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磨机的制动刹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176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绞磨机的制动刹车机构,属于电力输工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一设有第一轴承的制动法兰,具制动盘腔;一输出轴,枢置于变速箱中;一双联齿轮,配合在输出轴上;一定位套,定位于输出轴的轴端;一具台阶且在台阶上设有滚针轴承的摩擦盘,固定在输出轴上;一制动盘,套置在滚针轴承上,且对应于制动盘腔中,该制动盘的盘体上间布有一组制动滚子槽,槽内设有制动滚子;一对分别与摩擦盘、双联齿轮的摩擦面相配合的第一、第二摩擦片,分别固定在制动盘的两侧,特点是:在一组制动滚子槽的每条槽内各设置有一弹簧,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制动滚子槽的槽壁上,另一端支承在制动滚子上。优点:具有制动稳定、快速、安全可靠的效果;能提高制动滚子的楔紧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绞磨机的制动刹车机构,属于电力输工器械

技术介绍
绞磨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输变电线路的施工作业中,例如在电力输变线 路的维修中作牵、紧线、竖杆竖塔、设备吊运(装)等等。绞磨机是由业界 并不陌生的三个部分组成,艮P,由以柴油机或汽油机作为动力的动力装置、 变速装置以及减速装置构成,制动刹车机构属于变速装置,介于动力装置与 减速装置之间。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ZL99228413.9推荐了一种绞磨机的制动刹车 装置,安装在变速箱中,由棘轮、与棘轮接触并固定在棘爪轴上的棘爪、通 过各自的蠊纹副旋合在一起的一对齿轮、摩擦盘等组成,其中的一个齿轮的 齿轮轴轴座上固设铜套,铜套上依序安装摩擦片、棘轮、摩擦片,摩擦盘固 定于另一个齿轮的轴座上,摩擦盘的盘面与摩擦片接触,并将摩擦片压紧在 齿轮与棘轮之间。由于该技术方案是以棘爪、棘轮相配合的方式来体现制动 刹车的,因此存在以下欠缺 一是受力不均匀,因为棘爪只能撑合棘轮上的 一牙,导致力点过于集中,易出现崩牙;二是只能在低速状态下起到刹车作 用,因为在髙速时棘爪难于甚至无法撑合于棘轮上;三是制动缺乏平稳性, 因为棘爪与棘轮之间的作用存在间隙。然而,上述技术问题已被中国专利ZL200520140164.0介绍的绞磨机的制 动刹车机构所消除,该专利具有制动面大、制动力均匀平稳,双联齿轮可以在相对快的速度下与摩擦片发生作用,进而使摩擦片与摩擦盘发生作用,对 于制动速度的改善极为有益。但是,申请人发现,该专利方案仍然存在制动 效果不理想的欠缺,具体表现为制动稳定性差,时而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制动 效果,时而则出现制动不力而致被吊重物下溜(滑)。经申请人进一步分析, 产生上述欠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动盘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间设在制动盘盘体 上的梯形槽(即制动滚子槽)内的一组制动滚子(专利为六枚)仅靠离心力实现 制动,从而无法保障所有制动滚子得以步调一致地与制动法兰(专利称轴端盖) 的制动盘腔的腔壁之间楔紧, 一旦一组即六枚制动滚子中的某一枚或二枚甚 至更多枚出现与制动法兰的制动盘腔的腔壁之间似楔非楔情形时,那么仅靠 剩余的制动滚子便难以担当起整体的楔紧作用。因此,如何使制动盘盘体上 的一组制动滚子表现出整体的制动效果成为了业界旨在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制动滚子制动可靠而能防止被吊重物下 滑现象发生的绞磨机的制动刹车机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绞磨机的制动刹车机构,它包 括一用于固定到绞磨机的变速箱上去的并且设有第一轴承的制动法兰,具制 动盘腔; 一输出轴,借助于第一、第二轴承而枢置于变速箱中; 一双联齿轮, 配合在输出轴上; 一用于防止双联齿轮游离于输出轴的定位套,定位于输出 轴的轴端; 一具台阶并且在台阶上设有滚针轴承的摩擦盘,固定在输出轴上; 一制动盘,套置在滚针轴承上,并且整体地对应于所述的制动盘腔中,该制 动盘的盘体上间布有一组制动滚子槽,槽内设有制动滚子; 一对分别与摩擦 盘、双联齿轮的摩擦面相配合的第一、第二摩擦片,分别固定在所述制动盘 的两侧,特点是在所述的一组制动滚子槽的每条槽内各设置有一弹簧,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制动滚子槽的槽壁上,另一端支承在制动滚子上。本技术所述的制动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使润滑油补充给所述滚针轴承的油孔,所述的油孔开设在制动滚子槽的槽底壁上。