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起重机的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5643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空起重机的吊车,该吊车设置在安装于桁架上的导轨上,并沿该导轨移动,从而用以移动重物,其中所述低空起重机的吊车包括: 吊车架(71和151),该吊车架(71和151)设置为:使传递到桁架(60和160)的载荷点(P)位于每个桁架(60,160)的一侧的垂直表面上,并保持偏置载荷的平衡,从而用于降低整体载荷;以及 均衡分配单元(90),该均衡分配单元安装在所述吊车架(71和151)之间,吸收传递到所述吊车架(71和151)的冲击载荷,并均衡地分配整体垂直重量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空起重机的吊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空起重机的吊车,其中该吊车能够防止在移动物体过程中传递到吊车架(hoist frame) 的冲击载荷向载荷支撑轮部分(load support wheel part)的载荷支撑辊(load support roller)传递,使偏置载荷得以平衡,吊车在桁架上平稳运行,从而 降低了吊车的总重,由此提高对物体的提升能力。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的起重机是一种设计为使用驱动力来提升物体和沿 水平方向移动的机器或机器设备,并设计用于进行巻绕和退绕操作,以提升 或放下起重物体,以及进行水平方向的操作和吊运操作,以水平移动提升的 物体。因此,借助上述组合操作,吊车在3D空间内正确地运行。起重机包括 一对行程轨道(running rails);桁架(girder),该桁架安装在 所述行程轨道上并沿该行程轨道移动;以及吊车(hoist),该吊车安装在所述 桁架上并沿该桁架移动。行程轮(omning wheel)安装在桁架的两端并设置在行程轨道上。行程 马达安装于行程轮上。当驱动行程马达时,行程轮旋转并使桁架沿行程轨道 移动。安装在桁架上的吊车包括吊车架,该吊车架支撑所述吊车的整体结构; 横向行程马达,该横向行程马达安装在所述吊车架上并设置在桁架上,并使 所述吊车架沿桁架移动;金属绳巻筒,该金属绳巻筒可旋转地安装在吊车架 上,并巻绕或退绕金属绳;巻绕马达,该巻绕马达与所述金属绳巻筒连接以 驱动该金属绳巻筒;以及钩,该钩与金属绳的下端连接,当所述金属绳由金 属绳巻筒巻绕或退绕时,所述钩向上或向下移动。当起重机悬吊起某一重物时,桁架通过驱动行程马达而沿X轴线和Y 轴线移动。安装在桁架上的吊车通过驱动横向行程马达而沿X轴线和Y轴线移动,因此,当所述重物与吊车的X和Y坐标相匹配时,该重物得以定位。通过驱动吊车的巻绕马达而使所述钩降低,并与重物连接,从而准备好 移动该重物。因而,最终能够通过上述操作的相反过程来移动该重物。图1和图2是表示传统吊车的示意性正视图,用于描述现有技术中遇到 的问题。图3和图4是传统的低空起重机的吊车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 图和侧截面图。下面参考上述附图描述传统吊车的问题。图1和图2是表示传统吊车的示意性正视图,用于描述现有技术中遇到 的问题。如图中所示,图1中的吊车3的安装方式使得吊车架4设置在行程 轨道1的桁架2的上侧上。由于吊车3的一部分在桁架2的上侧方向暴露出 高度h,因此桁架2的上侧还需要一定空间。因此,起重机的安装高度由于 上述空间高度而下降。图2中的吊车13安装在行程轨道11上侧的桁架12的两端。因此,吊 车13的大部分被安装在低于桁架12的下侧的位置。与图1中的吊车3相比, 由于传统吊车13不需要从桁架12上侧突出高度h,因而能够增加起重机的 整体高度。但是吊车13的大部分被安装在低于桁架12的下侧的位置,从而 钩14的垂直移动距离减小了下降高度h',而使悬吊和提升重物的垂直移动 距离减小。为了克服图1和图2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公开了专利申请号 10-2006-6576,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吊车30的安装高度和桁架21的安 装高度重叠,从而使总安装高度最小化。桁架21具有八边形的横截面,在 桁架21的上中心形成有水平接触表面21a。在该接触表面21a的两侧形成有 向下倾斜的倾斜表面21b。在该倾斜表面21b的两侧形成有垂直表面21c。