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64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盒,属于激光打印技术领域,包括盒体、切换装置、第一弹性件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切换装置设于盒体远离感光鼓的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包括推杆、复位件及滑块。由于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设置有切换装置,改善了该处理盒在落机及从主机上取下过程联结及脱离联结的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打印机供给碳粉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把图像形成于打印介质如纸张上的设备,通常由主机及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上的处理盒构成;其中,处理盒具有盒体,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及提供显影剂至感光鼓上以显影该静电潜像的显影辊,感光鼓与显影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感光鼓具有鼓筒及安装于鼓筒的一个轴向端上的旋转力传递组件,鼓筒通常由铝管及包覆于铝管外的感光材料层构成。当处理盒安装至主机上时,旋转力传递组件应便于与设于主机上的驱动轴牢固联结,将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鼓筒及其他旋转件,从而保证感光鼓及其他旋转件的正常工作;当处理盒中的碳粉耗尽之后,需要将处理盒从主机上拆下,以便更换新处理盒,在拆下处理盒的过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应便于与驱动轴脱离联结。公开号为CN103970002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如图1及图2所示,该处理盒包括盒体01,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02,及安装在盒体驱动端上的切换装置03。感光鼓02包括鼓筒021及安装在鼓筒021的一个轴向端上的旋转力传递组件022,旋转力传递组件022包括鼓齿轮0220、弹簧023及旋转力传递件0221,旋转力传递件0221包括导杆02211及位于导杆02211一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02212,旋转力传递件0221可沿鼓筒021轴向往复移动地置于鼓齿轮0220的容纳腔内,导杆02211上设有滑块02213。切换装置03包括推杆031、弹簧0321、弹簧0322及安装座033。安装座033与盒体0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其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推杆031的滑槽,推杆031可沿滑槽在垂直导杆02212轴向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弹簧0321与弹簧0322的一端抵压在推杆031上,另一端抵压在安装座033上,它们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推杆031的顶压端部0311沿远离安装座033的方向移动。推杆031上设有滑道,滑道包括第一滞留段0312、连接段0313及第二滞留段0314,弹簧023的恢复力迫使滑块02213抵压在滑道上。当整个处理盒不受外力约束时,推杆031位于脱离位置,此时,旋转力传递件0221在弹簧023的作用下沿轴向朝靠近鼓筒021的方向移动,使滑块02213位于第一滞留段0312上;当处理盒装入主机后,顶压端部0311受到安装位末端上的挡板的挤压力作用,推杆031由脱离位置移动至联结位置,滑块02211从第一滞留段0312沿连接段0313滑动至第二滞留段0314,位于第二滞留段0314上时,推杆031位于联结位置,推动旋转力传递件0221沿轴向朝远离鼓筒021的方向移动,使旋转力接收部02212与主机驱动轴联结。上述处理盒在主机中安装到位后,完成了旋转力接收部02212与驱动轴的联结,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在驱动端上安装切换装置03,容易对驱动齿轮等传动件的布置造成干涉;(2)在其容纳腔内的碳粉耗尽后,为了能够顺畅地拆下处理盒,要求盒体01的驱动端往外移动一定间距,以使滑块02213从第二滞留段0314沿连接段0313滑动至第一滞留段0312,但受限于旋转力接收部02212与驱动轴上旋转力施加臂的联结,及第二滞留段0314对滑块02213为硬支撑,导致难以将旋转力传递件0211的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偏离一定距离,即难以将盒体01的驱动端拉出主机一定的距离,导致不易将处理盒从主机上顺畅地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改善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过程中联结及脱离联结顺畅的处理盒。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盒包括盒体、切换装置、第一弹性件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该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件,旋转力传递件包括导杆及位于该导杆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切换装置包括推杆、复位件及滑块;沿平行于盒体端面的方向,推杆可在脱离位置与联结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沿处理盒装入主机的方向,脱离位置位于联结位置的下游。切换装置设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由以上方案可见,将切换装置设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即盒体的导电端上,由于导电端上的传动件少,减少切换装置对导电端上零部件布置的干涉,而且在处理盒内碳粉耗尽后,拆下处理盒的过程中,先将盒体的导电端拉出主机一定间距,使旋转力接收部与驱动轴的脱离联结,与现有技术中设于驱动端相比,更容易获得脱离联结所需的间距,以改善将处理盒从主机上拆下的顺畅性。具体的方案为推杆上设有滑道,沿推杆往复移动的方向,滑道包括第一滞留段与第二滞留段,第二滞留段与旋转力接收部间在导杆轴向上的间距大于第一滞留段与旋转力接收部间在导杆轴向上的间距。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滑块抵压在所滑道上。复位件的复位力迫使推杆复位至脱离位置。