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及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48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机及牵引装置,升降机由主架和位于其两侧的吊笼及位于上端的顶滑轮构成,吊笼内设有操作控制器,主架上有制动轨,制动安全钳与吊笼相连,钳口与制动轨相配合,吊笼上连有与平衡杆活动连接的拉杆,连于平衡杆两端的滑轮的钢丝绳分别依次通过顶滑轮、底滑轮;牵引装置由减速器及与之分别相连的电机,卷筒构成,连于减速器的离心式限速控制器与卷筒间连有匀速差速机构,用于提升人或货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升人或货物的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机及牵引装置。目前,用于提升人或货物的升降机的吊笼提升传动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齿轮齿条传动,一种是钢丝绳传动,齿轮齿条传动,属于开式传动,工作条件恶劣,齿轮齿条磨损快,需经常更换,吊笼运行过程中振动和噪音均较大,而且运行速度越高,振动及噪音越大,运行速度受到限制,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钢丝绳传动方式可以提高吊笼的运行速度,但由于提升吊笼的钢丝绳一般只有一根,安全系数低,容易发生绳断笼掉的危险事故。为了加强安全保护而设置了机械式的安全钩,这种安全钩在吊笼高速运行时基本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不论是齿轮齿条传动,还是钢丝绳传动,其使用的电机及卷筒等构成的牵引装置均设在吊笼内,因而吊笼的负载能力相应减少,影响了升降机的工作效率。而且钢丝绳传动的升降机卷筒的速度仅有电机和抱闸控制,抱闸发生故障后,沉重的吊笼会由上而下高速降下,便在瞬间发生严重的机毁人亡事故。再就是工作中随着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层数的变化,吊笼的运行速度也随之变化,同时电机承受的扭矩也产生变化,钢丝绳卷筒以同样的速度转动,则吊笼升得越高,速度越快,吊笼降得越低,电机承受的扭矩越大,因而造成升降机工作不稳定,而要求选用的电机功率必须足够大,相应的浪费了能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运行快速平稳,安全可靠,工作效率较高的升降机;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当卷筒转速超过一定值时能给予制动,从而限制卷筒转速,并且在电机转速不变时,电机转速能随钢丝绳缠绕层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保证钢丝绳匀速运行的牵引装置。本专利技术之一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该升降机含有主架和位于主架两侧的吊笼及位于主架上端的顶滑轮,吊笼内设有操作控制器,主架上设有制动轨,由连杆、铰杆、钳口组成的制动安全钳与吊笼相连,钳口与制动轨相配合,在吊笼上方连有拉杆,该拉杆与平衡杆活动连接,连于平衡杆两端的钢丝绳分别依次经过顶滑轮,底滑轮。本专利技术之一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在吊笼上连有防护绳,该防护绳与钢线绳用U形卡固定连接。连杆以连于吊笼的固定轴相连接,铰杆连接处的铰点处连有手控钢丝绳,弹簧分别与铰杆、固定轴相连。拉杆的一端与平衡杆用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吊笼相连处设有超重保护器。本专利技术之二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该牵引装置由电机连接减速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减速器与卷筒之间加设了离心式限速控制器和匀速差速机构,离心式限速控制器与减速器相连,匀速差速机构位于离心式限速控制器与卷筒间并分别与离心式控制器、卷筒相连。本专利技术之二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匀速差速机构由差速齿轮与壳体固定连接,差速伞齿轮与壳体连接,并与输入伞齿轮、输出伞齿轮啮合构成。齿轮与差速齿轮的齿数不同。输入齿轮与齿轮固定在输入轴上。所说的离心式限速控制器在其外壳内置有十字块,在十字块的凹槽内置有离心块,离心块外弧连有刹车带,板簧穿过离心块插在十字块的凸起内,板簧与离心块间有预紧螺钉。外壳的内径略大于十字块与刹车带形成的外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1、本升降机为四根钢丝绳均匀受力提升吊笼,即使只剩下一根钢丝绳工作,也与目前单根钢丝绳的升降机的安全系数相同;增加了防护绳,避免了因U型卡下方的钢丝绳至超重保护器间出现故障而造成的事故;另外,由于设置了超重保护器,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本机的绝对安全性。