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244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湿性和柔软性良好的防滑手套。所述防滑手套具备:对戴用者的手进行覆盖的纤维制手套主体(1)、以及浸渗和层压在所述手套主体(1)的外表面侧的至少手掌区域的多孔质层(2),其中,所述多孔质层(2)由以聚氨酯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手掌区域的外表面利用冲压加工形成凹凸形状。所述防滑手套的、所述多孔质层(2)外表面的凹凸形状中凸部占有率在30%以上80%以下为好。此外,所述防滑手套中所述凹凸形状的凹部(4、14)的平均厚度相对于凸部(3、13)的平均厚度之比为30%以上75%以下为好。此外,所述防滑手套的所述手掌区域中多孔质层的平均透湿度在6000g/m2·24h以上为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滑手套
技术介绍
作为被实施防滑加工的手套,已公知有在纤维制手套的至少手掌侧粘贴橡胶或树 脂制的片材的防滑手套。为提高这种防滑手套的防滑效果,已公知在热粘接于纤维制手套 上的橡胶片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的防滑手套。此外,已公知有通过使包覆纤维制手套的 NBR、天然橡胶含有气泡以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的防滑手套(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06-169676号)。 可是,由于NBR、天然橡胶形成的层的透湿性和吸湿性低,因此长时间戴用这种防 滑手套时,手会被汗闷蒸或发粘。手被闷蒸时,戴用者自身存在手起皮、或产生杂菌因汗液 而繁殖等卫生问题的危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169676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湿性和柔软性良 好的防滑手套。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防滑手套,具备覆盖戴用者的手的纤维制的手 套主体、以及浸渗和层压在所述手套主体的外表面侧的至少手掌区域的多孔质层,其中上 述多孔质层由以聚氨酯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手掌区域的外表面利用冲压加工形成 有凹凸形状。 因为所述防滑手套是由以聚氨酯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浸渗和层压在手掌 区域的多孔质层,所以透湿性良好,可以抑制戴用者的手被闷蒸。此外,所述防滑手套通过 利用冲压加工在手掌区域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所述凹凸形状的凹部成为沟槽,而容 易弯曲,可以发挥良好的柔软性。 作为所述防滑手套的上述多孔质层外表面的、凹凸形状中的凸部占有率,优选在 30%以上80%以下。通过如此使多孔质层外表面的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区域中的凸部占有率 处于上述范围内,所述防滑手套在具有足够的透湿性的同时,可以发挥优异的柔软性。 作为所述防滑手套的上述凹凸形状的凹部的平均厚度相对于凸部的平均厚度之 比,优选在30%以上75%以下。通过如此使上述凹部的平均厚度相对于上述凸部的平均厚 度之比处于上述范围内,所述防滑手套可以发挥优异的透湿性和柔软性。 作为所述防滑手套的上述手掌区域中多孔质层的平均透湿度,优选在6000g/m2· 24h以上。通过如此使多孔质层的平均透湿度处在上述下限值以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防 滑手套的透湿性,即使长时间使用所述防滑手套时,也可以有效抑制戴用者的手发生闷蒸。 所述防滑手套优选上述多孔质层通过将上述手套主体浸渍在包含聚氨酯和有机 溶剂的溶液中后,使有机溶剂与水置换而形成。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容易且确实可靠地在上 述手套主体上形成多孔质层。 所述防滑手套优选上述凹凸形状中凸部的俯视形状为大体六边形,多个凸部配置 成蜂窝状。这样,通过将大体六边形状的多个凸部配置成蜂窝状,可以使所述防滑手套的手 掌区域同样具有容易弯曲的柔软性,此外提高了所述防滑手套的外观性。 优选所述防滑手套的上述凸部的俯视形状为正六边形,作为连接所述正六边形的 相对的两个顶点的直线、与连接上述手套主体的底摆部中心和中指中心的直线所成的最小 角度,优选在〇度以上30度以下。通过使上述凸部的俯视形状呈正六边形,并将上述凸部的 蜂窝状配置的朝向设定在上述范围内,所述防滑手套的指部变得更容易弯曲。此外,所述防 滑手套的外观性也更优异。 所述防滑手套优选上述手套主体的指甲区域和手指分叉区域上形成上述多孔质 层,在所述指甲区域和手指分叉区域中多孔质层的外表面不具备凹凸形状。通过在指甲区 域和手指分叉区域中外表面不形成凹凸形状,与多孔质层的除外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区域 之外的其他区域的强度相比,可以提高所述防滑手套的指甲区域和手指分叉区域中的强 度。