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平衡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743 阅读:10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通过有效地利用空间从而能够降低成本的电梯的平衡重。提供一种电梯的平衡重(2),在平衡重框架(21)内装载有用于与电梯轿厢取得重量平衡的副平衡重(22),在所述电梯的平衡重中,在平衡重框架(21)内混合装载具有大致相同的投影剖面的铸件制副平衡重(22a)以及钢板制副平衡重(22b),不仅能够使平衡重(2)达到所需的重量,并且能够在平衡重框架(21)的可装载体积内尽可能地装载比重小但成本却低的铸件制副平衡重(22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平衡重,在平衡重框架内安装有用于与电梯轿厢取得重量平衡的副平衡重(sub-weight)。
技术介绍
电梯具有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和重量与该电梯轿厢相 当的用来与该电梯轿厢保持重量平衡的平衡重,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被连接 成吊桶形状,同时,平衡重由与吊索连接的平衡重框架以及装载在该平衡 重框架中的副平衡重构成。并且,作为副平衡重,现在主要采用铸件制或 者钢板制的副平衡重。可是,近年来,由于钢材的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大幅 度上升,使得平衡重框架以及安装在平衡重框架中的副平衡重对电梯成本 所带来的影响占到了很大的比率,因此,从降低成本这一方面考虑,如何 选择副平衡重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现有技术中,在选择副平衡重时, 为了在平衡重框架的可装载体积范围内使平衡重满足必要的重量要求,要 么选择比重小但成本低的铸件制副平衡重,或者要么选择比重大但成本高 的钢板制副平衡重。如此,在现有的平衡重中,由于要么选择铸件制的副平衡重,或者要 么选择钢板制的副平衡重,所以经常会出现如果选用比重小的铸件制副平 衡重,则即使在平衡重框架的可装载体积范围内装满了副平衡重,平衡重 的重量仍然比所需重量少一点,因此不得不选择成本高的钢板制副平衡重 的情况。在发生了上述情况时,不仅会导致成本上升,而且由于平衡重框 架中装载的全部是比重大的钢板制的副平衡重,所以平衡重框架的可装载 体积与实际装载的副平衡重的总体积相比,具有过大的富裕量,因此,也 存在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 目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有效地利用空间从而能够降低成本的电梯的平衡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l方面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平衡重, 其在平衡重框架内装载有用于与电梯轿厢取得重量平衡的副平衡重,所述 电梯的平衡重的特征在于,所述副平衡重通过混合装载具有大致相同的投 影剖面的铸件制副平衡重以及钢板制副平衡重而成。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的专利技术,通过在平衡重框架中混 合装载具有大致相同的投影剖面的铸件制副平衡重以及钢板制副平衡重, 不仅能够使平衡重达到所需的重量,并且能够在平衡重框架的可装载体积 内尽可能地使用比重小但成本低的铸件制副平衡重。由此,能够有效地利 用空间并降低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制副平衡重装 载在所述平衡重框架的下方,所述铸件制副平衡重装载在所述平衡重框架 的上方。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的专利技术,因增设了设备等理由, 使得安装后的电梯轿厢的重量增加了时,为了与电梯轿厢在重量上实现平 衡,需要在平衡重中增加副平衡重。但是,如上述所示,由于在平衡重框 架的可装载体积内以混合装载的方式装满了铸件制副平衡重和钢板制副 平衡重,平衡重框架达到了饱和状态,使得无法进一步增加副平衡重。此 时,在拿掉比重小的铸件制副平衡重的同时,装载重量与被拿掉的铸件制 副平衡重的重量加上增加的重量而得到的总重量相当的钢板制副平衡重。 因此,通过将比重小的铸件制副平衡重设置在比重大的钢板制副平衡重的 上方,能够使作业变得更为方便。