本技术所述的制动盘上的制动滚子槽的槽底壁由平直面和圆弧面共同构成。本技术所述的输出轴的近中部设有螺牙,所述的双联齿轮的中央设 有内螺牙,内嫘牙与螺牙相配合。本技术所述的螺牙为左旋嫘牙。本技术所述的输出轴的轴端设有第一定位销孔,而所述的定位套上 开设有第二定位销孔,藉由定位销依序穿入第二、第一定位销孔将定位套定位于输出轴的轴端。本技术所述的输出轴所用于与绞磨机的减速装置相联结的一端加工 有花键。本技术所述的第一、第二摩擦片的材料为铜基锡合金材料。 本技术由于在制动滚子槽内加设了作用于制动滚子的弹簧,从而能 在制动状态下保障一组制动滚子共同地与制动盘腔的腔壁实现楔紧,被吊重物不会出现下滑回降现象,具有制动稳定、快速、安全可靠的效果;将制动 滚子槽的槽底壁设计成由平直面与圆弧面共同构成的底面,能更进一步地提 髙制动滚子的楔紧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制动盘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和图2中,在图中给出了绞磨机的变速箱6,更具体地讲给出了变 速箱6的箱体,变速箱6的下方为变速装置(图中未示出),本技术的双 联齿轮7是与变速装置传动联结的,也就是说变速装置将绞磨机的动力装置 例如柴油机或汽油机传递而来的高速度经变速后传递给本技术的双联齿 轮6。据此可知,本技术绞磨机的制动刹车机构是由位于其下方的并且同 样置于变速箱6中的变速装置来带动的,经变速装置的多级变速而使双联齿 轮7的转速减缓即放慢。以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位于左端的并且携有第一轴承11的 制动法兰1用蠊钉13固定在变速箱6的左侧箱壁或称左侧箱体上,制动法兰 1的制动盘腔12是用来补偿下面将要提及的制动盘3的。输出轴5的左端设 计成具花键53的结构,用于与绞磨机的减速装置传动配接。输出轴5的近中 部加工有螺牙51,螺牙51为左旋螺牙,输出轴5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定位销孔 52。整根输出轴5穿过轴承11、摩擦盘2的第一轴孔22、第一摩擦片8的通 孔、制动盘3的第二轴孔35、第二摩擦片4的第三轴孔41后通过其上的螺牙 51与成形在双联齿轮7中央孔上的内蠊牙72螺纹旋配,然后将定位套9通过 定位销911插入第二定位销孔91和第一定位销孔52中实现与输出轴5的轴 端联结,对双联齿轮7进行有效限位,输出轴5的右端枢置于设于变速箱6 的右箱壁(体)上的第二轴承61中。输出轴5与摩擦盘2的固定是借助于键 54键至键槽211来完成的,并且用卡簧或称卡箍卡入输出轴5上的卡槽55 中进行限位。摩擦盘2所朝向制动盘3的一侧构成有台阶21,滚针轴承211设在台阶 21的台阶面上。将材料优选为铜基锡合金制作的第一、第二摩擦片8、 4用摩擦片固定蟪钉42固定在制动盘3的两侧,整个制动盘2携第一、第二摩擦片 8、 4枢置到滚针轴承211上。第一摩擦片8与摩擦盘2的摩擦面23相配合, 而第二摩擦片4与凹设成形于双联齿轮7上的摩擦面71相配合。请结合图3,作为实施例,申请人给出的制动盘2的盘体上的一组制动滚 子槽31有六个,每个制动滚子槽31内横卧一枚柱状的制动滚子32,并且在 每一制动滚子槽31中加设一枚弹簧33,弹簧33的两端分别抵挡在制动滚子 槽31的一侧槽壁上和制动滚子32上,藉由弹簧33的作用而能使所有滚子32 在倒转时同时起到步调一致的自锁作用,从而改变了已有技术中离心式倒转 时六枚制动滚子32不能同时楔紧的现象。此外,申请人还对制动滚子槽31 的槽底壁进行了改良,具体是将槽底壁(面)设计成由平直面311与圆弧面 312共同构成,圆弧面312的形成,与已有技术中的卯°的平底槽相比,更加有助 于制动滚子32与制动盘腔12相楔紧的锁紧力,可彻底解决重物起吊后离合 器分离时的回降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磨机的制动刹车机构,它包括一用于固定到绞磨机的变速箱(6)上去的并且设有第一轴承(11)的制动法兰(1),具制动盘腔(12);一输出轴(5),借助于第一、第二轴承(11)、(61)而枢置于变速箱(6)中;一双联齿轮(7),配合在输出轴(5)上;一用于防止双联齿轮(7)游离于输出轴(5)的定位套(9),定位于输出轴(5)的轴端;一具台阶(21)并且在台阶(21)上设有滚针轴承(211)的摩擦盘(2),固定在输出轴(5)上;一制动盘(3),套置在滚针轴承(211)上,并且整体地对应于所述的制动盘腔(12)中,该制动盘(3)的盘体上间布有一组制动滚子槽(31),槽内设有制动滚子(32);一对分别与摩擦盘(2)、双联齿轮(7)的摩擦面(71)相配合的第一、第二摩擦片(8)、(4),分别固定在所述制动盘(3)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组制动滚子槽(31)的每条槽内各设置有一弹簧(33),弹簧(33)的一端支承在制动滚子槽(31)的槽壁上,另一端支承在制动滚子(3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炯秀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常福电力机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