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远洪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升降机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48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升降机架体,包括立柱和连于立柱之间的档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为角铁并成对设置,分别将两角铁的一个边向外设置形成一对导轨。在使用时,只需在吊笼的上下部设置两对槽状滑轮卡在所述的导轨(向外设置的角铁边)上,既可以起导向作用,又可以防止吊笼翻转;吊笼与架体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约制造材料,而且便于设置防护措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机械的构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升降机架体。
技术介绍
作为提升机械的升降机,为了使吊笼能够在动力驱动下沿架体爬升或下降以输送材料,须在架体上设置导轨对吊笼导向。如授权公告号为CN2424182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架体”的技术方案,其吊笼轨道是由四根型钢分别安装在标准节两长边的内侧面构成,以增强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平稳性,但其体积庞大,浪费材料。还有一种架体如图1所示,其导轨11a是设置在架体11四角处的圆导管,使用时为了防止吊笼12翻转,须在吊笼12上设置滑轮至少一对导轮12a、设于吊笼上部的一对防外侧翻轮12c和设于吊笼下部的一对防内侧翻轮12b,这种结构的架体,其体积同样庞大,浪费材料,与吊笼配合在一起的整体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新型升降机架体。为此,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升降机架体,包括立柱和连于立柱之间的档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为角铁并成对设置,分别将两角铁的一个边向外设置形成一对导轨。在使用时,只需在吊笼的上下部设置两对槽状滑轮卡在所述的导轨(向外设置的角铁边)上,既可以起导向作用,又可以防止吊笼翻转;吊笼与架体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约制造材料,而且便于设置防护措施。从该思路出发,分别将两角铁的一个边向外设置形成一对导轨,并使形成一对导轨的两个角铁的边位于同一平面上,二者之间也可以有非180度的夹角。为了易于取材,节约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所述的档件由角铁充当。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架体是由角铁21作为立柱呈矩形(截面形状)设置在四角、其间连接档件22(包括横档和斜档)构成,所述角铁两两成对,成对设置的两角铁各有一个侧边21a向外设置而成为一对导轨。由于角铁易于取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该架体形状规则,制造以及安装十分方便。如此结构的架体可以对两个吊笼23导向(图中只显示一个,另一个同)在每个吊笼的上、下部各设置一对槽状滑轮24并卡在导轨21a上,既可以起导向作用,又可以防止吊笼翻转。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每对导轨31a(角铁边)并非位于一个平面上,而是对称地向架体内侧倾斜。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每对导轨41a(角铁边)并非位于一个平面上,而是对称地向架体外侧倾斜。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升降机架体,包括立柱和连于立柱之间的档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为角铁并成对设置,分别将两角铁的一个边向外设置形成一对导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机架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档件为角铁。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升降机架体,包括立柱和连于立柱之间的档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为角铁并成对设置,分别将两角铁的一个边向外设置形成一对导轨。在使用时,只需在吊笼的上下部设置两对槽状滑轮卡在所述的导轨(向外设置的角铁边)上,既可以起导向作用,又可以防止吊笼翻转;吊笼与架体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约制造材料,而且便于设置防护措施。文档编号B66B7/02GK2786074SQ20052010138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王远洪 申请人:王远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升降机架体,包括立柱和连于立柱之间的档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为角铁并成对设置,分别将两角铁的一个边向外设置形成一对导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洪
申请(专利权)人:王远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