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启高专利>正文

平台吊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002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台吊笼,包括底盘以及连接于底盘周边的绳缆,该绳缆上端则扣系于中吊环上,所述中吊环通过吊索与上吊环相连,在该上吊环与中吊环之间还连接有稳定器该稳定器为弹性构件;所述底盘周边还设置底盘折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台吊笼,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存放携带,而且使用方便,便于人员和物资上下、吊运,安全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多种作业场所的人员物资吊运,特别适合于海上作业平台人员、物资的吊运。(*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的人员、物资运载装置,尤其是用于人员、物资上下各类工作平台的吊运器具。
技术介绍
在许多作业场所,经常需要使用运载人员、物资上下各种工作平台的简易吊运器具,而这种吊运器具通常采用金属栏杆焊制而成半封闭的金属吊笼,这种金属吊笼既笨重,又不便使用,被载人员出入吊笼也较为麻烦且活动受限;在紧急情况下更是难以乘载或脱离,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为此,市场出现了一种用绳缆编织的绳索吊笼,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01217635.4)也同样公开了这种用绳缆编织的载人吊篮,该载人吊篮是在吊篮底盘周边扣系若干的编织绳缆,并在底盘的中部焊接一立柱以撑起绳网。虽然该载人吊篮结构简捷,人员乘载也变得较为方便。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首先吊篮绳网的张开是由底盘中部的立柱支撑的,这就使得吊篮结构变得相对笨重复杂,占用的空间也过大,更不便折叠存放,而如果去除了立柱,吊索处于松驰状态的情况下,绳网不能张开;特别是在海上作业中,辅助船受到风浪影响而起伏时,绳网时张时收,人员难以登载或迅速离开吊篮,而无法实施人员的载运,即使登上吊篮,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平衡,极易落水,很不安全。其次,这种吊篮缺少足够的浮力,在海上作业中,极不安全,也不能载运足够的物资,使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存放的平台吊笼,吊运时,它不仅能使绳网保持张紧状态,而且具有足够的海上浮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平台吊笼,包括底盘以及连接于底盘周边的绳缆,该绳缆上端扣系于中吊环上,所述中吊环通过吊索与上吊环相连,在该上吊环与中吊环之间还连接有稳定器,该稳定器为弹性构件;所述底盘周边还设置底盘折边。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上吊环与中吊环之间既连接有吊索,又连接有弹性构件的稳定器,因而当吊笼尚未吊离或刚放到工作平台、辅助甲板上的时候,吊索虽处于松驰状态,但依靠具有弹性的稳定器,吊笼绳网仍保持张开,即使在辅助船受风浪影响而上、下起伏时,也能保持绳网张开,既方便了人员、物资的登载和离开,又具有很好的使用安全性。又由于底盘和底盘折边构成盘状结构,这样方便地实现了底盘折边与折边浮垫的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了吊笼在海上作业的浮力,增加了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带有折边的底盘能装载更多物资,使之适用范围变宽。同时该平台吊笼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折叠和存放的优点。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连接于底盘周边的绳缆组成若干绳网片,每一绳网片由垂向绳缆和横向绳索编织而成。在相邻绳网片之间自然形成了出入口,极大地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进出和装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平台吊笼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平台吊笼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顶环,3-吊索,4-上吊环,5-稳定器,6-中吊环,7-绳缆,8-底盘折边,9-防磨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平台吊笼,其上吊环4位于吊笼的顶端,吊索3连接于上吊环4和中吊环6之间,在上吊环4和中吊环6之间还连接有稳定器5,该稳定器5为一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的弹性主体为弹性橡胶管,当然也可是弹簧等其它常用的弹性元件。在底盘1的周边间隔地连接有12根垂向的绳缆7,该12根垂向绳缆7经过顶环2而汇集扣系于中吊环6上,每三根垂向绳缆7编织设置5道横向绳索,以组成一片绳网,共4片绳网,形成4个出入口,方便人员和物资的进出。用于载重的底盘1周边设置有底盘折边8,该底盘折边8包括折边架和折边浮垫;折边架由无缝钢管圆弯焊接而成,折边浮垫采用聚乙烯泡沫,折边浮垫围绕固定于折边架的圆环周边,外包防水帆布,底盘1的中间铺设防水帆布,从而构成一圆盘状结构,既增加了浮力,又便于载人载物。在底盘1外圈底部设有5块橡胶防磨垫9,该防磨垫9用绵纶绳固定于底盘上。使用时,起重吊钩钩住上吊环4,人员站在底盘四周或圆盘状的底盘内,抓住绳网,底盘中间可放置物品。权利要求1.一种平台吊笼,包括底盘(1)以及连接于底盘(1)周边的绳缆(7),该绳缆(7)上端扣系于中吊环(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吊环(6)通过吊索(3)与上吊环(4)相连,在该上吊环(4)与中吊环(6)之间还连接有稳定器(5),该稳定器(5)为弹性构件;所述底盘(1)周边还设置底盘折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笼,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底盘(1)周边的绳缆(7)组成若干绳网片,每一绳网片由垂向绳缆和横向绳索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周边间隙地连接有12根垂向绳缆,每3根交叉编织有5道横向绳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和其周边的底盘折边(8)构成盘状;该底盘折边(8)包括折边架和折边浮垫,折边浮垫固定折边架的外周边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磨垫(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吊笼,其特征在于在底盘(1)和中吊环(2)的绳缆(7)上还连接有顶环(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台吊笼,包括底盘以及连接于底盘周边的绳缆,该绳缆上端则扣系于中吊环上,所述中吊环通过吊索与上吊环相连,在该上吊环与中吊环之间还连接有稳定器该稳定器为弹性构件;所述底盘周边还设置底盘折边。本技术的平台吊笼,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存放携带,而且使用方便,便于人员和物资上下、吊运,安全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于多种作业场所的人员物资吊运,特别适合于海上作业平台人员、物资的吊运。文档编号B66C1/12GK2897962SQ200620071428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施启高 申请人:施启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台吊笼,包括底盘(1)以及连接于底盘(1)周边的绳缆(7),该绳缆(7)上端扣系于中吊环(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吊环(6)通过吊索(3)与上吊环(4)相连,在该上吊环(4)与中吊环(6)之间还连接有稳定器(5),该稳定器(5)为弹性构件;所述底盘(1)周边还设置底盘折边(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启高
申请(专利权)人:施启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