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09098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疲劳的中药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黄芪13~62份,乌贼干48~102份,白芍7~32份,北五味子7~32份,香附3~17份,山药7~32份,淫羊藿7~32份,薏苡仁10~52份,炙甘草1~17份。该中药复合物具有健脾、补肾、调补气血阴阳佐以疏肝的功效,达到五脏阴阳气血共调,经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疲劳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几乎各种急慢性病证,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或疲劳。关于疲劳人群的状况,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预测CFS(Chronic FatigueSyndrome简称CFS,慢性疲劳综合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国尚无针对CFS的大规模研究,但是已有一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CFS人群中有较高的分布,尤其是脑力劳动者,CFS更为普遍。据有关流行病学数字显示,20?50岁疲劳的发生率占55%。根据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十大城市组织开展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初步调查显示:各城市人群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10%?25%之间。随着社会发展加速,信息变化快、城市的生活节奏较快,带给人们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人正受到CFS的困扰,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疲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Life QOL),因疲劳致产业效率低下造成经济损失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现代高效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为主要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症候群,表现为精神倦怠、情绪低沉、嗜睡懒动、低热、头痛、肌肉关节痛、失眠多梦、工作注意力不集中、说话办事无条理性、记忆力减退、或见心烦意乱、心悸怔忡、头晕耳鸣等症,多见于20?50岁的脑力工作者,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有病毒感染说、内分泌异常说、免疫异常说、代谢异常说、自律神经失调等。慢性疲劳综合症是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饮食、营养不合理、生活不规律以及应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我们的感受的疲劳感,由于运动疲劳又由于脑疲劳。比如平时我们所进行的肌肉运动,实际上动员了脑的许多部位参与调节。也就是说,肌肉疲劳,常伴有脑神经系统的疲劳。总之,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三者一起组成三位一体的调节系统,调节着人体的健康,若此系统调节出现紊乱,功能低下,就会导致疲劳的发生。疲劳感是人们对疲劳的主观感受。疲劳感和倦怠感本是同发烧和疼痛一样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可能体验过的机体自身稳定性紊乱的一种重要警戒信号。CFS患者是疲劳(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医疗手段的早期干预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亚健康状态的患者进一步发展为疾病状态(CFS)。重视亚健康状态的防范并调治亚健康是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概念和疾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随着疲劳疾病发病率升高,易感人群不断增多,预防治疗疲劳的食药更具显得重要。疲劳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采用镇痛、抗抑郁、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另外国内的抗疲劳保健品的保健功能大多是“用免疫调节来消除疲劳”,或用牛磺酸为主要成分。没有针对具体的症状,过于空泛,大多的抗疲劳功能食品成为增加免疫食品。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药辨证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认为,五脏功能失调是导致疲劳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以气血阴阳的亏虚为主,病程长,进程缓慢,属于中医“虚劳”、“虚损”等范畴,故治疗主张从虚劳论治。中医对疲劳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对疲劳有较多的论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把疲劳证候放在《虚劳候》条目的五劳六极七伤中论述,认为五劳者,为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千金方》中称为“疲劳”),又为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他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神志(疲)劳和脏腑(疲)劳的概念;指出了这些虚劳证候是由血气、精髓虚竭、脾胃气弱或肾气不足、或阴不足、阳有余等原因引起。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下流乘肾,此阴阳虚之证。”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说:“脾主四肢,若劳力辛苦,伤其四肢,则根本竭矣。或因饮食不调,或专因劳力过度,或饮食不调之后加之劳力,或劳力过度之后继以不调,故皆谓之内伤元气不足之证,而宜用补药也”。《类证治裁》中还有“凡虚损起于脾胃,穷必及肾”的记载,说明脾肾在虚劳证候中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对疲劳的认识,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主要集中在形体(疲)劳、神志(疲)劳和脏腑(疲)劳三个方面,体现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医学的辩证思维。在脏系证类中最常见的证候是脾胃功能失调证。在疲劳的治疗中,我们强调以脾胃为中心,涉及他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四肢肌肉失养而产生疲劳,气血两虚出现乏力、心悸、头晕、夜寐欠安等症状,加之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克脾土,加重病情变化;肝气不疏,郁而化火伤阴,肝肾同源,形成气阴两虚兼夹肝郁之证,临床常见疲乏无力,腰酸,健忘,不寐头痛,情绪急躁易怒,舌质淡红,舌苔少或薄,脉象弦或弦细。日久则精血气津液生化乏源,出现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体疲乏力、气短声低等虚弱症状。脾为后天之本,脾运化水谷正常,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营养材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脾气虚则出现倦怠、消瘦等症状;脾虚失运,气血生化无源致心血不足而心神失养,出现心悸、失目民、食少、乏力、面色无华等症状。脾虚及肺则气短、喘促、声低懒言、倦怠肢软乏力、因脾虚致肝气虚、肝胃不和,肝气虚会出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抑郁不快、思维迟钝等情绪及思维活动的改变。脾失健运,不能化生精微以充肾,肾气虚弱,出现神疲、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眩晕等脾虚肾弱的症状。《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胃者,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景岳全书?虚劳》:“病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六伤,证有营卫脏腑。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有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治疗当以脾为主,重视肾脏,顾及他脏,增补气血阴阳,使机体趋于健康平衡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该中药复合物具有健脾、补肾、调补气血阴阳佐以疏肝的功效,达到五脏阴阳气血共调,经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抗疲劳的中药复合物,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黄芪13?62份,乌贼干48?102份,白芍7?32份,北五味子7?32份,香附3?17份,山药7?32份,淫羊藿7?32份,薏苡仁10?52份,炙甘草1?17份。—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黄芪15?60份,乌贼干50?100份,白苟9?30份,北五味子9?30份,香附5?15份,山药9?30份,淫羊藿9?30份,薏该仁12?50份,炙甘草3?15份。—实施例中:每一剂所述抗疲劳的中药复合物相当于原料药121?360g。—实施例中:所述抗疲劳的中药复合物的剂型为汤剂、颗粒剂或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疲劳的中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合物的原料药按质量份数计,包括:黄芪13~62份,乌贼干48~102份,白芍7~32份,北五味子7~32份,香附3~17份,山药7~32份,淫羊藿7~32份,薏苡仁10~52份,炙甘草1~17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