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2292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吸收器本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上旋转套筒、下旋转套筒分别和吸收器本体密封连接,下旋转套筒的下端连接皮带轮,旋转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伞型喷淋管,伞型喷淋管上端为实心轴,下端为空心轴,以旋转轴为中心,沿着吸收器本体内壁填充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上方设置两层吸附填料,吸收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排气口和进气口,进气口和气泵连接。对蒸汽从下到上进行2次吸收,皮带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转动,在旋转轴的转动下带动吸收器本体的吸附填料运转,平衡性强,运转平稳,处理量大,实现了高效吸附功能,其伞状喷淋部分和吸附填料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溶剂蒸汽吸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溶剂以及醇类、脂类、丙酮等溶剂在印刷业、喷涂、包装、制革、制鞋等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这些主要是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这些发挥性有机化合物大多具有毒性,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以废气的形式排入大气中,不仅浪费溶剂,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对有机溶剂蒸汽进行回收既可以回收溶剂,同时还可避免环境污染。但现有技术中,回收装置的填料转子为单点支撑结构,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应用中装置运转平稳和大处理量等的要求。而且填料的填充以及吸收装置的内部结构设置,导致有机溶剂的吸附过程中平衡性弱,运转不够平稳,单纯通过一次性液体吸附,因而吸收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对蒸汽从下到上进行2次吸收,皮带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转动,在旋转轴的转动下带动吸收器本体的吸附填料运转,平衡性强,运转平稳,处理量大,实现了高效吸附功能,其伞状喷淋部分和吸附填料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过滤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本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上旋转套筒、下旋转套筒分别和吸收器本体密封连接,下旋转套筒的下端连接皮带轮,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伞型喷淋管,伞型喷淋管上端为实心轴,下端为空心轴,空心轴底端通过抽液泵和循环液池连接,实心轴顶端通过喷淋圆盘和纯净吸收剂罐连接,以旋转轴为中心,沿着吸收器本体内壁填充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上方设置两层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下方设置一层层吸附填料,吸收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排气口和进气口,进气口和气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液池设置在吸收器本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伞型喷淋管上交替设置有喷液孔和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圆盘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填料内部设置有支撑晒网。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填料呈伞型安装在吸收器本体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伞型喷淋管将吸收器本体分为两个部分,上方的溶剂为纯净溶剂,吸附效果比较彻底,下方的有机溶剂进行吸附过滤后,液体回流到下端的循环液池,通过液泵抽到空心轴上的伞型喷淋管,对蒸汽从下到上进行2次吸收,回收溶剂的同时还可避免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中皮带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转动,在旋转轴的转动下带动吸收器本体的吸附填料运转,平衡性强,运转平稳,吸收均匀性好,能满足实际生产中处理量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圆盘喷淋效果均匀,伞型喷淋管的独特结构,将上下部分的吸附功能加以结合,实现了高效吸附功能,其伞状喷淋部分和吸附填料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纯净吸收剂罐;2、排气孔;3、喷淋圆盘;4、吸附填料;5、气泵;6、循环液池;7、抽液泵;8、皮带轮;9、下旋转套筒;10、进气口 ;11、伞型喷淋管;12、旋转轴;13、上旋转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本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通过上旋转套筒13、下旋转套筒9分别和吸收器本体密封连接,下旋转套筒9的下端连接皮带轮8,皮带轮8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12转动,所述旋转轴1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伞型喷淋管11,伞型喷淋管11上端为实心轴,下端为空心轴,空心轴底端通过抽液泵7和循环液池6连接,所述循环液池6设置在吸收器本体的底部,实心轴顶端通过喷淋圆盘3和纯净吸收剂罐1连接,所述喷淋圆盘3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水孔,以旋转轴12为中心,沿着吸收器本体内壁填充吸附填料4,伞型喷淋管11上方设置两层吸附填料4,吸附填料4内部设置有支撑晒网,吸附填料4呈伞型安装在吸收器本体内部,伞型喷淋管11下方设置一层层吸附填料4,所述伞型喷淋管11上交替设置有喷液孔和通孔,吸收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排气口和进气口 10,进气口 10和气泵5连接。具体运行过程为: 纯净吸收剂罐1内的液体通过实心轴顶端喷淋圆盘3上的出水孔进行喷淋,皮带轮8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12转动,使吸收器本体旋转轴12上方的吸收剂均匀喷洒到吸收器本体内壁的填充吸附填料4上,蒸汽通过气泵5从进气口 10进气,蒸汽通过伞型喷淋管11上交替设置的通孔向上流动,蒸汽和液体在吸附填料4上进行充分结合,对有机溶剂进行高纯度吸附过滤。伞型喷淋管11下端的旋转轴12为空心轴,空心轴底端通过抽液泵7和循环液池6连接,蒸汽在吸收器本体的下方进行初次吸附后,液体回流到下端的循环液池6,循环液池6内的液体通过液泵抽到空心轴上的伞型喷淋管11,进行喷淋液体,对有机溶剂进行吸附过滤。【主权项】1.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本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上旋转套筒、下旋转套筒分别和吸收器本体密封连接,下旋转套筒的下端连接皮带轮,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伞型喷淋管,伞型喷淋管上端为实心轴,下端为空心轴,空心轴底端通过抽液泵和循环液池连接,实心轴顶端通过喷淋圆盘和纯净吸收剂罐连接,以旋转轴为中心,沿着吸收器本体内壁填充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上方设置两层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下方设置一层层吸附填料,吸收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排气口和进气口,进气口和气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池设置在吸收器本体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型喷淋管上交替设置有喷液孔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圆盘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填料内部设置有支撑晒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填料呈伞型安装在吸收器本体内部。【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吸收器本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上旋转套筒、下旋转套筒分别和吸收器本体密封连接,下旋转套筒的下端连接皮带轮,旋转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伞型喷淋管,伞型喷淋管上端为实心轴,下端为空心轴,以旋转轴为中心,沿着吸收器本体内壁填充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上方设置两层吸附填料,吸收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排气口和进气口,进气口和气泵连接。对蒸汽从下到上进行2次吸收,皮带轮通过电机控制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转动,在旋转轴的转动下带动吸收器本体的吸附填料运转,平衡性强,运转平稳,处理量大,实现了高效吸附功能,其伞状喷淋部分和吸附填料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过滤效果。【IPC分类】B01D53/06【公开号】CN105457446【申请号】CN201410425087【专利技术人】刘泽华 【申请人】青岛鑫润土苗木专业合作社【公开日】2016年4月6日【申请日】2014年8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溶剂双重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本体的中心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上旋转套筒、下旋转套筒分别和吸收器本体密封连接,下旋转套筒的下端连接皮带轮,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伞型喷淋管,伞型喷淋管上端为实心轴,下端为空心轴,空心轴底端通过抽液泵和循环液池连接,实心轴顶端通过喷淋圆盘和纯净吸收剂罐连接,以旋转轴为中心,沿着吸收器本体内壁填充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上方设置两层吸附填料,伞型喷淋管下方设置一层层吸附填料,吸收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排气口和进气口,进气口和气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润土苗木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