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203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门刀机构,结构较为简单,可靠性较高,它包括位于层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位于轿厢门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为锁钩座(1),第三部分为门刀;第一部分包括锁钩(2)以及由左挡块(3)和右挡块(4)形成的门刀通道,锁钩(2)与层门可转动连接,左挡块(3)和右挡块(4)中至少一个挡块在门刀横向撑开时可被推动移动,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连接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与锁钩(2)连接,移动的挡块经传动结构带动锁钩(2)转动以实现锁钩(2)和锁钩座(1)分离,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传动结构、锁钩(2)中至少其一设有复位结构以使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以及锁钩(2)在门刀横向收拢时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讲是一种门刀机构
技术介绍
门刀机构一般是指轿厢门带动层门开闭的核心机构,各个厂家围绕这个功能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门刀机构,其中一种门刀机构,其在开门前实现对层门解锁,使之可以被开启,而在闭门后实现对层门上锁,防止外部人员扒开层门,从而避免掉落井道的危险,然而,随着解锁、上锁这类联动功能的增加,门刀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可靠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可靠性较高的门刀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门刀机构,它包括位于层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位于轿厢门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为锁钩座,第三部分为可横向撑开和收拢的门刀;第一部分包括锁钩以及供门刀通过和停留的由左挡块和右挡块形成的竖直向的门刀通道,锁钩与层门可转动连接,左挡块和右挡块中至少一个挡块在门刀横向撑开时可被推动移动,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连接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与锁钩连接,被门刀横向撑开时推动移动的挡块经传动结构带动锁钩转动以实现锁钩和锁钩座分离,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传动结构、锁钩中至少其一设有复位结构以使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以及锁钩在门刀横向收拢时复位。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是,由于第三部分安装在轿厢门上,所以第三部分随着轿厢上下竖直运动,当轿厢平层后,第三部分停留在门刀通道,然后第三部分横向撑开,第三部分即门刀,此时,被门刀横向撑开时推动移动的挡块经传动结构带动锁钩转动以实现锁钩和锁钩座分离,从而层门解锁,接着轿厢门开闭以带动第三部分左右移动,第三部分左右移动同步带动第一部分左右移动,左挡块和右挡块作为第三部分的施力部位,层门有两种情况,对于层门为对开门的情况,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安装在对开的两个门上,对于层门为单开门的情况,将第一部分安装在层门的移动部分上,而第二部分安装在门框等固定不动的位置上,这样,第一部分左右移动就能够实现层门的开关;当关门后,门刀横向收拢,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以及锁钩复位,锁钩复位将与锁钩座连接,从而实现层门上锁,同时,门刀可无障碍通过门刀通道,即门刀可继续随轿厢上下运动去往另外楼层,其他楼层的平层和开门同上述。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从上述方案和工作原理可知,在实现解锁、上锁这类联动功能的同时,结构较为简单,并且采用机械式锁定,简单可靠,对于较差使用环境以及长期使用均具有较高可靠性。作为改进,门刀包括左右分布并竖直向设置的可横向移动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竖直向设置的第三刀片,第三刀片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且等长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上下分布,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位于第三刀片左侧;第三刀片、左挡块、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右挡块、锁钩座自左向右依序分布,左挡块为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锁钩位于右挡块上方,第一连杆位于第三刀片与锁钩之间,且在门刀停留在门刀通道时位于门刀后面,第一连杆的左端与第三刀片连接,第一连杆的右端与锁钩连接,这样,形成竖直向相互平行的三刀片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作为改进,门刀为平行四连杆结构,该平行四连杆结构由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以及上下分布的相互平行的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这四边组成,这样,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作为改进,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一导向斜面,第三刀片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二导向斜面,这样,可形成一定的导向作用,使门刀顺利进出左挡块和右挡块形成的门刀通道。作为改进,左挡块和右挡块均为门轮,这样,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三刀片与对应挡块接触均为滚动接触,从而大幅降低摩擦,降低噪音,提高各零件的使用寿命,且各刀片运动更为顺畅。