即利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所述防滑手套的指甲区域和手指分叉区域部分的强度。 另外,上述"手掌区域"是指手握被把持物时成为内侧的面且从手腕至指尖的区域 (含手指)。此外,"指甲区域"是戴用者戴上防滑手套时,与各指的前端部分的指甲的位置对 应的区域,"手指分叉区域"是邻接的各指的指根之间的区域。此外,"多孔质层外表面的凹 凸形状中的凸部占有率",是指形成有多孔质层的区域中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区域内的全部 凸部的合计俯视面积相对于形成有所述凹凸形状的区域的俯视面积的比例。此外,"凸部的 平均厚度"指从防滑手套的最内表面至凸部的表面的平均距离,"凹部的平均厚度"指从防 滑手套的最内表面至凹部的表面的平均距离。此外,俯视形状为"大体六边形"是指外形呈 和六边形近似的形状,也包含内部形成有作为凹部的沟槽、或与邻接的六边形部分连结之 类的形状。此外,"连接正六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的直线、与连接上述手套主体的底摆部 中心和中指中心的直线所成的角度",是指以连接底摆部中心和中指中心的直线的、指向中 指前端的朝向作为基准,以向拇指侧的倾斜为正,以向小指侧的倾斜为负,"最小角度"是指 连接正六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的三条直线中与连接上述手套主体的底摆部中心和中指 中心的直线所成的角度最小的角度。这里,"底摆部中心"是指将手掌朝上而使防滑手套静 置在平面上时的、底摆部的端部的俯视中央的位置。此外,"蜂窝状"是指将相同的六边形状 在相同朝向等间隔配置的结构。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透湿性和柔软性良好的防滑手套。【附图说明】 图1是从手掌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滑手套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防滑手套的凹凸形状部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从手的指甲侧观察图1的防滑手套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防滑手套的手掌区域的局部放大俯视示意 图。图5A是说明多孔质层的蜂窝图案的朝向的图,是蜂窝图案的朝向配置成与中指方 向平行时的俯视示意图。图5B是说明多孔质层的蜂窝图案的朝向的图,是蜂窝图案的朝向配置成与中指方 向所成的角度为30°时的俯视示意图。图5C是说明多孔质层的蜂窝图案的朝向的图,是蜂窝图案的朝向配置成与中指方 向所成的角度为45°时的俯视示意图。图6A是表示比较例4的形成有NBR发泡层的防滑手套的手掌侧的截面的电子显微 镜照片(100倍),照片上部是手套的外表面侧。图6B是表示实施例4的防滑手套的凸部的截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100倍),照片上 部是手套的外表面侧。图6C是表示实施例4的防滑手套的凹部的截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100倍),照片上 部是手套的外表面侧。图7是表示实施例的多孔质层中的凸部占有率和透湿度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防滑手套如图1所示具备覆盖戴用者的手的纤维制手套主体1、以及 浸渗和层压在所述手套主体1的外表面侧的至少手掌区域的多孔质层2,所述多孔质层2由 以聚氨酯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利用冲压加工在手掌区域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 (凸部3和凹部4)。 (手套主体) 手套主体1是由纤维形成的丝线编成手套状。所述手套主体1包括:以覆盖戴用者 的手主体的方式形成袋状的主体部;以覆盖戴用者的手指的方式从上述主体部延伸设置的 延伸设置部;以及筒状的底摆部,其以覆盖戴用者的手腕的方式从主体部向和延伸设置部 相反的方向延伸设置。上述延伸设置部具有分别覆盖戴用者的第一指(拇指)、第二指(食 指)、第三指(中指)、第四指(无名指)和第五指(小指)的第一指部、第二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滑手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手套,其特征在于,具备:对戴用者的手进行覆盖的纤维制手套主体、以及浸渗和层压在所述手套主体的外表面侧的至少手掌区域的多孔质层,所述多孔质层由以聚氨酯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手掌区域的外表面利用冲压加工形成有凹凸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光丰成丰国真子
申请(专利权)人:尚和手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