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856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泵站、电器控制柜、并通过高压胶管和控制电缆将整个装置联连成一个自动、同步提升的起重装置。所说的液压千斤顶由动力油缸、卡紧机构、吊环和下描头组成,其中呈∩形的吊环,将动力油缸的上缸盖,缸筒和下缸盖串接并紧固在一起。起重用的钢索穿过上下卡爪和中间空心的动力油缸,根据提升重量的实际需要可以采用单个液压千斤顶提升重物也可以采用两个以上和多个液千斤顶自动,同步提升重物,多个液压千斤顶总的提升力可分为200t,400t,800t,1600t不同等级。(*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特大笨重整体吊装的起重提升装置。目前使用的常规大型塔吊应用广泛。但是现今电力、化工、铁道桥梁等建设行业出现单件数百吨的吊件;又如飞机库屋顶,大型旅馆,高大建筑物等出现了几百吨、上千吨的建筑桁架钢结构需整体起重。这些项目,常规的大型塔吊受起吊吨位,吊装高度的限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而且自身体大笨重,还受到运输、安装条件的限制,价格也昂贵。至于滑轮组、钢丝绳、卷扬机系统,也因受容绳量、布置场地的限制,而且自身笨重,调整困难,安全性能差对于数百吨,上千吨的整体吊装工程也难以胜任。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大型塔吊,卷扬机,提升机等结构上的限制,其中包括自身的强度问题,提升高度问题,容绳量和布置场地及自身重量等方面的限制和问题,而提供一种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如下一种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泵站、电器控制柜,并通过高压胶管和控制电缆将整个装置联结成一个自动、同步提升的起重装置,所述的液压千斤顶(1)由动力油缸(100)、卡紧机构(200)、吊环(300)和下锚头(400)组成,其中,动力油缸(100)包括上缸盖(101)、下缸盖(102)、缸筒(103)和装在缸筒(103)内的活塞(104),由呈∩形的吊环(300)穿过上缸盖(101)、下缸盖(102)串接在一起;卡紧机构(200),分为上卡紧机构和下卡紧机构,其结构完全相同,由提爪机构端盖(202)、复位弹簧(203)、提瓜板(206)、开爪油缸(207)、卡爪(208)和卡爪座(209)组成。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相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起重能力大,安装筒捷,占用场地小,自动化程度高,同步性能好、吊装平稳,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省工省时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侧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各部分连接的示意图图2为液压千斤顶结构图图3a~3c为卡紧机构和开爪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a、4b是卡爪结构图图5为液压系统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由液压千斤顶1、泵站2、电器控制柜3等构成,并通过高压胶管4,控制电缆5,将整个装置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自动化程度高,同步性能能好的起重提升装置。请参阅图2,液压千斤顶1,由动力油缸100,卡紧机构200,吊环300和下锚头400等组成。动力油缸100包括上缸盖101、下缸盖102,缸筒103,和活塞104,其中,油缸具有一空心内套1021,活塞104也具有一向上凸起的空心柱体1041,该空心柱体1041套合在空心内套1021上。在下缸盖102侧边具有下腔进油口1022通过高压胶管4与泵站2相接,在上缸盖101侧边具有上腔流油口1012通过高压胶管4与泵站2相接。上述上缸盖101,缸筒103,下缸盖102及活塞104组合后由呈∩形的吊环300穿过上缸盖101及下缸盖102凸边上的通孔(图中未示出)将上缸盖101,缸筒103和下缸盖102串接,由于在吊环300的杆部具有上定位凸台301,下部有定位套302(也可以另设定位支柱)和下托板303,且其下端部具有螺纹从下托板303露出,因此拧紧螺母304和305以后,即可将上述串接的上缸盖101缸筒103和下缸盖102紧固住。请同时参阅图2~图4,卡紧机构200共有两套,一套为上卡紧机构,一套为下卡紧机构,其结构完全相同,卡紧机构200由提爪机构端盖202、复位弹簧203、提爪板206、开爪油缸207、卡爪208和卡爪座209等组成。