作为改进,锁钩为L形状,L形状的长边的端部设有向下的钩,L形状的短边的端部朝上,且L形状的短边与第一连杆的右端连接,L形状的直角部分与层门可转动连接,这样,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锁钩转动灵活,且可以利用L形状的长边所受重力围绕锁钩转动点形成的转矩以使锁钩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门刀机构的门刀横向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门刀机构的门刀横向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锁钩座,2、锁钩,3、左挡块,4、右挡块,5、第一刀片,6、第二刀片,7、第一连杆,8、第三刀片,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1、第四连杆,12、第五连杆,13、第一导向斜面,14、第二导向斜面,15、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2均是从轿厢内往外看这个视角,下述方向性描述均是基于这个视角。本专利技术门刀机构,它包括位于层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位于轿厢门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为锁钩座1,第三部分为可横向撑开和收拢的门刀;第一部分包括锁钩2以及供门刀通过和停留的由左挡块3和右挡块4形成的竖直向的门刀通道,锁钩2与层门可转动连接,左挡块3和右挡块4中至少一个挡块在门刀横向撑开时可被推动移动,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连接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与锁钩2连接,被门刀横向撑开时推动移动的挡块经传动结构带动锁钩2转动以实现锁钩2和锁钩座1分离,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传动结构、锁钩2中至少其一设有复位结构以使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以及锁钩2在门刀横向收拢时复位。门刀包括左右分布并竖直向设置的可横向移动的第一刀片5和第二刀片6;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7以及竖直向设置的第三刀片8,第三刀片8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且等长的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上下分布,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均位于第三刀片8左侧,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远离第三刀片8的一端与层门转动连接,这样,第三刀片8可围绕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上下运动并横向移动,第三刀片8也就相当于一个平行四连杆结构的一个竖直边;第三刀片8、左挡块3、第一刀片5、第二刀片6、右挡块4、锁钩座1自左向右依序分布,左挡块3为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锁钩2位于右挡块4上方,第一连杆7位于第三刀片8与锁钩2之间,且在门刀停留在门刀通道时位于门刀后面,第一连杆7的左端与第三刀片8连接,第一连杆7的右端与锁钩2连接。门刀为平行四连杆结构,该平行四连杆结构由第一刀片5和第二刀片6以及上下分布的相互平行的第四连杆11和第五连杆12这四边组成。第一刀片5和第二刀片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一导向斜面13,第三刀片8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二导向斜面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刀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层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位于轿厢门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为锁钩座(1),第三部分为可横向撑开和收拢的门刀;第一部分包括锁钩(2)以及供门刀通过和停留的由左挡块(3)和右挡块(4)形成的竖直向的门刀通道,锁钩(2)与层门可转动连接,左挡块(3)和右挡块(4)中至少一个挡块在门刀横向撑开时可被推动移动,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连接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与锁钩(2)连接,被门刀横向撑开时推动移动的挡块经传动结构带动锁钩(2)转动以实现锁钩(2)和锁钩座(1)分离,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传动结构、锁钩(2)中至少其一设有复位结构以使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以及锁钩(2)在门刀横向收拢时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层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
位于轿厢门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为锁钩座(1),第三部分为可横向撑开和收拢
的门刀;第一部分包括锁钩(2)以及供门刀通过和停留的由左挡块(3)和右挡
块(4)形成的竖直向的门刀通道,锁钩(2)与层门可转动连接,左挡块(3)
和右挡块(4)中至少一个挡块在门刀横向撑开时可被推动移动,可被推动移动
的挡块连接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与锁钩(2)连接,被门刀横向撑开时推动移
动的挡块经传动结构带动锁钩(2)转动以实现锁钩(2)和锁钩座(1)分离,
可被推动移动的挡块、传动结构、锁钩(2)中至少其一设有复位结构以使可被
推动移动的挡块以及锁钩(2)在门刀横向收拢时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刀机构,其特征在于,门刀包括左右分布并竖直
向设置的可横向移动的第一刀片(5)和第二刀片(6);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
(7)以及竖直向设置的第三刀片(8),第三刀片(8)转动连接有相互平行且等
长的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上下分
布,第二连杆(9)和第三连杆(10)均位于第三刀片(8)左侧;第三刀片(8)、
左挡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林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