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445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驻车棘爪的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其另一端与驻车棘轮位置相对且与驻车棘轮相互配套啮合,棘爪回位弹簧固定在驻车棘爪上;在液压驱动装置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滑动键槽,滑动键槽上装配有锁止活塞,锁止活塞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在锁止活塞下方设置有波形弹簧,驻车驱动杆的下端依次穿过驻车作动弹簧和驱动凸轮后垂直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驱动凸轮同驻车棘爪上与驻车棘轮位置相对的一端相接触,驻车驱动杆的上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销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凸部分,驻车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液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驻车机构,结构紧凑,通过液压方式实现驻车机构的闭合和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驻车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自动变速箱驻车机构较多采用手动操作机构,并且布置空间较大,零部件数量也较多,普遍集成设计程度低。随着汽车动力系统的电动化发展,电机系统与传统变速箱逐渐集成设计,机电耦合的变速箱也将成为发展趋势,其控制系统也逐渐采用集成的线控方式。手动操作的驻车机构将给电驱动动力系统的控制开发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通过液压驱动方式带动驻车驱动杆转动从而实现驻车的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包括驻车棘轮、驻车棘爪、棘爪回位弹簧、液压驱动装置、驻车驱动杆、驻车作动弹簧、驱动凸轮,驻车棘爪的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驻车棘爪的另一端与驻车棘轮位置相对且与驻车棘轮相互配套啮合,棘爪回位弹簧固定在驻车棘爪上,棘爪回位弹簧的一端卡在驻车棘爪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液压驱动装置为中空结构,在液压驱动装置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滑动键槽,滑动键槽上装配有锁止活塞,锁止活塞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在锁止活塞下方设置有波形弹簧,驻车驱动杆的下端依次穿过驻车作动弹簧和驱动凸轮后垂直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且驻车驱动杆可自由转动,驱动凸轮同驻车棘爪上与驻车棘轮位置相对的一端相接触,在驻车驱动杆上位于驻车作动弹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第二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在驱动凸轮上垂直设置第四固定销,驻车作动弹簧的上端头固定在第二固定销上,驻车作动弹簧的下端头固定在第四固定销上,驻车驱动杆的上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销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凸部分,驻车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液压驱动装置,第一固定销的两端与锁止活塞上的凹槽位置相对且相互配套。一般情况下,所述驻车棘轮固定在变速箱输出轴内齿圈上,所述驻车棘轮为环形结构,其外圈上设置有若干个齿槽。一般情况下,棘爪回位弹簧通过驻车棘爪固定插销固定在驻车棘爪上,驻车棘爪可绕着驻车棘爪固定插销自由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上设置有驻车闭合油路和驻车打开油路,在液压驱动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的两个相对位置上各设置有第一进油孔,在所述环形凹槽外设置有一个封闭套筒。液压驱动装置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与箱体上的油路对接,其外侧的环形凹槽和设置在环形凹槽外的封闭套筒之间形成环形油腔。实际制作时,环形凹槽可以设计成只占液压驱动装置外侧的一半,第一进油孔就设置在半环形凹槽的两端。所述驻车驱动杆上端为中空结构,所述驻车驱动杆上在第一固定销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凸部分之间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二进油孔,在外凸部分与驻车驱动杆相接触部分设置有出油孔。驻车驱动杆上端的中空部分形成高压油路,第一固定销可以阻止高压油往上流,保证高压油只能往下流,通过驻车驱动杆上的外凸部分带动驻车驱动杆转动,从而实现驻车机构的闭合和打开。本技术的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驻车机构,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通过液压驱动方式带动驻车驱动杆转动,带动穿在驻车驱动杆上的驻车作动弹簧转动,最终带动驱动凸轮转动,从而实现驻车机构的闭合和解锁。整套驻车机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适用电驱动系统线控的控制需求。