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锁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420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锁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自锁装置包括锁住层楼门的锁门梁和由吊笼上撞块触动的解除锁门梁锁定作用的连杆,连杆上有调节杆,可根据实际井架和门的位置调节安装自锁装置。自锁装置还与吊笼电源开关相联系,使得在门开启时电源断开,防止装卸时吊笼的误操作。实现了吊笼到达通道口时门方能开启、门未关闭则吊笼无法运行的自锁功能,根本上消除了人为事故。而且造价低廉,且无须改造现有井架和吊笼。(*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锁装置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目前在国内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层楼井架通道口处的防护装置极为简陋。有的只是简单地用一两根可任意移去的横杆设置于通道口处,企图阻挡施工人员落入井架内。有的施工单位在通道口采用两扇类似于铁路道口横杆转动起落的层楼门,在吊笼到达时靠人操作开启,在关闭时只挡住离通道下端面0.7-1.1米左右高度的空间带。这些防护措施可随意打开或移开,且不能防止人员部分身体进入井架吊笼运行范围内而发生危险。还有一种靠扭转弹簧弹回的、在门框转轴下端安有一小梁的只能向通道外(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的“内”指向着井架的方向,“外”指背离井架的方向)拉开的小门,在吊笼底部升过小梁高度时,拉开门使小梁转动到吊笼运行的通路上,然后吊笼下降搁在小梁上,靠吊笼的自重阻止层楼门因扭转弹簧作用而弹回。无论吊笼要继续上升或下降,都必须先上升一段距离,离开小梁,使层楼门弹回。这种装置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同样可任人自由开启,发生人或物坠入井架内的危险。上述这些装置还会发生在层楼门处于开启状态并进行装卸时,吊笼因误操作而起动,给装卸人员带来危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随意开启的层楼安全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在层楼门开启状态时吊笼因误操作而起动的层楼安全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锁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包括一或两扇安装在层楼通道口处只能向外开启的层楼门,门框上装有绞座板,还有一安装在层楼门和井架之间的自锁装置,该自锁装置包括一安装在吊笼上的触动撞块,一位于层楼门上方的锁门梁,一由所述的触动撞块作用使锁门梁失去锁定效果的连杆,一由锁门梁的位置来控制的吊笼电源开关,以及一使连杆复位的弹簧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层楼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层楼门的正面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层楼门处于开启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层楼门1的上端门框4呈L型,使层楼门1只能向外(背离井架7的方向)开启。一绞座板16焊接固定在门框4上。一锁门梁5位于门框4上方,包括一挡在层楼门1外侧上端的下垂部3和一向井架7方向延伸的水平部。下垂部3的水平长度超过层楼门1的横向宽度,下垂部3的垂向宽度挡住层楼门1。层楼门1的上端呈圆弧状,这样当层楼门1开启时,锁门梁5的下垂部3与层楼门1的上端是点接触,可用较小的拉力拉开层楼门1,而锁门梁5的下垂部3与层楼门1顶端的接触点从圆弧部分逐渐向层楼门1的转动轴方向移动。下垂部3的水平长度使锁门梁5在层楼门1开启过程中始终搁在层楼门1的上端上。层楼门1做成网络状,便于观察吊笼9运行情况。锁门梁5的水平部上开有圆孔17,用带轴套的螺栓或销子穿过圆孔17使锁门梁5可转动地固定在绞座板16上,这样锁门梁5可以绕轴套在垂直平面内灵活转动。锁门梁5上方有一与控制吊笼运行的电源相连通的电源开关6,此电源开关6还控制着吊笼操纵室里的指示灯。当锁门梁5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电源开关6接通,指示灯暗,表示吊笼可以运行。一弯折的连杆11用拉弹簧8与绞座板16或门框8相连,在连杆11的垂直部分上开有一圆孔12,用带轴套的螺栓或销子穿过圆孔12把连杆11可转动地固定在绞座板16上,这样,连杆11可绕轴套在垂直平面内灵活转动。