其中,在端盖202上装有检测提爪板206位置的位置检测开关204。卡爪208由三瓣组成(见图4a,4b)外表为圆锥形与上、下卡爪209的内锥孔相配合,锥度为14°~16°其上部套有弹性圈1082,且上端面有螺孔2083,提爪螺钉205即穿过提爪板206上相应的孔并拧入在螺孔2083上。卡爪208的内孔具有螺纹。穿过上、下卡爪208和动力油缸400中心的钢索400为高强度预应力钢索,钢索401下端与用来吊装重物的下锚头400相连接。在动力油缸100外侧装有行程检测机构22。请参阅图5,液压系统分为千斤顶系统和开关系统两个独立的系统,整个系统除动力油缸100,开爪油缸207外,均安装在一台液压泵站2内。泵站2内部油路采用集成块联接。泵站2与动力油缸100和开爪油缸270之间用高压胶管4连接。电磁换向阀1CT,2CT控制油流方向,使得各动力油缸100能往复循环运行。5CT,6CT控制动力油缸100投切,便于单缸调整,平时用于各缸有级等齐、同步换向。通过3CT的控制使千斤顶获得两级调压回路。动力油缸活塞的运动速度由主油泵509的输出流量或调速阀510控制。为避免负载交接时出现过大冲击,由4CT控制液压回油经调速阀510,对系统提供一定的背压、千斤顶不承载时,油流从4CT直通使活塞快速返回。开爪系统在提升载荷时是不必投入的,只有当带载下降工况才启运,其压力由溢流阀512调节,速度由调速阀513调节。在每组开爪装置的进油口分别设置了7CT,8CT,9CT,10CT,以便能单独控制。一套液压提升装置通常配置4个液压千斤顶1,接其容量等级既可一个泵站配一缸,也可以一泵配两缸,以至一泵配四缸,即便有4个液压千斤顶的一套液压提升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也可据吊装要求决定是否全部投运。液压千斤顶、单组可以设计为50t、100t、200t、400t不同等级,故一套液压提升装置总的提升力也相应分成200t,400t,800t、1600t不同的等级。本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1,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既可以对开关量控制,也可以控制摸拟量,保证液压系统同步运行及分组调整。2,一旦吊装组件几千吨,需要多台液压提升装置群体吊装时,PLC有相应接口和连接组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群体集中控制。下面是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的基本原理使用液压提升装置必须具备安装液压千斤顶1的支承架,一般尽量利用已有的构件。必要时,需专门设计制造。当液压提升装置布置在要求高度的支承架上后,承载钢索401通过下锚头400与被吊件连接。当液压泵站2压力油驱动液压千斤顶1工作时,上、下卡紧机构200交替卡住承载钢索401,从而提升或下降重物。1,卡紧机构及其承载原理从图3可见,当钢索401受外力向下运动时,借助钢索401与卡爪208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卡爪208与钢索401作同向运动,但卡爪208受到卡爪座209的锥孔的挤压,于是自动锁紧钢索而承载,如图3(a)。当外力使钢索401向上运动时,也带动卡爪208作同步运动。这时卡爪208不受卡爪座209阻挡,而被钢索401从卡爪座209中带起,但被提爪板206挡住去路。这时卡爪208已失去卡爪座209挤压力,便从钢索401上脱开,钢索401可以相对于卡爪座209向上运动,如图3(b)所示。如欲使钢索401向锥顶方向(即向下)运动,而不受卡爪座的限制,只有在工况3(b)状态时,启动开爪机构,先将卡爪208进一步提起,如图3(c)状,这时卡爪208已与卡爪座脱离接触,钢索401可相对于卡爪座209自由运动。鉴于动力油缸活塞行程有限,为了把吊装件提升到预定高度,实际的液压提升装置中必须有两套同样结构的卡紧机构和开爪机构,如图2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泵站、电器控制柜,并通过高压胶管和控制电缆将整个装置联结成一个自动、同步提升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千斤顶(1)由动力油缸(100)、卡紧机构(200)、吊环(300)和下锚头(400)组成,其中,动力油缸(100)包括上缸盖(101)、下缸盖(102)、缸筒(103)和装在缸筒(103)内的活塞(104),由呈∩形的吊环(300)穿过上缸盖(101)、下缸盖(102)并将它们串接在一起;卡紧机构(200),分为上卡紧机构和下卡紧机构,其结构完全相同,由提爪机构端盖(202)、复位弹簧(203)、提爪板(206)、开爪油缸(207)、卡爪(208)和卡爪座(209)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鲁俞仲华唐兴林冯晓红白洪义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