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专利>正文

移动式自动扶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61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民航客机登机或下机用的扶梯,它由自动扶梯、行走运转控制室、发电机组倾斜自动走道和液压水平升降装置组成,行走运转控制室采用低底盘,并采用前轮驱动,发电机组和液压水平升降装置均安装在底盘上,液压水平升降装置的前一组液压泵与自动扶梯底面连接。其后一组液压泵通过曲臂与后轮轴连接,自动扶梯后部连接倾斜自动走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机地将自动扶梯与行走运转控制装置连为一体,灵活机动,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扶梯,特别是用于大型民航客机登机或下机的扶梯。目前,世界各国上下民航客机不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支架式固定扶梯,二是架在轿车底盘上的移动式扶梯,三是通向环形登机平台的自动走道(如首都机场的登机通道)。前两种扶梯均为固定式,需人力上下,不能自动上下,这对于许多长途飞行的旅客特别是老人、孩子和妇女由于旅途疲劳、气流颠簸及晕机等因素而在上下飞机时仍感不很方便,后一种自动走道比较先进,但它要受条件限制,造价太高,适用性不广,且其机动性较差,像飞机这样的庞然大物要想迅速准确地停靠平台窗口也非易事。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自动扶梯。本技术的结构如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本技术由自动扶梯1、发电机组2、行走运转控制室3、倾斜自动走道4、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组成,行走运转控制室3包括有操作室6、底盘7和行走转向机构8,操作室6和行走转向机构8与现有汽车的驾驶室和行走转向机构相同,本技术的底盘7为低底盘,它连接在操作室6后部下面,低底盘7两侧前后共有四个行走轮9,行走驱动力在两前轮9上。在两后轮9的轮胎内侧的轮轴上各连接一曲臂10的一端,两曲臂10中部活动连接在各自的固定轴11上,该固定轴11固定在底盘7上,两曲臂10的另一端与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中后一组液压泵12的两推杆13分别连接,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的前一组液压泵14的两推杆15均与自动扶梯1支架底面中部连接,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的前、后组液压泵14、12均固定安装在底盘7上,发电机组2亦安装在底盘7上,它包括有发动机16和发电机17,发动机16用来驱动前、后组液压泵14、12,并向发电机17提供动力,发电机17带动行走驱动电机18驱动前轮9,同时带动扶梯驱动电机19驱动自动扶梯1运转。自动扶梯1前部下回转轮20位于操作室6上部,在自动扶梯1前部上回转轮21两侧支架下部连接一伸出的登机固定走道板22,它与飞机仓门相连,自动扶梯1后部下回转轮23上部两侧支架上固有倾斜自动走道4,该走道4由齿条橡胶传送带24、转动轴25、传动轮26组成,转动轴25与自动扶梯1后部下回转轮23上的动力主轴27通过链轮链条28连接,各传动轮26的轮轴固定在两侧支板上,各传动轮26的轮体由齿条橡胶传送带24带动。倾斜自动走道4的尾端落在底盘7的尾部水平槽内。本技术使用时,先发动发动机16向发电机17提供动力,发电机17带动行走驱动电机18驱动两前轮9,驾驶员只需在操作室6内控制方向盘将本技术移动到飞机机仓门下面。然后,驾驶员在操作室6内通过电脑控制前、后组液压泵14、12升降,后一组液压泵12的推杆13向内收起,通过曲臂10将后轮轴向内收,使两后轮9向上抬起(如图1中虚线位置),这样,底盘7的尾部自动落地,使倾斜自动走道4的尾端与地平齐;前一组液压泵14的推杆15将自动扶梯1顶起到合适位置,使其前部的固定登机走道板22对准飞机仓门。这时,驾驶员即可控制扶梯驱动电机19运转,它驱动自动扶梯1后部下回转轮23上的动力主轴27转动,使自动扶梯1定向运转,同时通过链轮链条28使倾斜自动走道4的转动轴25转动,带动齿条橡胶传送带24转动,各传动轮26随之转动,这样,自动扶梯1和倾斜自动走道4同步同向运转,人只需站到倾斜自动走道4的尾端就可自动送入飞机仓门。同理,驾驶员只需反向驱动扶梯驱动电机19,旅客即可从飞机仓门通过自动扶梯1及倾斜自动走道4自动落地。本技术将自动扶梯5与行走控制装置有机地结合为一体,通过电脑安全准确可靠地完成与飞机仓门对接,自动输送旅客,特别是对老人、小孩和妇女或伤残病人更为有益。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可靠,灵活机动,实用性强。