附图说明图1: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不含封闭套筒)图4:锁止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驻车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闭合过程中高压油走向的剖面示意图(液压驱动装置及穿于其内的驻车驱动杆部分)图7(a):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打开过程中高压油走向的剖面示意图(沿驻车打开油路方向,液压驱动装置及穿于其内的驻车驱动杆部分)图7(b):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打开过程中高压油走向的剖面示意图(沿驻车驱动杆内高压油路方向,液压驱动装置及穿于其内的驻车驱动杆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实施例1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驻车棘轮1、驻车棘爪2、棘爪回位弹簧3、液压驱动装置4、驻车驱动杆5、驻车作动弹簧6、驱动凸轮7,驻车棘轮1固定在变速箱输出轴内齿圈上(图中未示出变速箱输出轴),驻车棘轮1为环形结构,其外圈上设置有若干个齿槽8;驻车棘爪2的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图中未示出变速箱箱体),驻车棘爪2的另一端与驻车棘轮1位置相对且与驻车棘轮1相互配套啮合,棘爪回位弹簧3通过驻车棘爪固定插销9固定在驻车棘爪2上,驻车棘爪2可绕着驻车棘爪固定插销9自由转动,棘爪回位弹簧3的一端卡在驻车棘爪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图中未示出变速箱箱体);如图3所示,液压驱动装置4为中空结构,在液压驱动装置4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滑动键槽10,液压驱动装置4上设置有驻车闭合油路18和驻车打开油路19,在液压驱动装置4的外侧设置有半环形凹槽20,在半环形凹槽的两端上各设置有第一进油孔21,在液压驱动装置4外侧相对半环形凹槽20外设置有一个封闭套筒22,半环形凹槽20和封闭套筒22之间形成半环形油腔26;滑动键槽10上装配有锁止活塞11;如图4所示,锁止活塞1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12,在锁止活塞11下方设置有波形弹簧13(波形弹簧在图7(a)中显示),波形弹簧13始终处于预紧状态。驻车驱动杆5的下端依次穿过驻车作动弹簧6和驱动凸轮7后垂直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且驻车驱动杆5可自由转动(图中未示出变速箱箱体),驱动凸轮7同驻车棘爪2上与驻车棘轮1位置相对的一端相接触,在驻车驱动杆5上位于驻车作动弹簧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第二固定销14和第三固定销15,在驱动凸轮7上垂直设置第四固定销16,驻车作动弹簧6的上端头固定在第二固定销14上,驻车作动弹簧6的下端头固定在第四固定销16上,如图5所示,驻车驱动杆5的上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销17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凸部分23,驻车驱动杆5的上端穿过液压驱动装置4,第一固定销17的两端与锁止活塞11上的凹槽12位置相对且相互配套;如图7(b)所示,驻车驱动杆5上端为中空结构,驻车驱动杆上在第一固定销17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凸部分23之间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二进油孔24,在外凸部分23与驻车驱动杆5相接触部分设置有出油孔25。如图6所示,在执行闭合驻车机构时,变速箱内的液压系统提供的高压油首...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驻车棘轮、驻车棘爪、棘爪回位弹簧、液压驱动装置、驻车驱动杆、驻车作动弹簧、驱动凸轮,驻车棘爪的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驻车棘爪的另一端与驻车棘轮位置相对且与驻车棘轮相互配套啮合,棘爪回位弹簧固定在驻车棘爪上,棘爪回位弹簧的一端卡在驻车棘爪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液压驱动装置为中空结构,在液压驱动装置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滑动键槽,滑动键槽上装配有锁止活塞,锁止活塞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在锁止活塞下方设置有波形弹簧,驻车驱动杆的下端依次穿过驻车作动弹簧和驱动凸轮后垂直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且驻车驱动杆可自由转动,驱动凸轮同驻车棘爪上与驻车棘轮位置相对的一端相接触,在驻车驱动杆上位于驻车作动弹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第二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在驱动凸轮上垂直设置第四固定销,驻车作动弹簧的上端头固定在第二固定销上,驻车作动弹簧的下端头固定在第四固定销上,驻车驱动杆的上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销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外凸部分,驻车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液压驱动装置,第一固定销的两端与锁止活塞上的凹槽位置相对且相互配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驻车棘轮、驻车棘爪、棘
爪回位弹簧、液压驱动装置、驻车驱动杆、驻车作动弹簧、驱动凸轮,驻车
棘爪的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驻车棘爪的另一端与驻车棘轮位置相对且
与驻车棘轮相互配套啮合,棘爪回位弹簧固定在驻车棘爪上,棘爪回位弹簧
的一端卡在驻车棘爪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液压驱动装置为中
空结构,在液压驱动装置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滑动键槽,滑动键槽上装配有锁
止活塞,锁止活塞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凹槽,在锁止活塞下方设置
有波形弹簧,驻车驱动杆的下端依次穿过驻车作动弹簧和驱动凸轮后垂直固
定在变速箱箱体上且驻车驱动杆可自由转动,驱动凸轮同驻车棘爪上与驻车
棘轮位置相对的一端相接触,在驻车驱动杆上位于驻车作动弹簧的上方和下
方分别设置第二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在驱动凸轮上垂直设置第四固定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兵王延芸钟发平
申请(专利权)人: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