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2466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2:20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第一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带接触地布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侧,构造成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至记录材料上;第二转印部件,布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侧、在跨过中间转印带与第一转印部件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构造成拉伸中间转印带;抑制机构,构造成抑制中间转印带沿宽度方向的偏离;以及按压部件,构造成在第二转印部件附近并且沿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在第二转印部件上游侧的位置处从内侧按压中间转印带,该按压部件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部分布置在中间转印带沿所述宽度方向的运动区域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电子照相技术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技术介绍
在构造成将形成于带(例如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材料上的成像装置中,如果在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时转印电场的强度太强,则可能发生放电,并引起所谓的“白点现象”,其中,在图像上形成白色空区域。引起白点现象的放电在带和记录材料之间的空间中发生,如果带在转印部分附近振动,则容易发生白点现象。因此,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2-82543公开了一种构造,其中,防振片材压靠带的内周表面,以便抑制带在转印部分附近的振动。不过,如图2的(a)中所示,如果防振片材沿带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置成比带的宽度短,则防振片材的端部部分接触带的后表面。因为拉伸力通过张紧辊而施加给带,如图2的(b)中所示,由防振片材施加给带的应力集中在防振片材的端部部分附近,从而将产生从带上刮下的大量颗粒。而且,在带设有用于校正带沿其宽度方向的运动(偏离)的校正机构的情况下,应力进一步集中在带的运动方向的端部部分X处,如图3中所示,从而将加速带的刮擦。如果所产生的刮下颗粒粘附于构成转印部分的辊,则这些颗粒可能在带连续运动时逐渐进入图像区域,并可能引起转印电场的变化,这又可能引起图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该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第一转印部件,该第一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带接触地布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侧,构造成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至记录材料上;第二转印部件,该第二转印部件布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侧、在跨过中间转印带与第一转印部件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构造成拉伸中间转印带;抑制机构,该抑制机构构造成抑制中间转印带沿宽度方向的偏离;以及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构造成在第二转印部件附近并且沿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在第二转印部件上游侧的位置处从内侧按压中间转印带,该按压部件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部分布置在中间转印带沿所述宽度方向的运动区域的外侧。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下面介绍的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能够单独实施,或者在需要时或将来自各个实施例的元件或特征组合在单个实施例中很有利时作为多个实施例或特征的组合来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整体构造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对比实例的、中间转印部件和防振部件的抵靠状态的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对比实例的、运动的中间转印部件和防振部件的抵靠状态的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第二转印部分的详细构造的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防振部件和中间转印带的抵靠状态的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防振部件的位置和图像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表格。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防振部件和中间转印带沿宽度方向的抵靠状态的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防振部件的详细构造的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防振部件的详细构造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构造的视图。感光鼓(潜像承载部件)1Y、1M、1C和1K沿由箭头A示出的方向旋转,它们的表面通过第一充电装置3Y、3M、3C和3K而均匀充电。曝光装置4Y、4M、4C和4K根据图像信息来照射感光鼓1Y、1M、1C和1K。根据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通过已知的电子照相处理而形成于感光鼓1Y、1M、1C和1K上。显影装置5Y、5M、5C和5K分别容纳黄色⑴、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上述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5Y、5M、5C和5K来显影,使得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1Y、1M、1C和1K上。使用反向显影系统,其中,通过使得调色剂粘附在静电潜像的被曝光部分来执行显影。由曝光装置4(4Y、4M、4C和4K)形成的静电潜像是点图像的集合,使得在感光鼓1(1Y、1M、1C和1K)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能够通过改变点图像的密度而变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各调色剂图像的最大密度为大约1.5至1.7,最大密度的应用调色剂量是0.4mg/cm2至 0.6mg/cm 2α中间转印带40布置成与感光鼓1的表面接触。中间转印带40环绕张紧辊41、转印对置辊42和驱动辊43拉伸,并沿由箭头G示出的方向以250mm/秒至300mm/秒的速度运动。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张紧辊41布置在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侧,以便向中间转印带40施加拉伸力。驱动辊43布置在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侧,以便通过向中间转印带40施加驱动力而使得中间转印带40运动。此外,转印对置辊(第二辊)42布置在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侧,以便经由中间转印带40和第二转印带12而面对转印棍(第一棍)10,且在转印对置棍与转印棍(第一辊)之间产生转印电场。转印对置辊42和转印辊10形成转印夹持部N。张紧辊41通过推压部件而向中间转印带40施加拉伸力,该推压部件朝着外周表面侧推压中间转印带40。来自推压部件的推压力向中间转印带40沿其运动方向产生大约2kgf至5kgf的拉伸力。中间转印带40是具有三层结构的环形带,以从其后表面的顺序包括树脂层、弹性层和表面层。例如聚酰亚胺或聚碳酸酯的材料用作构成树脂层的树脂材料。树脂层具有70 μ m至100 μ m的厚度。例如聚氨酯橡胶或氯丁二烯橡胶的材料用作构成弹性层的弹性材料。弹性层具有200 μπι至250 μπι的厚度。表面层必须由这样的材料来制造,该材料减少调色剂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外周表面的粘附,同时允许调色剂能够很容易地在转印夹持部Ν处转印至记录材料Ρ上。例如,可以使用树脂材料(例如聚氨酯)或者弹性材料(含氟树脂的粉末或颗粒散布于其中)。另外,表面层具有5 μπι至10 μπι的厚度。用于调节电阻值的导电剂(例如碳黑)添加至中间转印带40的材料中,使得中间转印带40具有1Ε+9 Ω.cm至1E+14 Ω.cm的体积电阻率。环形的中间转印带40布置成面对感光鼓1Y、1M、1C和1K。形成于感光鼓1Y、1M、1C和1K上的调色剂图像顺序地通过第一转印单元6Y、6M、6C和6K而静电地第一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0上,使得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以便在中间转印带40上形成全色图像。换句话说,感光鼓1、第一充电装置3 (3Y、3M、3C和3K)、曝光装置4、显影装置5 (5Y、5M、5C和5K)和第一转印单元6(6Y、6M、6C和6K)构成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以便在中间转印带4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在每次感光鼓1旋转的一个第一转印步骤之后,清洁装置7Y、7M、7C和7K从感光鼓1的表面清洁转印残余调色剂,使得感光鼓1重复地执行成像步骤。形成于中间转印带40上的调色剂图像沿由箭头G示出的方向运动,并传送至转印夹持部N。另一方面,记录材料P储存在盒(未示出)中。当进给辊(未示出)根据成像开始信号而被驱动时,储存在盒中的记录材料P —张张地进给,并由对齐辊13沿由箭头B示出的方位传送。由对齐辊13传送的记录材料P暂时在该处停止。然后,与传送至转印夹持部N的、中间转印带40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记录材料P被供给至转印夹持部N。用于管控记录材料P接近中间转印带40的前表面的行为的上部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成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该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第一转印部件,该第一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带接触地布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外侧,构造成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至记录材料上;第二转印部件,该第二转印部件布置在中间转印带的内侧、在跨过中间转印带与第一转印部件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构造成拉伸中间转印带;抑制机构,该抑制机构构造成抑制中间转印带沿宽度方向的偏离;以及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构造成在第二转印部件附近并且沿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在第二转印部件上游侧的位置处从内侧按压中间转印带,该按压部件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部分布置在中间转印带沿所述宽度方向的运动区域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山龙臣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