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径向结构的非接触式流体电导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294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1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径向两电极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流体电导测量装置,包括交流激励源、径向两电极传感器、金属屏蔽罩、电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微型计算机。其中,传感器包括绝缘管道,两个凹形金属电极。金属电极沿径向对称分布在绝缘管道外壁,一个为激励电极,另一个为检测电极。金属屏蔽罩放置于传感器周围,用于屏蔽外部电磁干扰。引入串联谐振原理消除耦合电容对电导检测的不利影响,增加电导检测的灵敏度,扩大电导检测应用的测量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感器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测量方式为非接触,对管道内流体流动无影响,有效克服了接触式电导测量存在的电极极化、腐蚀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电导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径向两电极传感器的非接 触流体电导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中的液相体系广泛存在于冶金、化工工程、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等 部门的科研和生产的过程中,电导是流体的基本物性参数之一,电导的在线检测对分析管 道中流体的其他特性参数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浓度、组分、化学反应速率等。正是由于流体 的很多物理、化学特性差异都会反映为其电导的变化,所以管道中流体电导的在线测量在 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电导检测的方法大都是基于接触式电导检测技术,由于检测电极与流体直接 接触,易发生电化学反应、极化效应。此外在测量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测量电极易被玷污,导 致电导测量性能下降。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技术(C 4D),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电导检测技 术,典型的传感器结构是绝缘管外壁轴向分布的两个环状电极。由于其具有电极与被测流 体不接触的优点,因此得到科学工作者与工程师的广泛关注。 然而,上述传感器结构较为松散,占用空间较多,不利于工业实际应用。本实用新 型针对流体电导检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两电极传感器的非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径向两电极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流体电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激励源(1)、径向两电极传感器(10)、电感模块(6)、信号处理模块(7)、数据采集模块(8)、计算机(9);交流激励源(1)与电感模块(6)的一端相连接,电感模块(6)的另一端与径向两电极传感器(10)的激励信号输入端相连,径向两电极传感器(10)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7)的一端相连,信号处理模块(7)、数据采集模块(8)、计算机(9)顺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昭汇冀海峰宋悦常亚王保良黄志尧李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