2、由于将电机、卷筒等组成的牵引装置从吊笼移出机外,从而减少了吊笼自重,即相应地增加吊笼的载荷,另外,运行速度可达每分钟70米,比普通升降机快两倍以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3、由于省略了齿条,降低了主架加工成本,极大地减少了吊笼运行的振动与噪声。4、在断绳或卷筒失控等情况下,吊笼中的工作人员迅速地操作手控钢线绳拉动铰点上移,两钳口间的间距缩小至卡在制动轨上,由于制动安全钳的钳体向下运行,钳口与制动轨之间的摩擦力使钳口与制动轨卡得更紧,使吊笼迅速停下。5、当卷筒转速超过一定值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式限速控制器的离心块发挥作用,阻止卷筒转速继续升高。6、匀速差速机构在卷筒上的钢丝绳由于缠绕层数的变化使卷筒的转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使钢丝绳由卷筒卷入或放出的速度不变,从而使吊笼的运行速度保护不变,升降稳定,并且可选用尽量小功率的电机,节约成本和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升降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3是制动安全钳与主架上的制动轨相配合的示意图;图4是制动安全钳与主架、吊笼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牵引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匀速差速机构示意图;图7是离心式限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9是施工升降机与牵引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侧视图其中1—顶滑轮,2—主架,3—钢线绳,4—U型卡,5—平衡杆,6—防护绳,7—操作控制器,8—吊笼,9—滑轮,10—拉杆。11—底滑轮,12—超重保护器,13—手控钢丝绳,14—钳口,15—铰点,16—铰杆,17—连杆,18—制动轨,19—弹簧,20—固定轴,21—电机,22—减速器,23—离心式限速控制器,24—联轴器,25—匀速差速机构,26—齿轮,27—介轮,28—差速齿轮,29—壳体,30—输入伞齿轮,31—差速伞齿轮,32—输出伞齿轮,33—卷筒,34—预紧螺钉,35—板簧,36—十字块,37—刹车带,38—离心块,39—外壳,40—减速器外壳,41—轴,42—牵引装置。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9、10牵引装置42上的四根钢丝绳3分别通过底滑轮11及顶滑轮1与平衡杆5的两端的滑轮9连接,连接处的上方分别有U型卡4与两根防护绳6连接,防护绳6下端与吊笼8固定连接,平衡杆5与拉杆10以销轴活动连接,拉杆10与吊笼8活动连接,连接处设有超重保护器12(内设有弹簧,及报警器),吊笼8内设有操作控制器7,主架2由标准节组合而成,主架2两侧分别有吊笼8(称为双笼),需提高主架2的高度时,以连在顶部标准节上的支承机构(图中未标出)将顶部顶起,然后加入标准节。牵引装置42上的卷筒等分成四节,分别为I、II、III、IV节,I、II节为一组,III、IV节为一组,每组使用一根等长的钢丝绳3,这样,两组的四根钢丝绳3长度相同,因而卷筒上每节内的钢丝绳3缠绕层数相同。两根等长的钢丝绳3的中心点套在平衡杆5的滑轮9上,平衡杆5可沿拉杆10上下转动一定的角度,因而当两组钢丝绳的长度或拉力稍有不同时,平衡杆5可绕轴倾斜,从而使每组四根钢丝绳3上的拉力相等。防护绳6的作用之一是当拉杆10、平衡杆5断裂时,由防护绳6牵拉吊笼8;之二是任意一根钢丝绳3被拉断后,两根防护绳6拉紧同组另一根钢丝绳3,平衡杆5倾斜,以调整剩下三根钢丝绳3的张紧力相同,保证其正常运行。参见图3、图4在主架2与吊笼8间设置了由连杆17、铰杆16、钳口14组成的制动安全钳。连杆17、铰杆16、钳口14都是成对设置,两连杆17的连接处由固定轴20固定在吊笼8上,随吊笼8上下移动,连杆17与铰杆16按四连杆机构设置,两铰杆16的交点为铰点15,四连杆内的铰杆16上连有弹簧19,弹簧19的另一端与固定轴20连接,铰点15上连有与吊笼8内的操作控制器7相连接的手控钢丝绳13。正常状态时,四连杆机构在自重和弹簧19的作用下向内收缩,两铰杆16通过铰点15使钳口张开,吊笼8正常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包括主架(2)和位于其两侧的吊笼(8)及位于上端的顶滑轮(1),吊笼(8)内设有操作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主架(2)上设有制动轨(18),由连杆(17)、铰杆(16)、钳口(14)组成的制动安全钳与吊笼(8)相连,钳口(14)与制动轨(18)相配合,吊笼(8)上连有与平衡杆(5)活动连接的拉杆(10),连于平衡杆(5)两端的钢丝绳(3)分别依次经过顶滑轮(1)、底滑轮(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延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州市建筑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