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沃林专利>正文

一种装运泥方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145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建筑工地上用于将泥方从地下室往地面装运的设备。装运泥方的设备包括有电机,吊桶上有缆绳和吊臂,吊桶下盖和吊桶壁间间为活动连接,吊桶下盖通过缆绳和吊臂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装运泥方用的设备可保证跑车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可自由移动,能自动卸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重物由低处提往高处,并将其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建筑工地上用于将泥方从地下室往地面装运的设备。建筑工地上用于将泥方从地下室往地面装运的方法有多种。用汽车装运泥方不仅由于空间有限,而且由于通道的坡度较大,有时还会渗有地下水,很容易打滑,造成效率很低,而且由于坡道的存在造成逆向法施工的工场不能整片施工;用输送带装运泥方,由于无法用机械装土,效率也很低;用车式吊机往地面吊运泥方,由于建筑工地空间的限制,效率很低,采用逆向法施工的建筑工地上,车式吊车有时根本派不上用场,而且车式吊车的成本也很高。为克服上述各种方案的不足,框架结构的悬吊系统应运而生,这种悬吊系统只需较小的空间即可适用,而且效率也较高。但目前现有的悬吊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跑车所受外力不平衡,造成跑车难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2)跑车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需要施以跑车以外的力才能实现,不能方便地控制跑车的位移,以把泥方装运到预定的地方去。即使能够勉强实现也很费时费力,难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现有装运泥方用的吊桶只能实现机械装土,不能自动卸土。使用人工卸土的方法,效率不可能太高,而且每次装运的泥方也不能太多,同样也难以满足施工进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跑车受力平衡,且能自由控制其水平移动的建筑工地装运泥方用的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卸土的建筑工地装运泥方用的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装运泥方的设备,包括卷扬机(1)、钢梁架(2)、跑轮(3)、定滑轮组(4)、动滑轮组(5)、缆绳(6)、吊钩(7)和吊桶(8),跑轮(3)置于导轨(9)上,定滑轮组(4)的轮轴通过连接件(10)和跑轮(3)的轴连在一起,吊钩(7)的上端与导轨(9)相连,吊桶(8)包括吊桶壁(13),吊桶臂(14)和吊桶下盖(15),其特征在于装运泥方的设备还包括有电机(12),电机(12)的转轴驱动跑轮(3)转动,缆绳(6)绕过定滑轮组(4)和动滑轮组(5)后一端与卷扬机(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件(11)相连或与另一台卷扬机相连,两端部分在同一平面上,方向相反,吊桶上有缆绳(16)和吊臂(17),吊桶下盖(15)和吊桶壁间(13)间为活动连接,吊桶下盖(15)通过缆绳(16)和吊臂(17)相连接。所述装运泥方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导轨(9)为“工”字形钢梁,跑轮(3)由两组跑轮组成,两组跑轮的内侧分别压在“工”字形钢梁下侧的两肩上。所述装运泥方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缆绳(6)从定滑轮组(4)引向卷扬机(1)或固定件(11)的两端部分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装运泥方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缆绳(6)从定滑轮组(4)引向卷扬机(1)或固定件(11)的两端部分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装运泥方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滑轮组(4)由定滑轮(18)和定滑轮(19)两个滑轮组成,动滑轮组(5)由动滑轮(20)一个滑轮组成,从卷扬机(1)引出的缆绳(6)依次绕过定滑轮(18)、动滑轮(20)和动滑轮(19),最后引向固定件(11)。所述装运泥方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定滑轮组(4)由定滑轮(21)、定滑轮(22)和定滑轮(23)三个定滑轮组成,动滑轮组(5)由动滑轮(24)和动滑轮(25)和两个动滑轮组成,从卷扬机(1)引出的缆绳(6)依次绕过定滑轮(21)、动滑轮(24)、定滑轮(22)、动滑轮(25)和定滑轮(23),最后引向固定件(11)。所述装运泥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缆绳(16)的长度大于吊桶壁(13)下端至吊桶臂(14)上端的高度。所述出土吊桶,其特征在于吊桶壁(13)上有绊耳(26),缆绳(16)从绊耳(26)内穿过。所述装运泥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吊桶臂(14)的两端也有绊耳(27),缆绳(16)也从绊耳(27)内穿过。