连杆11的上端支撑住锁门梁5水平部的自由端,这时连杆11可阻止锁门梁5的转动。连杆11的一端有一伸入井架7内的突起部13。在吊笼9上靠通道口的一面装有一凸起的触动撞块10,用来推动连杆11的下端使连杆11转动。进徊浇岷贤 说明层楼门的工作情形。当吊笼9未到达通道口时,如图1所示,锁门梁5由于被连杆11支撑住而无法转动,因而层楼门1被锁门梁5的下垂部3阻挡而无法开启。当吊笼9到达通道口时,如图3所示,吊笼9上的触动撞块10推动连杆11的下端突起部13,使连杆11绕轴套在垂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上端转过一段距离而脱离锁门梁5水平部的自由端,此时锁门梁5可以在垂直平面内绕轴套自由转动。拉开层楼门1时,其下垂部3搁在层楼门1上端并滑动接触,锁门梁5顺时针转动。当锁门梁5转动时,带动电源开关6使之关闭吊笼运行电源,并使吊笼操纵室内的指示灯亮,此时吊笼9无法开动,装卸人员可安全地进行装卸。装卸完毕,推动层楼门1使之关闭,锁门梁5由于自重而转回到如图1所示的原始位置,电源开关6恢复接通状态,指示灯暗,表示吊笼9可以启动。吊笼9开动后,触动撞块9离开连杆11的下端突起部13,连杆11因拉弹簧8作用而逆时针转回到图1所示的原始位置,其上端又支撑住锁门梁5水平部的自由端,层楼门1又无法开启。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由于通道处井架7实际形状可能带来的妨碍,连杆11装在层楼门1的上方。倒“Z”形状的连杆11的下端向上支承住锁门梁5水平部的自由端。在连杆11的竖直部上开有圆孔12,用带套筒的螺栓通过圆孔12可转动地固定在绞座板16上。在套筒处装有一扭转弹簧8使连杆11处于图4所示的位置。连杆11上端有一开有调节槽或调节孔的调节杆14,用螺栓固定在连杆11上端本体上。一个伸入井架7内的可转动圆轮15螺固在调节杆14的自由端。在安装时,可通过调节杆14调节圆轮15伸入井架7内的水平位置,使吊笼9上的触动撞块10能推动圆轮15使连杆11转动到开启位置。当吊笼9到达通道口时,触动撞块10使连杆11逆时针转动,解除对锁门梁5的支承,使层楼门1可以开启,进行装卸。当装卸完毕,层楼门1关闭后,锁门梁5靠自重回复到原来位置,而扭转弹簧8使连杆11顺时针转动回到图4所示的位置,支承住锁门梁5,层楼门1又无法开启。根据本技术设计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其自锁功能可防止层楼门被随意打开。只有当吊笼到达层楼通道口时层楼门方能开启,而层楼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吊笼就无法启动,这样在装卸时吊笼不会因误操作而起动,从根本上杜绝了人为造成的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遮挡面大,可防止人体的一部分进入井架而发生危险。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方法符合人们的习惯,且无需改变现有的井架和吊笼。本技术的层楼安全门还可用于人货两用电梯的出口处。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锁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包括一或两扇安装在层楼通道口处只能向外开启的层楼门,门框上装有绞座板,其特征在于还有一安装在层楼门和井架之间的自锁装置,该自锁装置包括一安装在吊笼上的触动撞块,一位于层楼门上方的锁门梁,一由所述的触动撞块作用使锁门梁失去锁定效果的连杆,一由锁门梁的位置来控制的吊笼电源开关,以及一使连杆复位的弹簧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门梁的一端为挡在所述的层楼门的上端外侧的具有一定横向长度和垂向宽度的下垂部,所述的锁门梁的另一端为一被所述的连杆的上端所支撑的水平部;所述的连杆的下端伸入井架内并处于所述的触动滑块的运行范围内;所述的锁门梁的水平部上和连杆上各开有一圆孔,锁门梁和连杆各通过所述的各自的圆孔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的绞座板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和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通过其上的调节孔槽固定于所述的连杆本体上,一圆轮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锁的提升井架层楼安全门,包括一或两扇安装在层楼通道口处只能向外开启的层楼门,门框上装有绞座板,其特征在于:还有一安装在层楼门和井架之间的自锁装置,该自锁装置包括一安装在吊笼上的触动撞块,一位于层楼门上方的锁门梁,一由所述的触动撞块作用使锁门梁失去锁定效果的连杆,一由锁门梁的位置来控制的吊笼电源开关,以及一使连杆复位的弹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