根据传统的桁架21,当提升重物时,提升物体的重量恰当地由接触表面21a 支撑,即由桁架21的上中心部分支撑。安装在桁架21上的吊车30与桁架21的上中心接触,即与桁架21的接 触表面接触,因而,重量点P'恰当地发挥作用。低空起重机吊车30包括用于相对桁架21支撑整体结构的吊车架31。该 吊车架31包括支撑架32,该支撑架32位于中心并支撑整体结构;前支架 33,该前支架3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2两个前侧面上,且该前支架33 向下延伸;后支架34,该后支架34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2的两个后侧 面上,且该后支架34形成为90度角的形状;以及巻筒盖35,该巻筒盖35 固定在前支架33上并具有金属绳巻筒43。多个元件安装在吊车架31上,用于提升和移动重物。设置在桁架21上 的载荷支撑轮部分36安装在支撑架32的两端,横向行程马达38与载荷支 撑轮部分36连接,从而用于驱动载荷支撑轮部分36的载荷支撑辊37。一对前上支撑轮部分39安装在吊车架31的前支架33的上侧,并支撑 在桁架21的前上侧。 一对前下支撑轮部分40安装在前支架33的下侧,并 支撑在桁架21的前下侧。后支撑轮部分42安装在与一对后支架34连接的 连接架41上,并支撑在桁架21的后侧。金属绳巻筒43安装在巻筒盖35上,且巻绕马达45与金属绳巻筒43连 接。当巻绕马达45运行时,金属绳巻筒43旋转,从而用于巻绕或退绕金属 绳44,从而与金属绳44连接的钩46上下移动。根据传统的低空起重机吊车30,支撑吊车架31的吊车30和重物的总载 荷的载荷支撑轮部分36安装在吊车架31的中心部分的支撑架32上。桁架 21设计为恰当地支撑吊车30。传统的低空起重机吊车具有下列问题。首先,由于吊车30的重物的重 量集中在桁架21的上中心处,因此桁架21会变弯曲。根据传统的吊车30, 支撑吊车架31的结构的支撑架32位于吊车架31的中心,且载荷支撑轮部 分36安装在支撑架32上,吊车架31的载荷点P'与设置支撑架32和载荷支 撑轮部分36的部分(即吊车架31的中心部分)相对应。从而,由于吊车架 31设置在桁架21上,因此载荷点P'位于支撑载荷支撑轮部分36的桁架21 的中心部分。由于以下原因,允许载荷点P'位于桁架21中心的吊车30会使 得桁架21变弯。载荷点P,作用在桁架21的上中心的接触表面21a上,在该接触表面21a 上安装有低空起重机吊车30,且两个倾斜表面21b支撑所述接触表面21a。 上述两个倾斜表面21b由两个垂直表面21c支撑。重物的载荷不直接传递到 支撑大部分载荷的垂直表面21c,而是通过两个倾斜表面作用于倾斜方向。 在板(plate)垂直设置的情况下,当载荷以倾斜角度作用于该板时,该板会 承受相对较大的载荷。然而,当载荷作用于倾斜方向时,该板可能会弯曲。因此,当重物的一定载荷作用于图3和图4的桁架21的接触表面21a 上时,该载荷通过倾斜表面21b传递给垂直表面21c,而且作用于两个垂直 表面21c的载荷不会沿垂直表面21c的横截面中心在垂直方向传递,而是沿 倾斜表面21b以倾斜角度传递,因而桁架21会出现较多的弯曲现象。第二,当吊车30的钩46吊起重物并移动时,该重物可能会摆动。摆动 载荷通过金属绳44传递到吊车架31,而且传递到吊车架31的冲击载荷直接 传递给载荷支撑轮部分36。传递至载荷支撑轮部分36的冲击载荷使载荷支 撑辊37断续地与桁架21接触,这样会立即防止从横向行程马达38传递至 载荷支撑辊37的驱动力作用于桁架21。因此,由于传递给横向行程马达38的驱动力,载荷支撑辊37和桁架21 立即断开连接,吊车30的驱动效率下降,从而产生不均匀的移动速度。第三,每个属于吊车架31的元件,即支撑架32、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空起重机的吊车,该吊车设置在安装于桁架上的导轨上,并沿该导轨移动,从而用以移动重物,其中所述低空起重机的吊车包括: 吊车架(71和151),该吊车架(71和151)设置为:使传递到桁架(60和160)的载荷点(P)位于每个桁架(60,160)的一侧的垂直表面上,并保持偏置载荷的平衡,从而用于降低整体载荷;以及 均衡分配单元(90),该均衡分配单元安装在所述吊车架(71和151)之间,吸收传递到所述吊车架(71和151)的冲击载荷,并均衡地分配整体垂直重量载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来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高倍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