域限制(如机场太远)、所携燃油有限、安全和成本上的考虑也无法多地点部署和低成本完 成某种特定功能的使用如长时间地悬停于空中的某一点。另由于直升机体积庞大热源温度高军事上也不宜 隐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特做如下设计现用已很成熟的双悬翼无尾桨电动遥控直升机为例把该直升机去掉随机电池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 (1)、 (2)、 (3)并大幅度延长其电动机如说明书附图1中(2)的电源线如说明书附图l中的(4);从 该机的重心点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12)引出一条大长度碳纤维绳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5),并把电 源线(4)与碳纤维绳(5)合成成为一条线缆如说明书附图l中的(6),为让碳纤维绳承担电源线的重 量,两者应并联紧固连接。该线缆(6)从空中拉下通过由电动机如说明书附图l中的(7)控制的收线 轮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8)与置于地面的电源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9)相连并由该电源为该直升机供 电。线缆(6)随直升机升降产生的长度变化由收线轮(8)收放。——由此即形成一类似风筝的升力机 械,——无随机电池直升机是升在空中的"风筝",拉下的线缆并连接电源的是"风筝线",而电动收线 轮就是风筝的"收线拐"。在说明书附图1中(1)的适当部位加一降安全落伞包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18),该降落伞包上有 随动机构,该随动机构可在整个系统异常停电或非正常停止运转时自动炸开该直升机旋转翼部分打开安全 降落伞包(18),以确保整个升力平台安全伞降。在说明书附图l中(1)的适当部位加避雷系统如说明书 附图1中的(17)。在说明书附图1中的(1)下部增加一个挂载仓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16),用以挂载 相关设备。该无随机电源直升机经以上改装即形成一个可升降的升力平台即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虚线以上部分。操控台如说明书附图1中的(10)通过无线电控或有线控制来操控整个机械的相关部分。(注若是 有线控制则还需由飞行控制系统(1)引出信号控制线如说明书附图1中(19),该线可与线缆(6)并接 并最终与操控台(10)相连。说明书附图2中的(8)是收线轮整体,中间收线柱(13)为空心圆柱体。如说明书附图2中的(14) 为收线柱上开的透孔,线缆(6)末端由透孔(14)中穿入,其中,碳纤维绳(5)被强力固定在收线柱内 侧,电缆(4)则从透孔(14)中穿出与电源(9)相连。由于收线轮(8)是转动体,所以电源线(4) 末端如说明书附图2中的(15)与电源(9)相连的部位应为转动连接。以上说明只是以无线电控双旋翼无尾桨电动直升机为例(本例侧重于悬停)。单(双)旋翼无线电控 或线控有(无)尾桨电动或燃油直升机改装原理同上。另单旋翼无线电控或线控有尾桨电动或燃油直升机 更容易改变成大功率、大吨位起重悬停机(侧重于起重)。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l是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的原理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2是收线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前文技术背景中所列出的几种起重机械在某些特定场合时间使用的缺憾点。该机 械保留了直升机某些简单的功能,如升降、小范围进退平移等,但大大扩展了直升机的悬停功能。与现有直升机(在使用悬停功能时)相比大大强化了低成本(如节省了机场建设费、空勤和飞行员的使用、培训 费补给费用等)、可大批量定点、定线、定面部署和即时性使用、操作简单等。本专利技术在军事上有极为广泛和独特的作用。1、 本机械挂载上雷达车载或舰载使用,可大幅度提高雷达探测远端(地面或海面)目标的能力和距 离;且自重轻,可部署到重型卡车、坦克或小型舰艇上如导弹快艇等。2、 自身采用隐形设计的同时挂上雷达、空空导弹或只挂空空导弹(靠联网数据链传递所需目标信息) 配合其他战略侦察手段事先或即时性在敌机、弹来路成片连线部署组成空中智能地雷(导弹)阵,以保卫 高价值点目标,迎头攻击或尾追攻击敌掠面而来的低空飞机、对地对舰巡航导弹甚至是制导炸弹等3、 作为起重设备,可方便地短距离起重搬运货物,很适宜作为舰船(或同向同速运动的载体)之间 替代直升机的搬运补给吊装机械。4、 即时性挂载各种相关设备,完成不同的作战目标。比如可多机多点挂上环型电磁屏蔽网(罩), 把高价值目标无缝屏蔽或覆盖起来。5、 在反恐战中,本机械轻型可部署在重卡、坦克、突击战车上,挂上周视系统、重机枪或激光抢等 进行空中髙点越障侦察攻击;小型可挂轻型机枪部署在轻装甲巡逻车或步战上贴地面前伸入不同街口、巷 口进行拐弯越障或其他形式的人不离车的攻击、侦察、排雷;微型可手持配备在步兵班里进行不同房间和 街道的拐弯攻击侦察甚至可从房门外前伸进入户内进行侦察、攻击、投弹等总之,本专利技术可在某种程度改变现代战争的形态和进程。民用上,可在高楼抢险救灾、救火(如可与无塔上水器结合制成全高度高楼救火车等)、无支撑起重、 空中体育运动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权利要求1. 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其特征在于由无线电霍有线控制操控台(10)控制的升在空中的升力平台,通过可收放的线缆(6),与收线轮(8)(由电动机7控制的)和置于地面(或车载、舰载)电源(9)相连接并由电源(9)提供电能。2、 该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升力平台可采用整体隐形设计(如外表由多个不同倾角平面 或屏蔽网构成的对电磁波的隐形、加隔热层和制冷系统的对红外线的隐形及涂覆可吸收电磁波的特种涂 料)。3、 根据权利要求书l、所述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其特征在于其升力平台由(类似电动直 升机除去随机电池只保留余下部分)飞行和控制系统部分(1)、 (2)、 (3)加降落伞(18)和避雷系统(17) 加挂载仓系统(16)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其特征在于升力平台与电源(9)是分 离的,使用时升力平台升于空中,而电源(9)则置于地面或车载、舰载。5、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其特征在于线缆(6)的长度可根据升 力平台工作高度的需要随时调整并由电动收线轮(8)负责收放。6、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其特征在于线缆(6)是由碳纤维绳(5) 与电动机(2)的电源电缆(4)并联而成,并且为了让碳纤维绳(5)承载电缆(4)和信号线(19)自身的重量而每隔一定距离把三 者固定并接一次或三者整体固定并接。7、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其特征在于线缆(6)通过收线轮(8) 的收线柱(13)上的透孔时,碳纤维绳(5)与电缆(4)分离,碳纤维绳(5)固定连接在收线柱(13) 的内侧。电缆(4)则通过收线柱(13)的径向空心与电源(9)连接,且连接点为可转动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支撑、全地形、全高度起重悬停机械。该机械由无线或有线控制的大功率双旋翼无尾桨或单旋翼有尾桨飞行和控制系统(无随机电池)加安全降落伞和避雷系统加挂载仓系统组成升力平台;由该升力平台引出的碳纤维绳和电缆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支撑、全高度、全地形起重悬停机械其特征在于:由无线电霍有线控制操控台(10)控制的升在空中的升力平台,通过可收放的线缆(6),与收线轮(8)(由电动机7控制的)和置于地面(或车载、舰载)电源(9)相连接并由电源(9)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信
申请(专利权)人:李崇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