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戈平专利>正文

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634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22:52
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包括在吸引管的负压吸入口首端安装带有图像传感模组的头部组件,吸引管末端上安装负压吸出口,吸引管末端外安装有手柄、信号电气接口,吸引管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带有柔性线路板的压条,柔性线路板上电气连接线两端分别与头部组件内图像传感模组中的第一印刷线路板和手柄腔内的第二印刷线路板连接。压条体积小,在保证吸引管外径不增加的前提下,增加了负压吸引管的有效管径,能更有效地吸引较大的宫腔组织,避免管腔堵塞,使用效果更好。而且,吸引管和压条分开制作然后再固定成一体,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另外,通过不同柔性线路板的设计,可灵活配置不同数目的连接线或改变连接线的宽度、厚度来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负压吸引装置和显示装置配套一起使用的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
技术介绍
人工流产原常用的吸引管,无法观察到子宫内的具体情况,主要依靠和凭借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感觉进行盲目吸宫操作,不仅创伤面大而且还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并留下并发症的隐患。随着多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实现宫腔手术可视化的专利应运而生。中国专利200720077051.X“一次性可视宫腔吸引管”,就提供了一种能使操作者在手术操作的同时观察到患者宫腔内的具体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既提高手术操作质量又降低引发手术感染及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双腔吸引管的设计使负压吸引的有效管径缩小了,吸引较大块宫腔组织时容易堵塞。中国专利201520097176.3“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吸引管”,也提供了一种在保证外径不增加的前提下,增加负压吸收装置的有效管径,更有效地吸引较大的宫腔组织,避免管腔堵塞,但其制造工艺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能保证负压吸收时的有效管径,更有效地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包括在吸引管(3)的负压吸入口(2)首端安装带有图像传感模组(12)的头部组件(1),吸引管(3)末端上安装负压吸出口(9),吸引管(3)末端外安装有手柄(7)、信号电气接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内壁(31)一侧固定连接带有柔性线路板(41)的压条(4),所述柔性线路板(41)上电气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头部组件(1)内图像传感模组(12)中的第一印刷线路板(125)和手柄(7)腔内的第二印刷线路板(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包括在吸引管(3)的负压吸入口(2)首端安装带有图像传感模组(12)的头部组件(1),吸引管(3)末端上安装负压吸出口(9),吸引管(3)末端外安装有手柄(7)、信号电气接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内壁(31)一侧固定连接带有柔性线路板(41)的压条(4),所述柔性线路板(41)上电气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头部组件(1)内图像传感模组(12)中的第一印刷线路板(125)和手柄(7)腔内的第二印刷线路板(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4)利用超声波塑料焊接或用医用胶水紧固黏贴在吸引管(3)内壁(31)下方的表面上,所述压条(4)的宽度B小于吸引管(3)内腔直径的1/3,厚度H小于0.75毫米,所述柔性线路板(41)的宽度A和厚度h选择紧贴压条的封闭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戈平韦锡波韦锡义
申请(专利权)人:刘戈平韦锡波韦锡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