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锦泉专利>正文

嵌装组合式曳引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53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装组合式曳引轮,轮体上有轮槽,槽肩上有槽键,每圈槽肩被均分成2~4等份通过槽键嵌装在轮体上的轮槽内,槽肩通过螺钉固定在轮体上。所以当曳引轮的槽肩磨损时只需要换槽肩,不必更换整个曳引轮,更换工作量小,节约费用,提高了工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曳引式施工升降机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曳引轮,尤其是一种嵌装组合式曳引轮。现在升降机上广泛使用的曳引轮是一体式的,即槽肩与轮体是一体的,它由一段圆柱形金属切削加工而成,其曳引槽是通过车削掉轮体上的金属而形成的,所以其切削加工量大、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况且一体式曳引轮致命的缺点是当钢丝绳在曳引槽内摩擦、打滑而磨损槽肩使曳引轮不能再用时,必须更换整个曳引轮,即使一个曳引槽的槽肩被磨损致使一根钢丝绳不能正常工作时,为了保证安全,也要更换整个曳引轮,这样影响工效,而且费用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槽肩被磨损时只需更换槽肩的、节约费用的、更换工作量小的嵌装组合式曳引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嵌装组合曳引槽,包括轮体和槽肩,轮体上有轮槽,槽肩上有槽键,每圈槽肩被均分成2~4等份通过槽键嵌装在轮体上的轮槽内,槽肩通过螺钉固定在轮体上,相邻的每圈槽肩之间就形成了曳引槽。由于本技术的槽肩与轮体是嵌装组合式,当本技术的槽肩被摩损时,无需更换整个曳引轮,只要将摩损的槽肩拆下,更换新的槽肩即可,所以更换工作量小,节约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轮体的剖视图;图2是槽肩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参照图1,轮体3的外圈上有径向轮槽8,参照图2,槽肩2上有槽键7和螺栓孔5,槽肩2被均分成3等份,以便能将槽肩2的槽键7嵌装入轮体3上的轮槽8内;参照图2、图3,每圈槽肩2被均分成3等份,通过槽键7嵌装轮体3上的轮槽8内,槽肩2通过螺钉4固定在轮体3上。为了使槽肩2的槽键7嵌装入轮体3上的轮槽8内,槽肩2必须均分成2~4等份,参照图2,最好是分成3等份,而且必须保证每等份槽肩2上至少有2个螺栓孔5,轮体3上的轮槽8内相应地也应有螺丝孔,以便固定槽肩2。权利要求1.嵌装组合式曳引轮,包括轮体(3)和槽肩(2),其特征在于轮体(3)上有轮槽(8),槽肩(2)上有槽键(7),每圈槽肩(2)被均分成2~4等份通过槽键(7)嵌装在轮体(3)上的轮槽(8)内,槽肩(2)通过螺钉(4)固定在轮体(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组合式曳引轮,其特征在于每圈槽肩(2)最好被均分成3等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嵌装组合式曳引轮,轮体上有轮槽,槽肩上有槽键,每圈槽肩被均分成2~4等份通过槽键嵌装在轮体上的轮槽内,槽肩通过螺钉固定在轮体上。所以当曳引轮的槽肩磨损时只需要换槽肩,不必更换整个曳引轮,更换工作量小,节约费用,提高了工效。本技术广泛应用于曳引式施工升降机上。文档编号B66D3/04GK2291404SQ9721382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谭锦泉 申请人:谭锦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嵌装组合式曳引轮,包括轮体(3)和槽肩(2),其特征在于轮体(3)上有轮槽(8),槽肩(2)上有槽键(7),每圈槽肩(2)被均分成2~4等份通过槽键(7)嵌装在轮体(3)上的轮槽(8)内,槽肩(2)通过螺钉(4)固定在轮体(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锦泉
申请(专利权)人:谭锦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