所述装运泥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吊桶臂(14)和吊桶壁(13)间通过可活动的铰链(28)相连接。所述装运泥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吊桶下盖(15)可以分为半盖(29)和半盖(30),半盖(29)和半盖(30)相邻的一侧分别和缆绳(16)相连接,半盖(29)和半盖(30)相背的另一侧分别通过铰链(31)和吊桶壁(13)相连接。所述装运泥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吊桶下盖(15)也可以分为半盖(29)和半盖(30),半盖(29)和半盖(30)相邻的一侧分别通过铰链(31)和吊桶壁(13)相连接,半盖(29)和半盖(30)相背的另一侧分别和缆绳(16)相连接。所述装运泥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吊桶下盖(15)还可以是一个整体盖且和吊桶壁(13)可完全分离,吊桶下盖(15)相对两侧和缆绳(16)相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钢架结构及所用吊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1跑车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跑车系统的侧向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用吊桶的主视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用吊桶的左视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跑车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跑车系统的侧向视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用吊桶的主视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用吊桶的左视图。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所用吊桶的主视图。附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所用吊桶的左视图。实施例1请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装运泥方的设备,包括卷扬机(1)、钢梁架(2)、跑轮(3)、定滑轮组(4)、动滑轮组(5)、缆绳(6)、吊钩(7)和吊桶(8),跑轮(3)置于导轨(9)上,定滑轮组(4)的轮轴通过连接件(10)和跑轮(3)的轴连在一起,吊钩(7)的上端与导轨(9)相连,吊桶(8)包括吊桶壁(13),吊桶臂(14)和吊桶下盖(15),装运泥方的设备还包括有电机(12),电机(12)的转轴驱动跑轮(3)转动,缆绳(6)绕过定滑轮组(4)和动滑轮组(5)后一端与卷扬机(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件(11)相连或与另一台卷扬机相连,两端部分在同一平面上,方向相反,吊桶上有缆绳(16)和吊臂(17),吊桶下盖(15)和吊桶壁间(13)间为活动连接,吊桶下盖(15)通过缆绳(16)和吊臂(17)相连接。吊桶下盖(15)分为半盖(29)和半盖(30),半盖(29)和半盖(30)相邻的一侧分别和缆绳(16)相连接,半盖(29)和半盖(30)相背的另一侧分别通过铰链(31)和吊桶壁(13)相连接。缆绳(16)的另一端和吊臂(14)相连接。缆绳(16)的长度大于吊桶壁(13)下端至吊桶臂(14)上端的高度。电机(12)可以驱动跑轮(3),从而推动整个跑车系统在导轨(9)上移动,又由于电机(12)通过独立的操作电路进行控制,因而跑车移动的方向,速度和距离可以自由控制。缆绳(6)引向卷扬机(1)或固定件(11)等跑车以外的其他物体,并且保证其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因而整个跑车受平衡外力作用,减少了跑车水平移动的阻力,而且跑车也不会受扭力作用。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卷扬机(1)牵引缆绳(6)运动可提升吊桶(8)的高度,电机(12)专用于驱动跑车的水平移动。两者独立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两者也可以同时工作,并且卷扬机(1)不动时,跑车的水平移动不会影响吊钩的垂直高度。吊桶(8)装好泥方后缆绳(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运泥方的设备,包括卷扬机(1)、钢梁架(2)、跑轮(3)、定滑轮组(4)、动滑轮组(5)、缆绳(6)、吊钩(7)和吊桶(8),跑轮(3)置于导轨(9)上,定滑轮组(4)的轮轴通过连接件(10)和跑轮(3)的轴连在一起,吊钩(7)的上端与导轨(9)相连,吊桶(8)包括吊桶壁(13),吊桶臂(14)和吊桶下盖(15),其特征在于装运泥方的设备还包括有电机(12),电机(12)的转轴驱动跑轮(3)转动,缆绳(6)绕过定滑轮组(4)和动滑轮组(5)后一端与卷扬机(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件(11)相连或与另一台卷扬机相连,两端部分在同一平面上,方向相反,吊桶上有缆绳(16)和吊臂(17),吊桶下盖(15)和吊桶壁间(13)间为活动连接,吊桶(8)下盖(15)通过缆绳(16)和吊臂(1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沃林钟显奇
申请(专利权)人:谢沃林钟显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