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平衡重框架内混合装载铸件制的副平衡重以及钢 板制的副平衡重,不仅能够使平衡重达到所需的重量,并且还能够在平衡 重框架的可装载体积内尽可能地使用比重小但成本低的铸件制副平衡重, 由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将比重小的铸件制副平衡重设置在 比重大的钢板制副平衡重的上方,能够使得副平衡重的增设作业变得更为 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的平衡重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以与图1不同的方法来装载副平衡重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进行了副平衡重增设作业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铸件制副平衡重的俯视图。图5是铸件制副平衡重的主视图。图6是铸件制副平衡重的侧视图。图7是钢板制副平衡重的俯视图。图8是钢板制副平衡重的主视图。图9是钢板制副平衡重的侧视图。图IO是电梯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电梯轿厢2平衡重3滑轮4吊索5巻扬机21平衡重框架22副平衡重22a铸件制副平衡重22b钢板制副平衡重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的平衡重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的平衡重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 2是表示以与图1不同的方法来装载副平衡重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 表示进行了副平衡重增设作业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铸件制副平衡重 的俯视图,图5是铸件制副平衡重的主视图,图6是铸件制副平衡重的侧视图,图7是钢板制副平衡重的俯视图,图8是钢板制副平衡重的主视图,图9是钢板制副平衡重的侧视图,图IO是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下悬吊式电梯具备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升降体, 即电梯轿厢1以及平衡重2;吊索4,其一端连接在升降通道上部而另一 端连接平衡重2上,并且其中间部分通过滑轮3与电梯轿厢1卡合;巻扬机5,吊索4的中间部分巻绕在巻扬机5上,并且该巻扬机5向吊索4施 加驱动力。平衡重2由在上部连接有吊索4的平衡重框架21以及装载在平衡重 框架21内的多个副平衡重22构成,所述多个副平衡重22和平衡重框架 21的总重量与电梯轿厢1的重量相对应。此外,平衡重框架21的可装载 体积被设定为规定的体积,通过装载平衡重框架21的装载体积能够允许 的数量的副平衡重22,与电梯轿厢l在重量上保持平衡。此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平衡重的平衡重 框架21内混合装载了具有大致相同的投影剖面的铸件制副平衡重22a以 及钢板制副平衡重22b。如图4以及图7所示,铸件制的副平衡重22a以及钢板制的副平衡重 22b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投影剖面。但是,如图5、图6、图8以及图9 所示,铸件制的副平衡重22a与钢板制的副平衡重22b相比,比重较小, 具有较大的高度尺寸。另一方面,钢板制的副平衡重22b与铸件制的副平 衡重22a相比,比重较大,具有较小的高度尺寸。此外,铸件制的副平衡 重22a与钢板制的副平衡重22a相比,具有能够降低成本的优点。因而,根据各种铸件制的副平衡重22a的重量和高度尺寸、各种钢板 制的副平衡重22b的重量和高度尺寸,计算铸件制的副平衡重22a以及钢 板制的副平衡重22b的数量,使得平衡重框架21的可装载体积达到饱和, 并且使成本较低的铸件制副平衡重22b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另外,例如如 图l所示,将与计算数量相等的数量的钢板制副平衡重22b装载在平衡重 框架21的下方,并且将与计算数量相等的数量的铸件制副平衡重22a装 载在平衡重框架21的上方。或者,如图2所示,将与计算数量相等的数 量的铸件制副平衡重22a装载在平衡重框架21的下方,并且将与计算数 量相等的数量的钢板制副平衡重22b装载在平衡重框架21的上方。6可是,在设置电梯时,经常会出现在电梯安装好以后,因客户的要求 等而在电梯轿厢1中增加设备的情况,例如安装重量为50kg的空调等。此时,平衡重框架21中也需要增加重量为50kg的副平衡重22。但是,在 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平衡重2中,由于在平衡重框架21内混合装载了铸件 制的副平衡重22a以及钢板制的副平衡重22b,该平衡重框架21的可装载 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平衡重,其在平衡重框架内装载有用于与电梯轿厢取得重量平衡的副平衡重,所述电梯的平衡重的特征在于, 所述副平衡重通过混合装载具有大致相同的投影剖面的铸件制副平衡重以及钢板制副平衡重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胜博藤野笃哉小笠原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