推杆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的端部受由脱离位置指向联结位置方向的力时,滑块从第二滞留段滑至第一滞留段;随滑块在第一滞留段与第二滞留段间的滑动,第一弹性件与滑块对导杆的合力,驱动导杆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通过导杆迫使旋转力接收部靠近鼓筒;沿导杆的轴向,滑块位于推杆朝向旋转力接收部的一侧。由于从第一滞留段滑至第二滞留段的动力由挤压力提供,而从第二滞留段滑至第一滞留段的动力由复位件提供,减少对复位件复位力的要求,便于切换装置的设计。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导杆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一轴孔,滑块上设有第二轴孔,一固定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其销轴在轴向上穿过第二轴孔并伸入第一轴孔,销轴与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均为间隙配合。便于制造及组装。另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导杆远离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上设有与导杆的轴线共轴布置的第二轴孔,一固定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其销轴在轴向上伸入第二轴孔,销轴与第二轴孔间隙配合。便于组装。另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通过导杆迫使旋转力接收部远离鼓筒,滑块与导杆固定连接;沿导杆的轴向,滑块位于推杆背对旋转力接收部的一侧。便于利用现有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进行设计及制造,且便于组装。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滑块上设有与导杆的轴线共轴布置的第二轴孔,一固定在盒体远离旋转力接收部一端的轴孔中的销钉,其销轴在轴向上伸入第二轴孔,销轴与第二轴孔间隙配合。另一个再具体的方案为推杆位于联结位置时,第一滞留段与滑块间存有间隙。与现有技术中推杆在旋转力传递组件工作过程始终与滑块为摩擦的状态相比,可消除推杆对滑块产生的摩擦力,以提高处理盒工作的稳定性。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复位件为同极相对布置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固定在推杆上,第二磁体固定在盒体上。采用磁体为复位件,减少其对盒体上空间布置设计的干涉。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盒体上设有与推杆相配合的滑槽。推杆的本体为板状的U型叉结构,滑道设于U型叉结构的叉臂上,叉臂的自由端凸起形成有限位卡勾。沿脱离位置指向联结位置的方向,限位卡勾与滑槽位于下游的端面抵靠时,推杆被止挡在脱离位置。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处理盒,包括盒体、切换装置、第一弹性件及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的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所述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件,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包括导杆及位于所述导杆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推杆、复位件及滑块;沿平行于所述盒体的端面的方向,所述推杆可在脱离位置与联结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沿所述处理盒装入主机的方向,所述脱离位置位于所述联结位置的下游;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设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处理盒,包括盒体、切换装置、第一弹性件及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的两端壁之间的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包括鼓筒及安装于所述鼓筒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传递组件;
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件,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包括导杆及位于所述导杆的一个轴向端的旋转力接收部;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推杆、复位件及滑块;
沿平行于所述盒体的端面的方向,所述推杆可在脱离位置与联结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沿所述处理盒装入主机的方向,所述脱离位置位于所述联结位置的下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装置设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上设有滑道,沿所述推杆往复移动的方向,所述滑道包括第一滞留段与第二滞留段,所述第二滞留段与所述旋转力接收部间在所述导杆的轴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滞留段与所述旋转力接收部间在所述导杆的轴向上的间距;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滑块抵压在所滑道上;
所述复位件的复位力迫使所述推杆复位至所述脱离位置;
所述推杆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的端部受由所述脱离位置指向所述联结位置方向的力时,所述滑块从所述第二滞留段滑至所述第一滞留段;
随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滞留段与所述第二滞留段间的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滑块对所述导杆的合力,驱动所述导杆沿自身轴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旋转力接收部靠近所述鼓筒;
沿所述导杆的轴向,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杆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轴孔;
一固定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部的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刚刘朝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