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自动扶梯,它由自动扶梯1,发电机组2、行走运转控制室3、倾斜自动走道4、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组成,行走运转控制室3包括有操作室6、底盘7和行走转向机构8,其中操作室6和行走转向机构8与现有汽车的驾驶室和行走转向机构相同,其特征在于底盘7为低底盘,它连接在操作室6后部下面,低底盘7两侧前后共有四个行走轮9,行走驱动力在两前轮9上,在两后轮9的轮胎内侧的轮轴上各连接一曲臂10的一端,两曲臂10中部活动连接在各自的固定轴11上,该固定轴固定在底盘7上,两曲臂10的另一端与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中后一组液压泵12的两推杆13分别连接,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的前一组液压泵14的两推杆15均与自动扶梯1支架底面中部连接,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的前、后组液压泵14、12均固定安装在底盘7上,发电机组2亦安装在底盘7上,自动扶梯1前部下回转轮20位于操作室6上部,在自动扶梯1前部上回转轮21两侧支架下部连接一伸出的登机固定走道扳22,它与飞机仓门相连,自动扶梯1后部下回转轮23上部两侧支架上固有倾斜自动走道4,该走道4由齿条橡胶传送带24、转动轴25、传动轮26组成,转动轴25与自动扶梯1后部下回转轮23上的动力主轴27通过链轮链条28连接,各传动轮26的轮轴固定在两侧支板上,各传动轮26的轮体由齿条橡胶传送带24带动,倾斜自动走道4的尾端落在底盘7的尾部水平槽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扶梯,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底盘7上的发电机组2包括有发动机16和发电机17,发动机16用来驱动前、后组液压泵14、12,并向发电机17提供动力,发电机17带动行走驱动电机18驱动前轮9,同时带动扶梯驱动电机19驱动自动扶梯1运转。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民航客机登机或下机用的扶梯,它由自动扶梯、行走运转控制室、发电机组、倾斜自动走道和液压水平升降装置组成,行走运转控制室采用低底盘,并采用前轮驱动,发电机组和液压水平升降装置均安装在底盘上,液压水平升降装置的前一组液压泵与自动扶梯底面连接。其后一组液压泵通过曲臂与后轮轴连接,自动扶梯后部连接倾斜自动走道。本技术有机地将自动扶梯与行走运转控制装置连为一体,灵活机动,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文档编号B66B21/00GK2103543SQ91220258公开日1992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明, 陈耐先 申请人:陈明, 陈耐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自动扶梯,它由自动扶梯1,发电机组2、行走运转控制室3、倾斜自动走道4、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组成,行走运转控制室3包括有操作室6、底盘7和行走转向机构8,其中操作室6和行走转向机构8与现有汽车的驾驶室和行走转向机构相同,其特征在于底盘7为低底盘,它连接在操作室6后部下面,低底盘7两侧前后共有四个行走轮9,行走驱动力在两前轮9上,在两后轮9的轮胎内侧的轮轴上各连接一曲臂10的一端,两曲臂10中部活动连接在各自的固定轴11上,该固定轴固定在底盘7上,两曲臂10的另一端与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中后一组液压泵12的两推杆13分别连接,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的前一组液压泵14的两推杆15均与自动扶梯1支架底面中部连接,液压水平升降装置5的前、后组液压泵14、12均固定安装在底盘7上,发电机组2亦安装在底盘7上,自动扶梯1前部下回转轮20位于操作室6上部,在自动扶梯1前部上回转轮21两侧支架下部连接一伸出的登机固定走道扳22,它与飞机仓门相连,自动扶梯1后部下回转轮23上部两侧支架上固有倾斜自动走道4,该走道4由齿条橡胶传送带24、转动轴25、传动轮26组成动轴25与自动扶梯1后部下回转轮23上的动力主轴27通过链轮链条28连接,各传动轮26的轮轴固定在两侧支板上,各传动轮26的轮体由齿条橡胶传送带24带动,倾斜自动走道4的尾端落在底盘7的尾部水平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陈耐先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陈耐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